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粮食补贴政策对激励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粮食补贴政策在动态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土地投入"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本文通过构建嵌入补贴政策的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理论模型,考察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421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激励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粮食补贴政策在动态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土地投入"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乏力严重阻碍了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步伐。我们对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通过双对数计量经济学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的检验表明,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产量、城镇化水平、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及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有较大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确权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农民满意度是关键指标。基于农民抽样问卷调查数据,用有序Logit模型检验了影响基层土地确权工作农民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土地确权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参与程度等政策认知因素与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相关,农地地形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等客观因素也显著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其政策含义是,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切实落实土地确权政策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土地确权政策认知,进而提高农民的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但是也有诸如农地特征等政策实施者不能左右的客观因素影响了农民的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因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要综合考虑如上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借鉴C-D生产函数双对数经验模式的基础上,从区域层面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模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在区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外溢效应,乡村旅游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影响农民增收。要实现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政策的有效执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作用的对象——农民的能动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农民群体能动性的系统分析,提出有效增强农民政策执行的能动性的主要措施:切实加大农民增收政策的宣传力度、社会利用已取得的政策效果强化农民群体能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理解政策的能力,增强农民利用政策的意识、及时发布政策执行效果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系列政策的出台,当前农民种田积极性十分高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但随之而来的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引起重视,严肃对待,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土地承包政策,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京市郊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劳动力占比,打工、创业机会以及市场政策因素对农户种植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农业劳动力占比、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当前农作物价格对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影响显著;住宅距耕地距离,打工、创业机会,对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2)对农户综合行为影响最显著的是土地收益因子,其次是政策制度因子和农户特征因子。为了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户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户土地投入积极性;完善农业保护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户农业生产收益稳定;健全农村集体土地市场,促进集体土地合理流转,因地制宜有效引导农户参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村一品”能有效带动所在村镇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否对周边农民增收具有溢出效应尚未明确。本文基于2009-2020年广东省县级面板数据,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一村一品”政策对县域农民的增收效应。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一村一品”认定对县域农民增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对农业大县和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对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增收效应存在一定长期性,对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村一品”认定能显著促进县域农业发展,但未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从农业大县样本看,“一村一品”能通过推进县域农业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建议认真总结“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的一般规律和典型案例,不断扩大政策影响范围,积极探索该政策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1.
熊振均 《经济论坛》2008,(5):129-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是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土地产权问题与当前农民的贫困有着直接联系和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当前有关农民土地产权的经济效率分析着手,提出解决当前土地产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喀什地区为例,采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喀什地区农民收入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多元回归定量分析影响喀什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拓宽收入来源,特别是在其他结构性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快速提高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落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政策不合理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尽快把农民手中的财产盘活,及时转变为资本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让农民能够以钱生财、以地生财、以房生财、以股生财、以识生财、以财生财等,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14.
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利用2005-2019年1 48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将2005年实施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空间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讲,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粮大县的经济发展并未从该政策中获益,但是该政策可以显著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动态分析显示,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在各年间波动较大。机制分析表明,奖励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和教育公共品供给来实现农民增收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检验表明,该政策在整体上未能改善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文章结论表明,奖励政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但有关部门仍须对该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切实缓解产粮大县的财政收支压力,提高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潘林  丁明 《经济与管理》2015,29(2):68-73
农民对政策的认知是其参与行为的发端。采用分布式认知理论分析农民对政府主导大规模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过程,根据安徽省肥西县、埇桥区、长丰县和萧县的调查数据,建立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对这种土地流转政策的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15个影响因素中,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农业生产结构、社会阶层与地位、人均耕地面积、地域虚变量和土地情结等八个因素对政策认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财经研究》2017,(12):45-57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一系列不均衡的政策和措施制约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姬  韩鹏  高宇  侯树斌 《经济师》2011,(5):20-20,23
"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虽然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相对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拉大。寻找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人力资本作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通过影响农民的信息获取、生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能力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寻找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以期待为农民增收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谈合理利用农村耕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耕地使用现状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之处,比如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挪作他用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搭配等,致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合理利用农村耕地,提高农民耕地积极性,对农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论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