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978-2009年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结果和成本两个角度考察了东、中、西部地区中央转移支付和财政分权对不同类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地区间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差异相对较小,但供给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低水平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抑制了中、东部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而对西部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则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转移支付促进了西部地区公共基础教育发展,对中、东部地区则具有抑制作用.财政分权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但是抑制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而且西部地区公共基础教育也受到抑制,同时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降低了西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人均收入水平看,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比改革开放之前分别增加0.5和0.4个百分点。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看,西部地区参加社保养老保险人数覆盖率不到5%,仅为东部的1/10。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设施是群众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镇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物质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同时,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开发少,自然特色鲜明,通过实施旅游战略,可使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一事一议"、亮化工程、庭院硬化及串户路等项目实施,使西部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西部农村地  相似文献   

4.
西部拥有自己相对丰富的储蓄资源西部大多数省市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总产出和总储蓄也没有占到与西部地区在全国土地面积和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相称的水平。这些事实似乎表明西部地区的储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然而,谈论一个地区储蓄资源是充足还是不足,还应当考虑到其他一些相对经济指标。第一个指标:人均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对人均 GDP 的比率。1998年,全国人均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国整体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我国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中东部地区落后,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实际,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施西部在开发计划的战略重点,而采用BOT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落后现状,对西部地区利用BOT方式的有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BOT方式兴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就西部地区而言,2000年人均占有奶量8.2kg,虽较全国人均水平稍高,但名牌乳品较少,市场占有率较低,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从法律规范、资金投放、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奶业建设,对于振兴西部经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用BOT国际融资方式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BOT融资方式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西部利用外资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国家对西部重大项目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9.
以拉姆齐模型的储蓄内生化分析框架为依据,采用均衡积累率的动态模拟测量公式,通过对数据的重新定义与口径调整,测算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均衡积累率的相关参数,模拟出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均衡积累路径,并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均衡积累路径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为:虽然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资本积累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运行的非均衡增长状态,仍具有低积累水平和低人均资本存量的特征;而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因下,其投资冲动带来的资本扩张效应丝毫不亚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积累水平已远高于均衡积累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化,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高于东西部地区。因此,有效增加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会打破中部地区发展瓶颈,改善发展环境,还可以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使要素资源在更大的地域平台上流动,创造更高的价值,更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同时,西部省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西部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是否产生σ趋同以及β趋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省市间经济差距从1978-2008年一直呈现出不确定的态势。结合西部省市的现实状况,国家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省区的投资力度,加强东西部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的自由流动,加大对西部省区的人口控制,西部各省市区应该根据本省区具体条件,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本地区经济结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岩 《中国市场》2012,(22):39-42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来解释我国不断扩大的地域收入差距,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5年的收入差异进行了静态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差别,但改革开放以后人力资本的作用显著提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弹性在1996年以后超过了人均资本存量弹性。指出要缩小我国的地区收入差异应该重视三个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增加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3.
《光彩》2000,(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日前提出了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 ,包括增加中长期贷款 ,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戴相龙说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 ,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调整银行信贷结构 ,促进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机。他表示 ,配合国家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政策 ,人民银行将积极督促商业银行认购国债并适时发放相应的配套贷款 ;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券 ,增加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建设贷款 ,适当…  相似文献   

14.
<正>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依靠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也要靠东部地区的带动和支持,其结果必将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发展科技和教育,其结果必将带动西部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家物资储备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也必将为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此,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要认真履行国家物资储备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责,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为西部大开发作好服务的同时促进国家物资储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童商 《中国市场》2000,(5):32-32
<正> 我国是一个市场容量和潜力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正等待人们去开拓。一、经济发展潜力大。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约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国家重点扶贫县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经济和人口的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西部具有中长期效应,必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由于历史传统、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目前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是明显的。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不断扩大。199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9522元,中部地区为  相似文献   

16.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能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建设,使得其与东部地区处于同等的硬件环境水平,就可以使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状态,本文以2008《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地区投资吸引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能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建设,使得其与东部地区处于同等的硬件环境水平,就可以使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状态,本文以2008《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地区投资吸引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江川  张涛 《现代商业》2008,21(12):133-135
从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第一张符合标准意义的信用卡开始,我国信用卡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信用卡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消费习惯等方面与东部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对落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地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提出如何在西部地区进行信用卡市场细分和组合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而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