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汉英词汇的异同阐述了汉语基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对英语的词汇教学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民情风俗、心理以及文学积淀的差异,赋予英、汉语中植物词汇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了解与掌握植物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异是达到"真实"翻译所必备的条件。本文通过对英语汉语植物词汇的差异比较,提出了三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中英语言中的不对等对等词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它们对翻译的重大影响,并介绍如何利用当代的翻译理论及其翻译技巧,如音译、直译、意译等处理一些汉英翻译中看似不可译的英汉中词汇不对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严立 《魅力中国》2011,(15):36-36
经贸英语是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交际语言,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文体特点,在中英文两种语言问起桥梁作用的是经贸汉英翻译。而经贸英语与经贸汉语在表达上寿些许差异。因此,在进行经贸汉英翻译前,需要了解经贸英语自身的语言表达规律和文体特点,灵活处理,本文就是试图从经贸英语的文体特点、经贸英语与经贸汉语的表达差异两个方面来浅析经贸汉英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汉英文化内涵词的翻译可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释法、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法、功能对等译法、文化对等译法等。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商务领域也不例外。当跨国交流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商务汉语和商务英语作为国家之间交流的工具,就会使得汉英翻译成为了交流的关键。本文着重讨论概念隐喻在商务领域中的汉英翻译传递信息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英语体现着其特有的文体特征、语言词汇、语法现象,且往往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着。因此,新闻翻译除符合一般翻译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新闻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这些基础和前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将会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新闻翻译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蕾 《黑河学刊》2012,(5):18+95-18,95
公示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场合的语体,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特点。由于公示语自身的特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公示语上就得到尤为明显的体现。这种文化差异也对汉英公示语的翻译造成了很大障碍。很多汉英公示语翻译中的错误就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为了帮助译者避免此类错误,对英汉公示语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同国家在历史以及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其同一动物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就英语和汉语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简要阐述了英汉动物词汇的几种常见翻译方法,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婷 《新西部(上)》2010,(5):113-113,110
本文以汉英误译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诺德的误译类型为框架,通过分类分析汉英译本翻译中的错误,发现误译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思维方式的差异,译者社会文化能力的欠缺以及翻译策略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1.
黄兰 《黑河学刊》2009,(7):82-83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作用。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写作体现的不仅是写作者的英语句法和词汇能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写作者的英语的社会语用能力。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行对比。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才能在写作中的语篇层面,自觉地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理思路,达到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当前各区域经济内部也加快一体化建设,对外交往日趋平凡,区域经济内各地公示语汉英翻译统一规范的矛盾也日渐显现。武汉城市圈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各公共场所的公示用语进行了搜集整理,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翻译理论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以分析汉英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为出发点,以英国翻译学家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汉英公示语的四种交际翻译策略即简洁、语境、文化、借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定位了研究目的和对象:汉语中来自佛教的词汇。然后对这些佛源词语作了两个方面的分类,一是从翻译方式,介绍佛源词语的来源。二是从分布情况,介绍佛源词语的去处。之后,对佛源词语对汉语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简要的纵横提示。力图可以在梳理的过程中,揭示佛源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及其特点以及佛教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语篇角度探索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指出翻译中的“语篇观”的重要性。“等效原则”的指导意义,使其更好的指导语际间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际这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等因素的差异则赋予颜色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了汉英颜色词的内涵,并阐释了功能理论在颜色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本文撷取一点,通过对主人公贾宝玉服饰的扬、霍译版本的对比研究,探讨如何适度处理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减少翻译中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汉语借词的研究,分析了其在中国英语不同概念中的表达,进而分析了汉语借词对中国英语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认为,音译词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和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等词汇上;而译借词主要集中表达了有关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改革方面出现的词汇。中国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应用还有利于中西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习语,作为一种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点,正因如此,汉英习语翻译中便存在语义的不对应性.本文试图阐述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20.
陈婔  王燕 《新西部(上)》2009,(6):106-106,105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英汉词汇的语义和内涵,对比汉英词汇的四大基本特征,认为由于目的语和母语国家文化背景不同。词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会表现出特定的文化意义或者蕴涵。研究汉英词汇可以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