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男女有别     
<正> 男人找女人,往往看漂亮;女人找男人,往往看力度。男人找爱人,是猴子掰苞谷,只抓最后一个;女人找爱人,最先一个是影子,摆都摆不脱。男人买菜讨价还价,人们很蔑视:"亏你还是个男人";女人买菜讨价还价,人们很赞赏:"会过日子的女人。"男人说话女人味,谓之"娘娘腔";女人说话男人味,谓之"女强人"。男人对恋人说:"你真好";女人对恋人说:"你真坏!"男人总是问女人;"你爱我吗";女人总是问男人:"你还爱我吗?"男人总是这样回答女人:"好!没问  相似文献   

2.
景临 《秘书工作》2014,(11):46-47
正公文写作,说到底,就是写文章。写文章的意义,在于把思想和主张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而这取决于文章讲话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公文工作,早在1950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然而,现在机关的许多年轻同志都不愿、不敢、不会写公文,有的宁可组织十次活动也不愿意写一篇稿子,有的宁可出差一个星期也不愿意整一份材料。这主要因为公文写作确实是机关公务中比较难的。有人说,公文写作就是用"别人的话"表达"别人的思想",所以难;有人  相似文献   

3.
“当个村干部,不如一个专业户;当个村支书,不如喂头猪。”“一没权威二没好处三没办法,只有吃苦吃亏受气。”“一没权威二没好处三没办法,只有吃苦吃亏受气。”“跑遍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讲尽千言万语,落个千咒万骂。”“芝麻官”们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尽苦衷,反映了目前我国农村一部分基层干部的一种心态。究其原因主要是:1.报酬低,难兑现。群众反映说:“天天找,天天空,不见官员在府中”。干部抱怨道:“再来找,还是空,只缘官员腹中空”。有的村干部  相似文献   

4.
鸡毛变令箭     
《冶金企业文化》2008,(4):55-55
宋仁宗有一次出游,途中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他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他:"皇上,您渴成这样,刚才干吗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啊!"宋仁宗的老祖宗、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传有类似的佳话。  相似文献   

5.
按理说领导办公一般都在自己办公室里,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的领导就喜欢在酒宴上办公,也有的喜欢在自己家里办公。还有的却又对宾馆里的包问情有独钟。今儿说的这位贾镇长偏就喜欢在麻将桌上办公。政府领导开会。下属汇报工作,接待来客,常常找一个僻静点的地方,几个人围桌一坐,边打牌边聊。对此贾镇长也自有他的一番理论:干什么工作都有是  相似文献   

6.
谢亦森 《秘书工作》2014,(12):31-34
正兵位兵谋,帅位帅谋,各想各的事,各干各的活,这似乎并不太难,难就难在"兵位帅谋",不在其位,何以谋其政?而这正是参谋辅政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定使命所在,也是检验其智慧和能力的关键所在。秘书人员作为领导身边的参谋助手,大都有个美丽的梦想:既能成为得力的笔杆子,又能成为足智多谋的优秀智囊。不过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有的人能写而不能谋,有的人能谋而不能写,真正能写又能谋的佼佼者并不多见。这正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因为,善谋不仅能使文章更富有理性和指导性,而  相似文献   

7.
寓言三则     
紫藤与楼房紫藤借助楼房的身躯爬上楼顶,十分得意地说:"楼房呀,我比你还高!"楼房问道:"你不觉得缺少点什么吗?"紫藤看着身上,喜形于色地说:"我什么也不缺少呀!"楼房直言道:"你浑身上下有骨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武大郎开店"来比喻嫉贤妒能的领导,其意思大家都会明白:这些领导"只用比自己差的,不用比自己高的".因为他们担心属下超过自己,威胁自己的宝座.这虽然是私心,但还可以理解.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另一类的经理人:"只用与自己一样的!"这类经理人比"武大郎"更可怕,对企业组织更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甚至对企业是致命的摧残.  相似文献   

9.
谁的字最好     
《人力资源》2009,(24):77-77
在南朝时期,齐高帝曾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 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挂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文稿是领导者行使职能、推动工作、实施决策的重要手段。协助领导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党委办公厅(室)的重要职能和重要任务。我们在文稿起草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任务难完成!"天河东某高端楼盘销售部黄经理眉头紧锁,后天便是2009年元旦,若这三天还没有成交,则底薪都保不住,更别提年终奖。而此时,一位谈了半月之久的客户告诉他暂不下定,理由很直接:形势不明朗,担心吃亏。  相似文献   

12.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陶工制作了一只精美的彩釉陶罐,他把这只精美的陶罐搬回家中放到了屋角的一块石头上。陶罐认为主人把自己放错了地方,整天唉声叹气地抱怨说:"我这么漂亮,这么精致,为什么不把我放到皇宫里作为收藏品呢?即使摆放到商店展出,也比待在这儿强啊!"陶罐底下的石头听了这话,忍不住地劝它:"这儿不是也挺好吗?我比你待的时间还长久呢。"  相似文献   

13.
汽修行业的毛病说了好长时间了。"毁"你的车摊还摆着,假劣的配件还卖着。你怕"毁"怕"宰",有人就不怕——"能多开发票吗?""能提回扣吗?"来"宰"来"毁",两厢情愿。清代魏源曾疾呼:"弊之难去,其难在仰食于弊之人乎!"这是魏源曾为两淮盐运使童濂编的《淮北盐票志》所写序言里的切痛之语——弊端之所以难以去除,难就难在依靠这些弊端得到好处的人身上吧!——主持人  相似文献   

14.
张君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路上听交警的,回家听老婆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儿,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曝隐私",说些网上泡妞遭遇"恐龙"之类的尴尬.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差,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不拈花惹草.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如此描黑,一次酒后他坦诚相告:哥们儿,还不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要不这样我哪里混得下去!  相似文献   

15.
<正> 春节期间,听朋友说,他的一位同事调到了主管上级机关,临走前,全科8个同事凑份子,每人30元钱,为他的同事饯行。要调走的那位同事说,他家有好酒,又搬了新家,请大家给他"暖房"。于是,全科的同志一起到同事家喝酒。同事真的拿出了一瓶茅台,大家喜形于色。几位懂酒的同志一品尝,味不对:"这是茅台吗?你别骗我们!"同事说:"绝对没错,我放了两年了!"同事的6岁的儿子站起来说:"爸爸说谎,他把别的酒倒进……"儿子没说完,同事脸红了,火了,大声吼道:"胡说,滚!"还顺手扇  相似文献   

16.
如此安慰     
两女性闭种。视女:“我找丈夫已经个小时了,可还是没找到了竟姑娘:“这有什么火的夕我找丈夫已径快二十至今还没结果呢I”灿"利称如此安慰  相似文献   

17.
四叔没文化     
四叔没文化,属于农村人说的那种“睁眼瞎”。年轻时四叔去市里办过一回没成色的事,现在提起来还脸红。那回四叔要去市里,小队会计说钢笔坏了,托他捎一支钢笔。一下车,四叔自己的事还没办,就直奔百货大楼给会计买笔,要不怎么说四叔是个热心人哩。买好笔,四叔插进上衣兜,然后才去办自己的事。这时四叔忽然小肚子一阵发紧,他已走出百货大楼老远一段路了,却高低找不见厕所。折入一个小巷,忽见一处厕所,四叔急奔过去,却分不清“男女”二字。那年代像四叔这种斗大字不识一筐的“睁眼瞎”比比皆是,有的挣了半辈子工分,连自己的名儿…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会计学研究生,2000年刚毕业就碰到了一个难题:一报到领导就给了我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任务!虽说在"会计世界"浸淫了这么多年,我也知道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它是会计的精髓、价值所在,尤其是在信息超载的新经济时代.可是,财务报表分析也是最乏味、最令人头疼的课.不仅仅是由于老师的沉闷,还在于教材的枯燥干巴.没办法,找个教材啃啃吧!  相似文献   

19.
谐趣园     
<正> 有个性急人去吃面条,一只脚跨进店门,就乱嚷嚷:"为啥还不把面条给我端来?"店主人把面条端来,往桌上一倒,说:"你快吃吧!我要洗碗去!"这人很生气,回到家,对他老婆说:"真是气死我了!"老婆忙打包袱,说:"你死吧!我得赶快去嫁人!"老婆嫁了个后夫,刚过一宿,后夫就要休她,她问后夫为啥?后夫说:"不为啥!只为你嫁来已经一宿,还没给我养下来个儿子!"  相似文献   

20.
临近毕业,姐妹们纷纷置办起名牌化妆品,添置漂亮新衣服,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去拍求职登记照。"不把自己弄漂亮点,小心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是身体审美时代啊!"一正在找工作的姐妹无奈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