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中国产品被反倾销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倾销:中国产品面临 不公平游戏规则 倾销是不公平贸易行为,WTO允许进口国对有意低价倾销的进口产品,在造成本国同行业损害的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在WTO和各国的反倾销法律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企业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而多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则实施的是一套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它们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与一个替代国的价格比较,来确定倾销与否和倾销多少,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倾销的内涵,其结果多是导致大量指控中国产品倾销,以及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2.
苏平 《北方经贸》2002,(10):80-82
随着越来越多的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案件的申请 ,中国企业从不敢应诉到第一起胜诉 ,走过了艰苦的历程。加入世贸组织后 ,欧、美将更频繁地利用反倾销———在世贸组织中具有合法外衣的贸易保护手段 ,压制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 ,达到保护当地企业的目的。在中国 ,倾销与反倾销贸易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木质卧房家具遭遇美国家具协会反倾销诉讼一案倍受各方关注.尽管美国商务部尚未就此案做出最后的裁决.中国家具企业如何面对美方的反倾销诉讼已然成为一大热点。该案被视为中国产品遭到外国反倾销以来涉案金额最大、涉及中国国内从业人员较多的一桩。在美国开出的135家涉嫌倾销家具的中国企业黑名单中.东莞企业  相似文献   

4.
沈昊旻  程小可  宛晴 《财贸经济》2021,42(4):149-164
随着中国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增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也逐渐向高科技行业集中.频繁遭受贸易摩擦冲击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会受到何种影响值得探究.本文以2007-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华反倾销抑制了企业创新活动,区分创新类型后发现,对华反倾销对策略性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策略性创新仅受反倾销的“融资约束”抑制作用的影响,而实质性创新同时受“融资约束”抑制作用和“风险承担”激励作用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有助于缓解对华反倾销对企业价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微观视角丰富了反倾销政策经济后果的研究,从产品市场环境的角度拓展了创新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贸易保护背景下,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出口产品被诉倾销的案例已经日益频繁。其中,尤以美国为甚。仅2003年,中国产品在美国被诉倾销的案件就达到11起,木制卧房组家具、对虾等出口份额较高的产品先后被提起反倾销调查。在美国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首先面临市场经济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市场导  相似文献   

6.
议欧盟反倾销法与对华反倾销中的不合理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1979年第一起欧盟对华反倾销案至今2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被欧盟反倾销法判为倾销,即使这些中国企业对欧盟市场索取的出口价高于其产品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价。但是,在欧盟反倾销法下,他们不仅被判倾销,并且经常被施加高额的反倾销税。中国企业有理由问:欧盟反倾销法关于中国出口商品的倾销判定标准及其实施结果是否合理公正?下面我们解读欧盟对华反倾销关于倾销判定的法律标准及相关实践,以及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公正的待遇。一、根据GATT和WTO反倾销协议的…  相似文献   

7.
宝淇 《商》2014,(35):235-235
近年来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也成为反倾销的最大目标国。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至今仍未被认可,在众多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问题是中国企业和产品遭受不公正待遇重要原因,它使得反倾销主管机构可以轻易裁定我国产品存在倾销,已经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困扰着我国的出口企业。本文主要围绕着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研究,讨论欧盟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然后探究其合法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该规则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王桦  陶永 《中国海关》2001,(2):19-20
2000年,国内九家彩电企业联手应诉欧盟反倾销尚未了结,欧盟又开始对中国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六月开始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反倾销税,八月又指控中国钢材对美倾销.在20世纪的最后的一年里,我国产品遭受反倾销指控可谓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反倾销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损失数额巨大,中国遭受的倾销损失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但中外专家都认为其数额大得惊人。 2004年1-6月,在101起反倾销新立案件中,有30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8起。从统计数据看,中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中国台湾省位居第二,为14起。2004年上半年,有17起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是针对中国产品,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起,中国是全球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10.
唐卡 《中国工商》2004,(1):27-27
从1980年名列世界第二十六大出口国到2002年名列世界第五大出口国.中国出口额从181.2亿姜元上升到3255.7亿美元.占世界出日总额的比重从0.9%上升到5.1%。与此同时,反倾销对中国外贸正常发展的掣肘也日益明显。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外国反倾销措施的堵截,始于1979年9月欧共体起诉中国倾销糖精和闹钟:随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迅速上升.从毛巾.棉布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各类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几乎所有中国出口商品门类都未能幸免于“倾销”指控。  相似文献   

11.
外商对华倾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也是国外产品大举倾销的严重受害国.国外商品倾销严重冲击了国内商品市场,阻碍了国内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国内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增加.文章分析了导致外商在华倾销的原因如认识不足、立法不完善等后,提出应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采取有效办法,培养忠诚顾客;健全反倾销专门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近一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最热焦点之一。去年本刊第6期《反倾销中国企业在行动》,报道了中国彩电业反倾销行动,同年第8期《飞利浦"借刀杀人"》,又报道了里外占便宜的飞利浦对中国企业的倾销指控的不道德行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近些年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越演越  相似文献   

13.
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02年9月30日,全球共有33个国家发起了对中国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案件541起,其中反倾销案件500起,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共涉及中国的出口额达160.5亿美元。但是,中国企业实际遭受的损远不止这个数字。认清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指控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的外国产品正逐渐增多并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了威胁。依据外国产品在我国的倾销情况,分析进口倾销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从产业安全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即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中介机构在内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反倾销措施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玥 《致富时代》2010,(9):259-260
反倾销一直是阻碍着中国出口企业发挥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我国出口企业遭受但倾销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查找我国产品频遭反倾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打败竞争对手,总是利用种种手段,包括倾销手段来进行竞争。为了对付别国的倾销,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又通过国内立法对倾销加以限制。二战以后,一些国家更通过GATT这一国际性协定对倾销加以规范并予以限制。在关税税率不断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成为一些国家者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多次受到反倾销起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产品在外国的销售。中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高达29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99年竟高达37起。因此,我们必须对反倾销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国家在反倾销起诉中的焦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及政府对反倾销起诉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作出终裁裁定:中国彩电对美国同行业构成损害,历时近一年的彩电倾销案基本划上了句号.美国商务部确认中国彩电的倾销幅度为4.35%到78.45%不等.中国彩电此次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失利的影响是深远的,事后各方面人士都在分析这次失利的原因,如:日本、欧洲彩电业是这场诉讼的"幕后主谋",对美国申诉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中国的彩电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中国彩电应诉企业有"内鬼";替代国的选择不正确;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希望多个经济体份额相对均衡的进口数量来维护自己的贸易安全等等.我们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彩电行业就业效应较大,是此次彩电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解析反倾销之三:预警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上医治未病”,中国企业要避免被诉倾销和免受国外产品倾销之苦,需要建立“上医机制”,即反倾销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4,(2):12-15
join the game,play the game,in the game——参与、竞争、共赢。中国加入WTO两年时间,一些潜在的深刻变化在静悄悄进行。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渐退却,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国际上斗智斗勇的主战场。一些重大的事件也在频频引爆。中国彩电、家具遭遇美国反倾销的迎头痛击,“反倾销”也成为2003年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势头仍在高涨。反倾销是何物?1979年,中国出口的糖精钠遭到独联体反倾销,“反倾销”首次出现在中国出口企业的词典里。25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制造”的强大,反倾销愈演愈烈。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的中国企业遍体鳞伤,一败涂地;有的却笑到最后。虽然中国出口企业还不能谎“应对反倾销,没问题!”,虽然中国反倾销应对体系依然不尽如人意。但是,企业已经开始学习、领会,甚至是主动应用规则。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没有输赢,只有在运用规则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构成了中国在WTO框架下生存和发展的图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使我们的企业更好的开展国际化经营,使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促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以及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就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入世是机遇和挑战的并存,入世在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必然地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和影响。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此同时,国外产品大肆在我国倾销,因此,我国必须学会利用反倾销这一武器来保护本国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