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泥鳅俏销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泥鳅的人工养殖行业中来。但由于人们只知道泥鳅好养,不愁销路,却并不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或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水,投下苗种就可以养殖了。其实这种误解或轻视正是造成一些刚涉足泥鳅养殖的农户失败的主观原因。要想养好泥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准备,否则任何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养殖失败或劳而无功。那在养殖前到底要做哪些环节的思想、技术储备及准备工作呢?一是池塘的准备;二是泥鳅苗种的选定;三是泥鳅养殖过  相似文献   

3.
泥鳅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但是,泥鳅网箱养殖的成活率一致困扰很多泥鳅养殖户,加上泥鳅是弱势群体,天敌较多,提高成活率是现今泥鳅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将提高网箱养泥鳅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苗种选择要成功养殖泥鳅,优质苗种是前提。在挑选泥鳅苗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泥鳅苗种大小规格相当,体色新鲜,以4-6cm为宜。②无病虫害。泥鳅常见的4  相似文献   

4.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5.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6.
<正>一、湖北省泥鳅产业化现状(一)湖北省泥鳅繁养殖技术发展现状湖北省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从事泥鳅的零星养殖,由于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技术不过关,没有人繁泥鳅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是捕捞天然的泥鳅苗种养殖。同时,对泥鳅的食性研究不彻底,甚至还有误区,认为泥鳅是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而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泥鳅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7.
<正>泥鳅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低脂肪水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泥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销。现如今的泥鳅养殖已经从单纯的苗种单养方式发展到了成鳅与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养的高效养殖方式,并且养殖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一、我国泥鳅养殖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之前,泥鳅仍旧属于野鱼,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集中养殖。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泥鳅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8.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保健价值。近年来,泥鳅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苗种供应是我国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最大瓶颈,开展泥鳅苗种繁育是广大养殖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实践和探索,将泥鳅苗种土池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所以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生产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1.泥鳅苗种的来源目前泥鳅的苗种不象青、草、鲢、鳙等由  相似文献   

10.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适宜各类人群食用,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笔者于2020年在辽宁省灯塔市柳条寨镇大观音阁村黄家来鱼塘试验养殖,实施的是泥鳅苗种培育、成鳅养殖于一体模式,通过一年的精心饲养获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县泥鳅养殖逐渐兴起,在泥鳅苗种短缺的情况下,富盛镇义峰村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许国明于2011年5月24日邀请省淡水水产研究技术专家进行了人工繁殖催产泥鳅苗种。笔者现将其繁殖操作方法总结如下,供养殖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历时六年,江苏省赣榆县渔业技术指导站和省级良种繁育场赣榆县荣祥淡水良种育苗厂,日前成功攻克孵化繁育泥鳅幼苗到养殖池塘因呼吸转化而存活率低的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不竭苗种,有效破解了泥鳅养殖长期使用天然苗种的发展"瓶颈"。新繁育的泥鳅幼苗在转移到池塘养殖过程中,会因呼吸转化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泥鳅幼苗存活率低。如何解决泥鳅养殖中这一世界性难题?早在2006年秋,赣榆县渔业技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5到10月是捕捞野生泥鳅苗种的季节,但5-7月是泥鳅苗种放养的高峰期。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决定泥鳅养殖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野生泥鳅苗种投放的成活率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抓好苗种质量、养殖水质、病害防治等技术。一、苗种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泥鳅套养就是在主养成鱼或者鱼苗池塘中套养泥鳅的一种养殖模式,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每667m2面积每年可增加鱼产量50~100kg左右,净增产值1000元左右。先将其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套养泥鳅池塘选择1、四大家鱼成鱼塘常规成鱼塘中可以投放大规格的泥鳅苗种直接养成,但是池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农田施肥打药,水域的工业污染,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泥鳅自然苗种少且不易获得,许多养殖者想养殖泥鳅,但苦于手中无苗,没有批量的苗种,不能做到批量养殖出口,所以泥鳅人工繁殖育苗更显得重要。莆田市城厢区位于兴化平原北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水质良  相似文献   

17.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进行泥鳅工厂化育苗,可有效地满足泥鳅规模化养殖的苗种供给。  相似文献   

18.
<正>历时6年,江苏省赣榆县渔业技术指导站和省级良种繁育场赣榆县荣祥淡水良种育苗场,日前成功攻克孵化繁育泥鳅幼苗到养殖池塘因呼吸转化而存活率低的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不竭苗种,有效破解了泥鳅养殖长期使用天然苗种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泥鳅庭院养殖等节水渔业,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专业协会,实行全过程、一条龙服务,使泥鳅庭院养殖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养殖面积发展到40万平方米,养殖效益突破1000万元,成为丰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被列入农业部泥鳅苗种繁育基地。现将该县泥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地处内陆丘陵地区,泥鳅养殖处于起步阶段,种苗主要来源于天然水域,种质参差不齐,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笔者对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进行试验和探讨,以期摸索出一套适合内陆丘陵地区实用的泥鳅繁育技术,为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泥鳅繁殖和苗种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