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佟焱 《金融纵横》2004,(7):32-35
一、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状况(一)营销活动从空白趋向活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银行业的市场营销基本属于空白。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各银行为在竞争中争取主动,纷纷结合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自然就业基础上实施了许多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如社会救济、“五保户”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社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3.
陈璐 《中国外资》2010,(16):148-149
超级市场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超级市场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从我国超市的发展背景、现状入手,分析我国超市与洋超市比较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时我国超市未来的发展憧憬。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险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来的“企业保险”模式,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90年代中期开始推动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步。本刊记者采访了原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凤。  相似文献   

5.
刘肯 《中国金融》2012,(1):64-65
当前我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呈现出了较高的相似性,研究日本"黑字还流"计划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日本"黑字还流"计划(Capital Recycling Program)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国际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集中于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建立了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处理及操作的自动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业务、风险和营运管理方面,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我国发展非政府债券市场问题上,目前存在一个争论:我国是发展企业债券还是公司债券?一是因为在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发行的是公司债券,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资本市场以来发行的都是企业债券;二是就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而言,《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分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银行电子化进程中,80年代中后期处于以微机的单机作业为主,到了90年代中期,大型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以地级市为单位的数据集中处理,90年代末,少数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实施以省为单位的数据集中,部分商业银行也在考虑省级数据集中,有些商业银行已经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数据集中处理。银行的数据集中处理已经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利益影响、用工体制的变化使得强调阶级感情和爱心的传统工伤保护模式逐渐走向瓦解。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试点,1996年在全国试行、2004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工伤保险制度,对职业伤害法制化的体系保障在我国已经建立.并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Tobin到货币政策规则学说创始人John Taylor,从美联储到欧洲中央银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操作上,货币政策都是一种总量性政策。从中国的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中央银行制度到90年代中期颁布第一部中央银行法,货币当局的各项改革都是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效  相似文献   

11.
一、金融创新的发展史及含义 金融创新是在货币经济走向金融经济,货币外延不断扩大,金融功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金融业的现实反映.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后,现在它已成为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梦 《中国外资》2006,(6):52-5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台资主要分布在广东等沿海一带,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到了90年代后期,台资明显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延伸。如今,台商偏爱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从西方国家反倾销趋势看我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80年代中期,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并取代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反倾销目标,使中国出口贸易受阻,经济损失惨重。因此,对西方国家反倾销趋势及中国的应对之策进行分析研究,是我国外经贸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抵御农村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家庭带来的养老负担,我国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农村养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在探索之中。本文主要介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各地的探索和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丹 《现代会计》2007,(2):14-16
管理会计自本世纪50年代正式形成,最早产生于美国,80年代初才被引入我国。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一些企业中开展了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已体会进程加快,市场竞技日趋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  相似文献   

16.
努力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虽经1958年和1978年两次大的修改,但主要在国有企业实行,城镇区、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执行,覆盖范围比较窄。进入80年代,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养老保险方面,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相似文献   

17.
任炳翼 《银行家》2006,(7):88-91
历史及现状金融危机之前外资进入韩国金融产业可分为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期。金融危机之前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开放初期至80年代中期,将外国银行进入作为引进外资的手段;二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贸易收支逐渐转变为顺差,金融产业实行了渐进性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一、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国际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集中于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建立了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处理及操作的自动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业务、风险和营运管理方面,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等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90年代初是渠道整合和客户关系的发展完善阶段,建立和整合了很多新的服务渠道,建设了CRM系统.  相似文献   

19.
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管理是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风险控制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自20世纪以来,国际银行业风险控制的重点不断转换,风险控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侧重于信用风险,80年代后期侧重于市场风险,90年代以后则逐渐转向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实行全面风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是一个新的保险险种,由它带动的新型保险领域,掀起了美国保险业的一轮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