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掘起,举世瞩目。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腾飞,实现国民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目前乡镇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资金短缺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本文就吉林省乡镇企业的现状实证分析如下: 一、吉林省乡镇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坚持改革,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陈耀邦中国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变 沈立人财经问题研究农村经济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创造 吕日周经济问题关于乡镇企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陈吉元中国农村经济深入研究乡镇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气 的若千问题蔡宁林福建论坛乡(镇)村企业空间布局形式的探讨 郭安东等青岛经济经济模式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何进明企业素质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总体思考 沈国贵江苏经济探讨乡镇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的若千问题 朱根宝中国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的区域筹资模式与管理 肖寒福建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试探 徐天琪等人口与…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一大批乡镇企业,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许多乡镇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行灵活经营,生产出众多优秀产品.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打入了国际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乡镇企业生长在封建遗留比较浓厚的乡村、城郊,企业内部人员素质没有及时提高.经营管理中忽视资金积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先天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一些优势和长处开始消失,许多企业亏损,据江苏省统计,乡镇企业亏损的已超过1/3,有的甚至滑到破产的边缘。在市场竞争日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借助机制优势、生产经营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力量,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乡镇企业独占市场经济好处的黄金时期已告结束,乡镇企业借助的许多优势正在消失,乡镇企业的许多劣势逐渐显露出来,大大削弱了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微利及亏损企业大量出现。乡镇企业如何重组发展优势,再次迅速发展状大,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它作为农村的主体经济来抓,使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是在原料自找、资金自筹、产品自销、人才自聘、风险自担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先天不足”,目前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不太适应。企业普遍存在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有乡、村两级企业1.8万个,从业人员85万人,占农村人口380万的22.4%。1988年这两级企业的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占75%。 北京市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合作经济基础上,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具有它自己的特点。 1.在用工上,厂长具有随时可以招聘、辞退职工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引发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及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大调整。乡镇企业与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两翼,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村经济整体上考察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与农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兴衰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如何使我国乡镇企业更稳定、更健康地向前发展,是理论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我们仅就乡镇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几种模式和有关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做些不全面的综述,供对乡镇企业进一步研究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的浪潮中,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发挥了建设农村、致富农民、服务城市、贡献国家的综合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乡镇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乡镇企业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自身实力,这就必须要加强乡镇企业的文化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文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成长的过程,又有人为培育的过程。它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由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结构所构成,其中观念文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是在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的农牧区特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但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包括农牧民合作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壮大农牧区经济,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促进农牧区现代化、产业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区乡镇企业产值已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并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发展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必将对我区实现“两个提高”,促进第二步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镇企业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在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990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66%,中部地区则占24.7%,西部地区占9.3%。这表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是导致三大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说,加快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对于带动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腾飞,缩小三大经济带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横向联合的必要性、障碍因素及时策探讨和下。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促使农村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又孕育着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以下结合徐州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实际,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一种实行劳动联合与资金的联合相结合,并承担有限债务清偿责任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既不是股份制,也不是合作制,而是吸取了这两种制度基本内容构建出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植根于中国广大农村的土生土长的新型乡镇企业组织形式,是建设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是中国农民步入小康、走向富裕之路的桥梁。目前全国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正在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并已取得较大效益。例如,温州到1994年止已有80%以上的乡镇企业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造,以股份合作制企业取代了个体家庭小工业,从而使股份合作制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由于个体家庭小工业实现股份合作经营后,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从而促进生产效益大幅度的提高,显示出股份合作制经济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村脱贫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长期以土地为源,以种田为业的农村,兴起了形式多样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在其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乡镇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并发展壮大,必须对阻碍其发展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乡镇企业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领先的位置。许多地区 的工业产值中,乡镇企业已是半壁江山,个别地区已占三分之二。今天我们细细琢磨一下,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得这样快,其根本原因是乡镇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那么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乡镇企业这种灵活的经营机制并不是永恒的,它是在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中出现的,并借助于国家给予乡镇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而形成的。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技术、人才、设备、商誉等方面本来很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被严重地束缚在旧体制的框架之中,能力难得发挥出来,导致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产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虽大部分并不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乡镇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所得税可按应缴税款减征10%,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不再税前提取10%;国家在信贷上重点支持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东西部合作和农村适用技术转让(星火计划项目)三个方面。 鼓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就业政策。新办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可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27%左右,比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一至三倍。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584亿元,比1991年增长51.3%,1993年预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6亿元,增长速度近50%。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个别发达省份如江苏、山东、辽宁等乡镇企业产值已呈“半壁江山”状,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态势中,乡镇企业势将与国营大中型企业并驾齐驱,共分秋色。难怪有人提出:今后工业的主导地位是以国营大中型企业为主还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自有其缘由。这几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成绩蜚然,而且中央提出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开始至今,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有40%仍在亏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由自给和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为了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特点、经验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从宏观上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沈坤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了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互为依托、互为市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我国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吉林省乡镇企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以上,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的21%。这说明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我省经济的坚实支柱。但是在乡镇企业高速增长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缺陷已日益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下,其自身存在问题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