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第二家化工园区。其坐拥杭州湾、长三角地缘优势,是我国率先进入"千亿级俱乐部"的化工园区之一,经济实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前三名。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杭州湾大湾区、宁波打造万亿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大背景下,宁波石化开发区提出了"打造绿色石化、建设生态园区"的发展目标,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的绿色石化基地正在形成。万亿级石化集群正在形成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园区已形成了以镇海炼化23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中金石化200万吨/年芳烃、镇海利安德化学30万吨/年环氧丙烷和60万吨/年苯乙烯、韩国LG甬兴70万吨/年ABS树脂、诺力昂(宁波)多元化生产基地项目等大中型项目为主,基础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产业相互依托,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的石化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随着湄洲湾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及厦门以芳烃为主的产业链不断向上游延伸,福建石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台湾石化工业由于受资源、环保、土地和工资上涨等因素困扰,出现较大规模外移趋势。福建应加强与台湾石化产业对接,提高产业集聚度.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鑫 《北方经济》2007,(8):28-29
石化产业是河北省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内的石化产业链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在提升石化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河北省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闽台石化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主要包括泉州泉港区石化产业集群和厦门海沧区石化产业集群。前者是在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带动下形成的,汇集了石化及相关企业39家;海沧区产群则是在海沧台湾投资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闽台石化产业集群凭借闽台两地石化产业经济的差异性和优势互补性,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对加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交流、推动闽台石化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宏 《中国西部》2012,(13):41-43
在产业选择中,要选择高精尖优的先进制造业领域作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集群集约化创新发展,推动存量稳增,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第一梯队”,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后备千亿产业集群“第二梯队”,全面推进重点产业提速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15年,将电子信息产业(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集群,将新材料、汽车、机械、石化、食品等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是大连产业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时期。大连装备制造、石化、造船、电子信息四大产业,有的已经成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有的正在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在中国确立了领先地位,并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大连船舶制造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成为中国最大和世界最大的造船城市之一;石油炼油加工能力超过30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加工基地之一;风电核心部件总产值达到近百亿元,兆瓦级风电机组产能达到3500台(套),产值和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软件业产值达到530多亿元,国际权威电子信息评估机构早在三年前就评定,大连软件业综合排序中国第一、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产业集群与弹性脱钩理论,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碳排放弹性分析的脱钩模型,以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为例对其产业减排脱钩弹性、能耗脱钩弹性、集群脱钩弹性、政策导向脱钩弹性分别进行计算与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的低碳化路径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近些年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的产业减排弹性呈现增长连接状态,CO2排放量增长较快,产业能耗弹性保持在负脱钩状态,生产效率较高;石化产业GDP的快速增加没有促进石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构建低碳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低碳化改造、由工业园向低碳产业园转型、加大政策导向等方面促进山东省石化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工作》2004,(12):18-21
一、以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能源工业产业。重点加快霍煤集团、源源集团、金宝屯煤矿发展,煤炭产量五年内由18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总规模由117万千瓦(今年在建310万千瓦),明年开工建设247万千瓦,达到674万千瓦。二是耗能产业。发挥煤炭、电力资源优势,提高就地转化率,霍煤集团三年内电解铝达到56万吨,其他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耗能产品达到100万吨。  相似文献   

9.
谭静宇 《广西经济》2009,(10):46-47
目前,广西铝产业属资源开发型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短。2008年,全区共生产氧化铝251万吨,生产电解铝50万吨,铝精深加工发展缓慢,尚有150万吨氧化铝外流,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为实现我区铝产业由开发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来宾市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来宾铝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设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是宁波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是与杭州唱好"双城记"、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谋划,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宁波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扎实的绿色石化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有希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味着国家将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给予更多、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石化产业也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北部湾石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争取北部湾海洋石油开采权,建设中国——东盟能源合作开发基地;科学合理布局,推进石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石化产业产品结构;促进产业集聚,组建特色石化产业集群;突出龙头带动,发挥大项目的抓手作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石化产业可持续;完善配套体系,助推石化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鑫 《北方经济》2007,(16):28-29
石化产业是河北省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内的石化产业链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在提升石化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河北省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建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了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并不高,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松散、企业技术创新效益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集群产业链短、配套能力欠缺是制约厦门海沦石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营口港年吞吐量现增至2亿多吨,对营口临港产业乃至东北、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建设辽宁沿海产业基地、东北物流枢纽和现代化特大港口城市"将产生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本文仅就营口港产业集群的形成、港口产业集群的作用、如何做强港口产业集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12,(12):22-22
一、坚持产能扩张、多元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加强嘉峪关工业园区建设,打造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光伏产业、铝产业四个“百亿元产业园”,入驻企业165家,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5%。大力发展先进高载能产业,东兴铝业一期45万吨电解铝建成投产,45万吨预焙阳极、100万吨铝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依托国家新能源政策,充分发挥光热、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20,(2):I0008-I0008,33
2019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提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计划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拥有大榭石化、万华化学、东华能源、福基石化等大型化工企业和油气进口储运贸易加工全产业链基础的大桥开发区当仁不让,主动担负起创建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和外贸双万亿行动排头兵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镇海石化产业还处于产业集聚阶段,政府的适当介入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1,(5):30-30
改革开改以来,按照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要求,宁波相继布局了一批石化、钢铁、船舶等临港产业项目,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为基础,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为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10年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形成了3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400万吨钢铁、200万吨不锈钢、250万吨载重造船、150万吨自纸板、15万辆汽车等产能,其中炼油、PTA、MDI、白纸板等生产规模均为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仅就台湾石化产业格局的变化与面向新世纪的调整趋向作一分析。1.台湾石化产业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石化业是台湾支柱产业之一,以内需为主。从总量看,近年来台湾石化的生产总值约占台湾制造业生产总值7%左右。从变量看,1991一1997年,台湾石化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5.3%。至2002年台湾石化业的生产总值将从1995年的2000亿元(新台币,下同)上增到6000亿元。乙烯年产能力是衡量石化产业发展规模的主要指标。1997年台湾乙烯的年生产能力为IOZ5万吨,2000年计划乙烯年产能力将增至150万吨。此外,在产业形态上,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台…  相似文献   

20.
培育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的各种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对促进区域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结构趋同等。基于产业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各级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需要慎重对待,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找到一种有效的战略理念引导开发区建设。在我国逐步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背景下,产业集群无疑是最具竞争优势的区位发展因素,把创建产业集群作为开发区建设的目标,以产业集群战略引导开发区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