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我国农村有 8 6 8亿人口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 ,而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上所占的消费份额不足 4 0 % ,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拥有量。 1999年底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 38 2 4台、电冰箱10 6 4台、洗衣机 2 4 32台、照相机 2 6 9部 ;同期 ,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 111 5 7台、77 74台、91 4 4台、38 11部。在城镇已基本普及的空调器、热水器、排油烟机、微波炉、家用电脑、影碟机等耐用消费品 ,农民的拥有量更低。据测算 ,对于 2 1亿多个农村家庭来说 ,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开拓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目标选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有八亿多人居住在农村 ,占总人口的 73.4 %,农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近年农村市场消费需求不足 ,购买力低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1 997年比上年增长 5 .5 %,增幅比上年回落 6 .6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1 997年为 39%,比 1 996年 4 3.6 %下降了 4 .6个百分点。与城镇相比 ,广大农村居民消费满足程度还很低 ,1 997年农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 1 7台 ,电冰箱 8台 ,洗衣机 2 2部 ,电风扇 1 0 6台 ,只相当于城镇居民 80年代中期的消…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农村市场的现状与特点(一)农村市场没有集中的消费热点,绝大多数消费品供过于求,市场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生产性消费和非商品性消费支出增加;生活消费仍为第一位消费需求,但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增长突出,尤其是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率较低,潜在需求巨大。据山东省供销社199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村黑白电视机拥有量为51.3%,彩电为41.9%,摩托车为23.3%,洗衣机为17.5%,电冰箱为16.9%,电话为14.3%,空调为0.8%。可见,农村各项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差距,(一般认为落后10~12年)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市场的现状,就制约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的因素和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作一分析探讨。一、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全年县及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448亿元,只占全国总额的38.9%。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亟待启动。二、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因素其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杰  周磊 《农业经济》2000,(2):15-16
我国经济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必须始终保持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拉动力。市场的拉动力,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出口和投资三大需求。从目前情况看,加快国内市场,特别是约有九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对于加强市场的拉动力,进而保持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低通涨”发展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1、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我国有十二亿人口,80%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为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占全国总人口62.3%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电视接收困难,电价高昂,有一半的农村没有上、下水,道路状况不良,大大限制了农村地区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2001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分别为54.4%、13.6%、29.9%,仅为同年城市拥有量的45.1%、16.6%、32.4%.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宅基地整治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村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宅基地整治对农村耐用消费品购买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宅基地整治对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关系。研究结果:新房面积、社保覆盖情况、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耐用消费品购买具有正向影响,宅基地置换剩余金额对家庭耐用消费品购买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新房面积和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宅基地整治对增加家庭耐用消费品投资、改变农村消费结构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意义的信息化建设上,上海已接近发达国家。一个城市信息化建设有三个阶段:信息港建设、数字化城市、智能化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信息基础设施已接近或基本赶上。如宽带容量达到每万人带宽2.4兆,国外为2.5兆;每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为97部、电视机为146台、手机为72个。落后的是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为24台,  相似文献   

9.
一、开拓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1%,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有了提高。最新的统计结果表明,与1978年相比,农民纯收入已由134元上升到1997年的2090元,增长了近匕信,年均增长15.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消费者具备了一定的消费实力。消费状况由低到高大有改善,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1903元,比1978年高27.4倍。耐用消费品由传统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四大件”向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音响等“四大件”过渡。电话、空调、家用电脑、汽车等新的消费品也逐渐“飞入…  相似文献   

10.
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态势。为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国家决定给农村信用社增加15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居民生产和消费,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增加农村生产和消费信贷,激活农村市场,拉动需求增长。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是积极的、及时的。我国农村市...  相似文献   

11.
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破解三大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文 《中国改革》2006,(6):72-74
当前农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消费水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5%左右,到90年代降为2096左右。1978年,在城乡消费品雩售额中。县及县以下地区占67.6%,此后连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到34.1%。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市场销售乏力的状况并未改变,而且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增幅也持续低于城市。总之,无论从消费的总量、结构还是质量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要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  相似文献   

12.
龙波 《农村经济》2007,(5):49-53
通过对城乡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的比较分析显示,无论从城乡消费对比情况还是从不同区域农村消费对比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滞后性.这一滞后性一方面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重工业的加速发展,从而造成了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和规范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宏观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开拓农村市场的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信息的闭塞与农村市场需求的上升在农村 ,传播信息的媒体非常有限。农民接受外界信息主要靠电视 ,但可接收的电视频道也仅限于中央台、省台、省中心城市台以及本地台 4个频道。而且中央台和省台要依靠本地县 (市 )级台转播 ,还常常会发生“节目落地 ,广告不落地”的情况 ,广告内容会被本地台掐播为其他节目。同时 ,我国农村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旨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的逐步落实 ,农民收入有了稳步增长。农民对某些产品的需求 ,如对房屋建筑材料的需求 ,装修材料的需求 ,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14.
京信 《农村展望》1992,(2):31-32
自1990年以来,“启动农村市场”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启动措施”,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城乡市场反差明显,城市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9%,而农村消费品销售额却下降了3.1%。1991年全省产大于销的问题仍很严重,农村市场销售依然不畅。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在城市之后,中国农村进入消费升级的历史阶段。农村居民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保障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投资过热与消费偏冷的矛盾。用过高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不但资源环境难以承载,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还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并有可能引发经济、政治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我国的消费市场始终难以真正活跃起来。中国的消赞长期不振制约着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已经把提高消费,扩大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中国的消费不振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7.
经济界人士指出,中国农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伴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拉动农村消费大有可为。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预测,全国农村每年建材消费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机市场中,仅水稻收割机和玉米收割机,今后几年需求增长8到10倍;有1/6农村家庭表示将添置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目前,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只占40%,以占中国人口70%的9亿农民衡量,其市场潜力之巨大显而易见。随着大中城市的消费品市场由卖方转为买方,诸多精明商家的经营触角也伸向了农村。有的制定出农村市场经营策略,有的则直接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3月份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住房、汽车和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信贷业务。纵观这两年的实施情况,消费信贷业务拓展速度缓慢,特别是在农村远不如人意,与社会各方面的良好意愿形成鲜明的反差。从商业银行来看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雷声大、雨点小”;从消费者来看是“曲高和寡”,反映冷淡。笔者拟对形成这种不正常经济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粗浅的对策建议。原因剖析消费贷…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研活动,共调查汇总了550户,涉及农业人口2487人,分别占南平市2001年底58.96万农户总数的0.93‰和224.03万农业人口的1.1‰。调查内容涉及粮食生产情况、销售情况、消费情况和农民收入情况等。粮食流通组织结构状况调查初步结果:①非国有粮食经营者情况。至2001年底,全市从事农村粮食收购的人数达1097人(不含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粮食加工户265户,年加工能力55695万公斤,2001年实际加工量28139万公斤。其中年加工能力500万公斤以上的加工大户50…  相似文献   

20.
1、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进展良好。1999年1至4月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回升,工业企业增加值5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其中4月份完成149.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2、上海部分商家通过贴息大大促进了个人耐用消费品信贷消费。从4月9日至5月9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受理耐用消费品信贷2000余笔,贷款总额超过1500万元。与此同时,市工商银行近日还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个人耐用消费品信贷。3、1999年新增11项国家重点项目中,包括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