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周尚平 《魅力中国》2013,(20):186-187
现在,初中学生对久远的历史很陌生,很多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只注重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便厌恶了生硬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老师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课,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是我们历史老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亲近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在初一上历史课时,不是一拿到历史书就开始上课,我给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经验与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把老人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成了儿童。”  相似文献   

2.
王雪峰 《魅力中国》2014,(6):144-144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英语时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将做游戏、唱英语歌、讲英语故事等引入课堂,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黄惠尧 《魅力中国》2014,(9):138-138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把知识、技能都得到提升,让教学起到优化、强效是我们第一线老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我认为:教师应该对活动的必要性加强理解;对活动的规律要求加以认识;在活动的实施中加强完善;对活动的过程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4.
王春侠 《魅力中国》2011,(6):198-198
“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求发展”是新教材的最大特色,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唱“独角戏”、搞“一言堂”了,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现在的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聚精会神的听.我不禁思考:究竞谁是课堂的主体?谁是学习的主人?长期以来,老师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注重如何把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讲清楚,讲透: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记、用心背,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式学习,忽略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永勋 《魅力中国》2010,(25):275-275
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核心是确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认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为了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学”的习惯,我们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数学教育中来,把课本的内容根据题意设计成动画情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的,并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练以敬 《魅力中国》2011,(15):288-288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是善于做学生工作的,有时疾风骤雨,有时和风细雨,有时风和日丽,有时“腥风血雨”。应富于变化,且左右逢源。工作轻松,效果却极好。  相似文献   

7.
何道明 《魅力中国》2013,(8):250-250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人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  相似文献   

8.
黄小文 《魅力中国》2011,(17):151-152
初中物理的快乐教学,应寓教于乐,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 这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知识,使学生喜欢物理,乐于学物理,把学习物理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陈淑坤 《魅力中国》2013,(26):143-143
从事了很多年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某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起来。这种课堂教学平自无奇,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对疑难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兵教兵等完成,教师除了时时点播引导以外讲的很少,但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我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正是洋恩人的高明之处。本人从事一线数学教学多年,体会颇深,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陈萍 《重庆与世界》2013,(9):104-106
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在教学中注重新课的导入、把握提问的艺术、运用语言与情感、渲染历史氛围、讲述历史故事吸引学生兴趣、编辑谜语以猜引趣、适当的小品表演、课堂讨论与教学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巧妙结合等。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完全可以做到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相似文献   

11.
石海珍 《西部大开发》2011,(12):114-11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最佳形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多动笔,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让他们不拘形式地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程艳飞 《魅力中国》2013,(10):129-129
一、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的反思现在许多学校还基本沿用传统“三步式”作文教学模式,即“老师命题一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在这一过程中,首尾是老师,中间是学生,淡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老师命题”而言,只是老师“一言堂”,没有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自然也就没有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把“老师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把学习主体的学生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杨昌琼 《魅力中国》2013,(8):194-194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较怏地学到知识,数学能力是否得到较快的提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  相似文献   

14.
张宝民 《魅力中国》2010,(25):218-218
识记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历史知识,识记能力是学好历史科目的基础。由于缺乏正确的识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传授识记历史知识的方法,造成学生对所识记的知识易忘易混,甚至对历史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把知识点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勾划在书上就行了,而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桂玉 《开放潮》2006,(3):55-56
传统数学突显其学科属性,使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浓厚的学科色彩。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导致了教学内容抽象单调,教学过程严肃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应当成为教学的目标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学课堂数学教学的老课题。新课程提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新课程理念、新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姜莉莉 《魅力中国》2009,(2):123-12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开放型教学切入,通过对一节课的回顾与反思,探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最佳方法: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二、充分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三、创设民主、宽松的小组合作方式;四、教学评价的开放,五、渗透自然、情感、科学。  相似文献   

17.
蒋晓舟 《魅力中国》2011,(8):160-16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荚语的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保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便得轻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平时教学中努力做到四方面……  相似文献   

18.
翟亚琼 《魅力中国》2010,(36):31-31
北师大版教材上,关于汉语拼音的安排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针对拼音教学,我们以编儿歌的形式;在教学拼音的字形时,让学生联系课文插图与拼音的共同处,还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物,进行情景教学;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刘妮 《魅力中国》2014,(2):223-224
作为历史学科,它具有事实性和叙事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点。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学生要掌握所学章节涉及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法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采用运用教育的艺术,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学生乐于自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杨世浩 《魅力中国》2010,(8):153-153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