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债转股,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股权。在我国是通过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把一部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将银企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进而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作为资产重组的手段之一,债转股是国际通行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从我国情况看,它是银企重组中的主要内容,对搞活国企,促进国企减亏增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企业领导、政府官员乃至理论界,把债转股…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把国有商业银行对国企的不良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被认为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降低国企高负债率,帮助国企脱的一项重大,但笔认为它也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刚刚起步,实施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实属必然,特别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人们对“债转股”寄予厚望,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还要透过表层,从本质上更现实、更深刻地去认识和把握债转股。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具体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转让给AMC,AMC通过与该资产的原债务人实施债转股,由此AMC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对企业持有或控制股权。目前,“债转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仍在不断地探索中,以往大多数的“债转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上的问题,反而强化了企业逃避债务责任的预期。华北制药的“债转股”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次尝试。本文通过对华北制药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解决国企问题上,“债转股”并不是个完美的方案,而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起点,债…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4月份开始,国家先后组建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的接收,改善银行资产的质量化解金融风险缓解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同时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减少财政损失。“债转股”的结果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并且,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所持股份巨大,它已成为企业“大家庭”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员。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债转股”的成败。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面临的问题 1、…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文菁 《广西会计》2000,(10):28-29
为了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国家决定推行债转股政策。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把一部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 ,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进而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实施债转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只是暂时使企业摆脱了债务危机 ,为企业赢得了时间 ;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 ,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企业并没有得到增量资金。如果对债转股的积极意义认识不清 ,反而会…  相似文献   

7.
包明华 《企业文化》2000,(11):14-15
一、“债转股”有无必要所谓“债转股”,是指将企业不良债务转变为金融资产公司股权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金融资产公司,使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公司与企业的持股  相似文献   

8.
张晓民 《现代企业》2000,(1):26-26,31
1999年7月30日,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债转股”就登上国企改革脱困的舞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一、国企祈盼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这对那些由于建项目缺乏资本金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9.
何谓债转股?债转股就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通过债务转换,一则可使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二则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扭亏脱困。 债转股作为国企脱困的“最大动作”,是否会一“转”就灵?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分析有“五难”。 一曰标准把握难。债转股是一项有很强政策性的措施,但由于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债权转股权的简称。它是处理企业欠银行不良债务的一种措施。其具体的做法,是把国企欠银行的一部分贷款转变为国有银行对企业的投资,这样,贷款银行变成了企业的股东、所有人,贷款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企业既无付利息的压力,又无还贷款的负担,从此轻装上阵,向前发展。这就不难看出“债转股”的意义。为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政府决定推出企业债权转股权,部分国债作为技改贴息,对国企实行封闭贷款,以及通过资本市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等措施。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忡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会各界对债转股期望值过高,而债转股存在着一些短期和长期的政策风险;解决国企的问题决不仅是债务问题,还有市场问题、内在机制问题、设备老化问题、人员负担问题以及产权结构不合理问题、外来竞争加剧等等,各种问题纷繁复杂,债转股充其量只能在减轻债务负担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我国要实现债转股的目标将十分艰难。我国银行的呆账率较高;债转股既涉及到银行又涉及到企业,是典型的银企重组,这远比单纯的银行重组或企业重组复杂。债转股的方向和初衷都是要走向信用经济,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机制设计不好,最后成为变相豁免企业债务,就…  相似文献   

12.
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新思路[本刊讯]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对困扰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如何还?谁来还?最近提出了一条思路。区别不同情况,分层次加以解决。洪虎说,目前国有企业所负的债务主要是欠银行的贷款。国企所欠银行债务中有的确已成为不良债务,企业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由国务院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国家开发银行对商业银行转让或剥离的部分企业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或国家开发银行对股权,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或国家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原来企业的还本付息转变成按股分红,资产管理公司或国家开发银行对这部分股权进行阶段性持股,最终实现退出,毋庸置疑,债转股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资本金比重,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使国企摆脱沉重的债务负但,同时,使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政府减少补贴,但并不是“一转就灵”,从实践中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债转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关于“债转股”流行的观点认为,既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又可推动银行的不良资产得以剥离,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但如果这种策略不加区别地运用于所有亏损企业的话,那么“债转股”能否行得通就令人忧虑了。尤其是目前不少企业和银行希望于“债转股”来悬空逃避负债,或转嫁高风险的不良资产,这样就使得目前“债转股”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对“债转股”有着更为理性和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梁珩 《四川会计》2001,(4):32-33
债转股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是指把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股权的一种债务重组方式。它是国家为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降低银行金融风险、减轻国企负担、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债务员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并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同时债务到期不能归还。正因此,银行相应的资金也不能正常运转,呆账坏账不断增加,其资产质量状况不断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借鉴了国外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初步制定了不良资产处置办法。债转股就是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之一。 一、债转股简介 债转股简单讲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债转股这一作法比较具有中国特色,它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拥有的对债务人的全部或部分债权转为对债务人或第三方的股权处置方式。债转股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商业性债转股。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政策性债转股,即不良资产不打折扣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原债务人、出资人相互配合,经评估确认后,将债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现金流动不畅是我国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直接成因,因此,解决国企债务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疏通现金流量,而目前的“债转股”政策是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一个契机,它为企业卸下了部分沉重的包袱,但我们必须同时在更深层次上推进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改革,才可能取得良好收效。  相似文献   

18.
袁林 《经济界》2000,(1):57-58
一、当前我国银企关系的主要难点(一)企业负债累累、亏损严重,银行效益下降。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不足,经营过分依靠银行,据统计,我国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在80%左右,而在其负债中又有90%以上是银行贷款,形成了国有企业特殊的经营现象——高负债经营。与此同时,大部分国企亏损严重,难以履约偿债,导致银行效益下降。(二)企业纷纷逃避银行债务,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上升。一些企业为甩掉债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逃废债行为,主要有:①借承包租赁之机来逃债,承包人不负责偿还原公司的债务;②“母体裂变”转移优质资产…  相似文献   

19.
《公司》2000,(2)
第一步:编写企业基本情况及提出 债转股的设想方案。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目前债转股的对象是:国有大中型困难 企业;申请转股的债务必须是1995年以 前的不良债务。第二步:向主管部门、省政府和省经 贸委汇报。 第三步:向国家经贸委、主管司局部 委 、负债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汇报,争取 三方同意将本企业列入债转股名单。 第四步:与资产管理公司协商操作 方案。并拿出债转股方案。 第五步。债转股方案报国家经贸 委。由经贸委、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审批, 并行文报国务院。国务院最终审批生 效。小资料 企业申报债转股的主要程序…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年 ,随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国企改革重头戏———债转股提到日程上来 ,一时全国掀起了“债转股”热潮。本文就部分企业对债转股存在的模糊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道德风险防范、债转股具体运作问题、法律环境的完善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一、债转股并非是“免费末班车”“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 ,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其实质是将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国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金。由此可知 ,债转股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