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规定:今后北京市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对北京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对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定位和重新布局。 在“两带”上将建设11座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规划新城包括亦庄、顺义、怀柔、大兴等11个将来的中心城市,其中确定了顺义、通州、亦庄等三个为重点新城,优先发展。将来市中心的人口要逐渐向新城转移,这些中心城市人口都在50万左右,其人口至少70%以上在当地就业。 预计:未来15年内,北京市将有90%的人口到郊区居住。其中通州中心城是规模最大的。而且计划北京市政府也将在条件成熟时迁往通州,形成新的市中心。 作为新城之一的通州,新城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近日有媒体报道,标准;降超过上海浦东。这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城商业地产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陈璐 《上海房地》2006,(10):37-39
城市作为集聚规模的产物,当其经济、社会、政治不断增长的同时,城市功能亦不断变化。而当核心城市的集聚超过一定的门槛规模时,核心周围不断出现空间扩展,核心区外新的经济增长极便形成了具有城市功能的区域——新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城的开发建设已逐渐转变成巨大的社会程序,与此同时“,新城忧郁症(”MichaelJ·Bruton,2003)等问题频繁出现。1新城建设中商业地产开发的重要性国内新城开发往往将其作为以制造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从新城形成的内部机制分类,属“建设项目配套型”新城,它往往是围绕核心城市的重大建设项目或具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核心的新城市形态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集约和积聚效应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整合区域功能,创造城市活力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了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际案例考察新城市形态的建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现状归纳聚焦城市公共空间促进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导刊》2007,(7):67-67
中心城区作为科技新城的优势科技新城是将各种科技资源聚集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中,并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头作用。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依托,将中心城区定位为科技新城,符合办高新区的宗旨。中心城区作为高新区的服务配套区,理应以  相似文献   

5.
李荣 《长三角》2011,(1):48-49
以产业化与城市化“双向融合”为目标的郊区新城建设,将成为“后世博”上海关涉全局的发展”新引擎”之一。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向整个市域6000平方公里实现新拓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南市按照“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城市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大提升、城市面貌的大变化、房地产业的大发展。2010年,济南市将围绕“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业宜居环境”的要求,以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推出100项重点建设项目和100项综合整治项目(简称“双百工程”),加快推进以京沪高铁西客站为中心的120平方公里西部新城、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开发的特征和动力机制在地理学界已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但在中国土地财政背景下,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的实际推动者,其在空间开发中的具体行为选择却少有学者进行专门剖析.从竞租理论出发,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最新精神,通过对比不同土地管理制度下城市政府在“新城开发”和“城市更新”中的收益情况,进一步揭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动力机制和“新城开发”快于“城市更新”的结构差异原因,并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对政府空间开发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下,政府更有动力进行新城开发而非旧城更新,城市呈现出无限蔓延的趋势;“同权同价”下,城市更新将更有可能取代新城开发,成为主要的城市土地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8.
按照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对开发企业提出的“取得地块之后一年开工,三年建成”的要求,3年以后,这些住宅和写字楼都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按照规划设计,钱江新城的城市空间鉴于新城位于宽阔的钱塘江畔,自然环境的大尺度和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建筑形态为低密度、高容积率。3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新城。另外,钱江新城的大部分配套和交通也将会在3-5年内完成。随着商务、配套的逐步完善,住宅的人群入住,区内的人气积累,这个杭州大都市新中心,杭州政治、文化中心和中央商务区(CBD)的成熟将是指日可待的。交通规划与建设进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新城作为新型城镇化下"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城市完善助推产业"的重要模式样本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产业新城建设中产城空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城市空间建构需求与演变的分析以及固安、大厂、香河产业新城的建设经验的梳理,以理论探索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归纳当前产业新城建设由生产型基地向服务型生产基地转变、由封闭运行模式向开放成长模式转变的两点趋势,并以广阳产业新城为例,通过对基地现状文化和生态本底的挖掘、产业和人的需求分析,阐述了在需求导向下产业新城产城空间"细胞重构、基因重组"的建构思路,以期对环首都地区的产业新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快速推进"市府东移"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通州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并准确把握新设"城市副中心"后城市扩展的可能情景及其空间管控政策,将对顺利实现首都功能空间重构与有序增长产生重要的支撑价值。通过构建空间逻辑斯蒂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阐释了通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机制,定量模拟与评估通州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研判城市空间增长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提出了新时期通州城市有序扩展的空间管控建议。研究发现:1)受全市单中心圈层式布局的影响,通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区与人口集聚区均高度重叠于通州新城与近亦庄新城乡镇,共同驱动城市扩展空间格局的形成;2)城市副中心建设情景将进一步增加通州新城的城市扩展速度,与沿袭既有规律的发展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的扩展重心将往东北方位移动近4km、通州新城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呈北部连片蔓延、南部趋于相对紧缩的城镇发展格局;3)科学运用城市发展的空间管制方案、规划引导作用和空间发展战略,严防城市连片、蔓延和单极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双链”(即产业链和创新链)与生产空间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生产空间是承载“双链”的场所空间、具有场所属性,而“双链”不仅具有场所属性,还具有功能联系属性,并基于“功能—场所”关系来构建“双链”与生产空间耦合的研究思路。其次,以武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导产业的企业点位、用地数据、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专利合作等数据来审视成长型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耦合特征;发现武汉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场所关系高度耦合、并呈现“强核集聚”的空间格局特征,“功能—场所”关系虽然匹配、但是“双链”与生产空间组织还未从中心城市集聚走向城市区域网络建构。最后,从功能组织、场所组织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应推进武汉都市圈“双链”网络化功能关系的建构、构建“一核三廊、四新城三组团”的都市圈生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大城市空间增长需求、城市区域网络化发展态势的背景,依托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对新城的理论架构和规划理念,借鉴上海、杭州和沈阳等地新城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思路探析,提出了对新城建设和城市空间增长内涵与互动关系的理解、新城的基本定位和识别特性。通过分析我国新城发展的框架思路和潜在隐患,提出城市化水平与态势、时空距离与区位要素、人口导入与规模、交通链接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政策与法律支撑是我国目前新城建设和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限制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方式与纾解渠道。  相似文献   

13.
天津开发区在从单纯加工区建设到谋求新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新城特征.它兼具出口加工区的经济特征和西方新城的空间特征,将之定义为外向型工业新城,许多沿海开发区已经呈现出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的现实图景.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存在着经济、社会、人口和空间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发展表象之下隐藏着自身内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陈穗芳 《潮商》2011,(3):11-15
汕头东海岸新城战略投资合作开发全面启动日前,汕头东海岸新城战略投资合作开发全面启动暨投资建设合同签订仪式在汕头市委会议厅举行,标志着汕头市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跨上一个新台阶,对于汕头市以特区扩围为契机,调整优化城市和产业空间、功能布局,探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建设幸福汕头将起到强有力  相似文献   

15.
郭文婧 《乡镇论坛》2013,(28):28-28
据媒体报道,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13,(5):50-55
历经十年,佛山政府举全市之力,将佛山新城打造成驱动城市建设的强核,定义为大佛山城市CBD。从千灯湖新城到禅城老城区,再到如今的佛山新城,这条中轴线上的巨大发展前景和价值洼地吸引品牌房企与投资者纷至沓来。如今,究竟如何判断在新型城镇化下佛山新城的优势潜力?未来城市规划配套重点与时间表?新城对区域楼市影响及城市居住价值空间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未来五年上海城市的建设更要看郊区新城的发展 这是“十二五”上海的发展战略,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向整个市域6000平方公里实现新拓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草案,对未来十年福州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草案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而随着“一区三轴八新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将推动福州由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  相似文献   

19.
创意北京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时期,北京经济增长发生重大转型。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度显著提升,创意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趋势显现。都市空间面临重组再造。传统城市旧区改造、新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和都市空间扩张等模式发生变化,都市空间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与集约利用,一批立足创意产业基础上的创意新城迅速崛起;城市功能结构布局趋于融合;平面式城市建设扩张时代宣告结束。社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城市文化品质获得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皇家文化、奥运文化和地方文化等首都特质文化开发进入活跃期;创意性社会结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央将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土地供应和信贷规模将进一步收缩,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规范经过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有专家预计,2005年北京将有上千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淘汰出局据报道,北京已有54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注销在经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之后,剩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04年11月10日、北京市政府已通过了北京市2004-2020年新的总体规划,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在东部发展带建设11座50万人口以上的新城,并建设中关村.CBD等8个职能中心.市区迁出90%的人口.这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