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机械     
《中国中小企业》2010,(11):91-92
可独立进行外科手术的机器人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可独立进行外科手术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够在没有人类协助的情况下,在模拟的人体器官中找到人工制造的病变组织,然后引导设备到达病灶,并同时进行病变部位的采样。  相似文献   

2.
海星、蜥蜴类等有一个神奇的共性:它们身体失去的部分可以再长出来。科学家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干细胞或可开启细胞再生和成长的技术,为人类创造各种替换组织。可能不久的将来,"人类备用组织"就会变成现实。受损心脏补丁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把脉管细胞的干细胞,和来自干细胞的心肌细胞混合一起,结果是这种心脏组织补片形成血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10,(1):87-88
英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人幼年时脱落的乳牙可以用来医治其成年后患上的疾病。据英国《太阳报》报道,英国BioEden实验室的科学家指出,实验室可以将孩子在换牙时掉落的乳牙保存起来,等孩子成年后患上心脏病等危险疾病时从乳牙中提取干细胞来医治。为此,家长必须支付900英镑的费用用于实验室提取和保存乳牙中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09,(3):35-36
2004年,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美国影片《机械公敌》在全球上映,其中描述了芝加哥警察对付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且脱离了人类控制的机器人的故事。当然,影片中人类最终战胜了机器人,但科学家们警告说,这样的威胁目前正在不断迫近,人类应该提早考虑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技术     
《新远见》2013,(19):25
科学家首次在活体内诱导出干细胞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应用于再生医疗,是目前全球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新报告称,他们首次在活体动物体内直接诱导出了iPS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后,未来有望在人体受损器官内直接诱导出干细胞,用于修复受损部位,其效果应该比从外界植入干细胞的修复效果更好。中国科学家研发出可示踪流感病毒经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名专家努力,中国成功研制出携带荧光素酶的重组流感病毒IAV-luc。利用此荧光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12,(8):156-156
海星、蜥蜴类等有一个神奇的共性:它们身体失去的部分可以再长出来。科学家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干细胞或可开启细胞再生和成长的技术,为人类创造各种替换组织。可能不久的将来,”人类备用组织”就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科学家们已绘制完成有史以来人类第一张基因组草图。其后的十余年内,各国纷纷开始大力支持基因产业发展。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人类遗传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当属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类研究,通常是将病人和健康人群的数十万个基因位点进行扫描,然后比较两类人群的异同,从而找出与该疾病可能的相关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8.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征服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这当中,大规模爆发流行的疾病是令人极度惊惧的灾难之一。然而,恐慌的迷雾并没有遮盖科学的光芒。从19世纪开始,人类战胜各种传染病的进程一直在提速,科学上的每一次发现,都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当灾难来临时,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站在一起;当我们遭遇灾难时,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紧紧凝聚;当我们面对灾难时,总有一种声音震耳欲聋:战胜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相似文献   

9.
精神快餐     
2000年科学之最 一、解读遗传密码。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完成了此项工作:破译人体DNA成分与排序。此项工作的完成将是人类在药物战胜疾病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记忆犹存。老年痴呆症是困扰人类的顽症之一。2000年,在对抗老年痴呆症上取得重大突破,找到了它的致病基因,也找到了可导致老年痴呆的贝它淀粉体。 三、器官移植。今年,苏格兰、新西兰和美国都用PPL(该技术是根据遗传工程学原理提出的)克隆出了猪,这批克隆猪的器官将能移植到人体上。尽管目前还没有结果,但如果成功,将是器官移植史上的一大进步。 …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提高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疾病的治愈率。在儿童专科医院干细胞的应用仍以造血干细胞,特别是脐带血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为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2001年就与全国唯一一家以干细胞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合作,建立了重庆市干细胞生物科研基地,并在重庆市科委的资助下,组建了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会员单位。  相似文献   

11.
理解质量     
质量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质量?站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企业家:质量是企业之生命.   军事家:质量是战士的生命.   科学家:质量是科学技术的结晶.   教育家:质量是知识之结果.   文学家:质量是文学之根基.   艺术家:质量是艺术之体现.   政治家:质量是战胜对手之武器.   经济学家:质量是效益的前提,效益是质量的结果.   心理学家:质量是意识、行为的产物.   社会学家:质量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战胜人类的顽敌去年艾滋病患者剧增百分之六十全世界平均每天有一万人被感染南亚和乐南亚已有25万人遭难──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吕克·蒙塔涅首先发现艾滋病毒。10年来,人们在同这种“二十世纪恶魔”的斗争中,不断加深认识,研制出了一些药...  相似文献   

13.
1点处于轻微睡眠状态,人很容易醒来,此时特别容易感到疾病的存在. 2点除肝脏外,大部分人体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脏则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紧张地工作,为人体排毒素.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发展史,从一定角度上说,也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尽管人类备受各种疾病的袭扰,却从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在抗争中一次又一次战胜疾病,走向健康。 面对“非典”这个突然降临的恶魔,人们所表现出的“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勇气和精神必将成为历史的永恒。 疾病是对于生命的挑战。“非典”时期,全国上下展开了阻击“非典”的战斗,许多人都在用生命和汗水书写着人生,并深深地感染、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企业》2008,(8):85-85
美国科学家说,将可在两年内提供“仿生眼睛”植入手术,帮助数百万盲人恢复视力。美国的研究人员已获准于两年内在五个治疗中心为50到70名病人安装这种“仿生眼睛”。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遇到风险,在与各种风险的挑战中,不断地战胜风险,才取得进步和发展。风险有自然的,有社会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认识这些风险,采取各种办法战而胜之。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类总结出数不胜数的战胜风险的经验,有些已形成有效的预防机制,掌握了战胜风险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人类分子遗传学》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利用实验鼠进行了视网膜干细胞的移植,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以融入新的视网膜环境并生成视锥细胞,相关技术有望用于治疗视网膜退化导致  相似文献   

18.
唐寒 《活力》2007,(10):29-30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漫长的繁衍生息的道路上,疾病这个杀手,无时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然而,人类的进步也正是建立在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而成就其今日的。在与疾病斗争中,曾经出现过扁鹊、华陀、李时珍……人们尊之为圣,敬之为神。当今,又有无数如文中的主人公邹振明院长一样的医生,以其格物致知的才智,打造着济世救民的人间“神话”。  相似文献   

19.
唐寒 《活力》2007,(8):25-26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漫长的繁衍生息的道路上,疾病这个杀手,无时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然而,人类的进步也正是建立在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而成就其今日的。在与疾病斗争中,曾经出现过扁鹊、华陀、李时珍……人们尊之为圣,敬之为神。当今,又有无数如文中的主人公邹振明院长一样的医生,以其格物致知的才智,打造着济世救民的人间“神话”。  相似文献   

20.
《辽宁经济统计》2008,(8):44-44
月球虽然是围着地球转的卫星,但地球上人类的生活奔在许多方面受其控制。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波兰科学家在综合了50多项研究成果后发现,人类的疾病发病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率,甚至是饮食量的变化,都与月相盈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