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家乐福和沃尔玛定价策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乐福和沃尔玛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销售额逐年上升,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通过对两个超市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两家超市在中国的成功与其高超的定价策略密不可分。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家乐福和沃尔玛巧妙定价策略的相同点,即心理定价策略;然后重点论述两家超市各自独特的定价策略:家乐福定价的基本理念是“低中取低,高中超高”,即所谓“高低价”策略;而沃尔玛定价的基本理念则不仅仅是制定较低的商品价格,更重要的是为顾客提供超值的商品和服务,即所谓“天天平价”策略。接下来本文揭示了家乐福和沃尔玛定价的幕后策略,主要是压低采购成本,为其制定较低的价格奠定基础:家乐福采取的策略是收取高额入场费,向供应商要利润,而沃尔玛主要是供货直通,优化供应链。最后是本文的结论:要制定合理而巧妙的价格策略,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且要符合企业所在地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 沃尔玛的物流工厂 上世纪90年代,沃尔玛提出了新的零售业配送理论,开创了零售业工业化运作的新阶段,即通过集中管理配送中心向各商场提供货源。其独特的配送体系,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加速了存货周转,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沃尔玛在美国本土已建立62个配送中心,整个公司销售商品的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其竞争对手只有约  相似文献   

3.
扩张风格:激进VS保守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沃尔玛则于1996年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店。然而,家乐福开店的速度却比沃尔玛快,门店的覆盖面也比沃尔玛大。两个企业选择的扩张路线也有着较大差异:家乐福将总部选择在上海,并以此为中心,迅速向全国辐射;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后,选择深  相似文献   

4.
与国际零售商状元——沃尔玛、榜眼——家乐福采取的国际化快速扩张、抢占中国市场的策略不同,位居“探花”,来自英国的TESCO并没有急于一时进入中国市场跑马圈地。2004年,姗姗来迟的TESCO以曲线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零售市场,比沃尔玛、家乐福晚了近10年,在这期间,沃尔玛已经在中国55个城市开设了104家商场;而家乐福也已在中国的38个城市开店超过了100家。  相似文献   

5.
扩张风格:激进VS保守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沃尔玛则于1996年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店。然而,家乐福开店的速度却比沃尔玛快,门店的覆盖面也比沃尔玛大。两个企业选择的扩张路线也有着较大差异:家乐福将总部选择在上海,并以此为中心,迅速向全国辐射;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后,选择深圳作为落脚点,然后逐步向全国伸展。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沃尔玛将扩张版图一直谨慎地集中在深圳、厦门、东莞等华南城市。显然,家乐福采取的是迅速进入策略,即先尽可能快的占领主流消费市场,然后边运营边调整。总部选择上海有利于全国市场的战略展开,是最容易…  相似文献   

6.
《北京商业》2007,(2):39-40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已成功收购BounteousCompanyLtd.(BCL)公司35%股权,BCL公司在中国运营“好又多”(Trust-Mart)超市。通过收购“好又多”,沃尔玛也一举超越竞争对手家乐福,成为在中国最大的外资大型连锁超市运营商。目前“好又多”和沃尔玛在华的购物商场分别为101家和68家。  相似文献   

7.
“学习沃尔玛的规范,学习家乐福的灵活,学习伊藤洋华堂的精细,然后我们会在学习和竞争中成长。”  相似文献   

8.
刘莹娟 《商场现代化》2007,(8S):177-178
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个“外来和尚”,狭路相逢于中国这个世界级的零售市场,开始了一个两个零售巨头之间的世界级竞争。不知是为了潜心修炼还是本性谦逊,沃尔玛和家乐福在以往的全球布局上都尽量避免着直接冲突。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8,(3):26-27
事件: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但生效前夕,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卷入“劳工门”事件。继沃尔玛、华为、泸州老窖等传出变相裁员消息后,世界第二大零售卖场品牌家乐福也在华遭遇退工质疑。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家乐福全国4万多名员工,除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之外,不论工龄长短、合同是否到期,均被要求在去年12月28日之前与公司重新签订为期两年的新合同。家乐福宣称此次与员工重订劳动合同并非规避新法,而是为“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华仔 《现代商贸工业》2004,16(10):31-33
海尔集团张瑞敏曾说过一句震惊世人的话:海尔的最大对手不是跨国制造企业,而是像“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商业巨头。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零售商业未充分开放之前,制造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市场的地位,零售商业处于被制造企业整合的地位。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今年年底零售商业将全面开放,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超级终端的出现,传统的零售商业被制造  相似文献   

11.
沃尔玛溃退了,家乐福也倍感压力,德国的折扣超市已开进了巴黎。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德国折扣超市“简单”的商业模式,注定要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2.
王蓁 《大经贸》2005,(11):70-72
一个巨头VS 另一个巨头,沃尔玛与家乐福尺长寸短,各有千秋。无论成功与否,并购行为都不是简简单单把对方吃掉,而是系统资源的完美整合。然而,当零售寡头由此诞生时,所有的消费者、零售商及供货商也许都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尽管家乐福在全球市场的规模远远不及沃尔玛,但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而稳健发展的沃尔玛的核心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胜券在谁手?由于市场对世界头号零售商沃尔玛计划收购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法国家乐福的推测再起,家乐福股价上周大幅走高。据报道,沃尔玛2003财政年度(截至2004年1月31日)的销售额为2563亿美元,是家乐福同期销售额790亿欧元的大约2.5倍,但沃尔玛目前的市值却高达约2630亿美元,是家乐福310亿欧元市值的差不多7倍,这一推测凸现了家乐福目前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李国宁  汪滢 《商场现代化》2007,(13):104-105
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为代表的“海外军团”,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引起中国连锁零售业一片震动。10年过去了,沃尔玛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与竞争,还有现身说法的经验和启示。中国连锁零售业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业巨头的冲击,不再是担心和不安,更多的是以积极竞争姿态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营策略应对,他们扬长避短,致力于在竞争中发展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可以说,沃尔玛等国际“恐龙”的到来激活了中国连锁零售业这头“睡狮”,中外零售业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出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电子商务能够成为21世纪的商务工具,它将像杠杆一样撬起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将成为这个杠杆的支点。 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网站可谓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先锋,然而它也隐隐感到一个强有力对手的存在: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开始涉足网上销售,虽然沃尔玛只把它的网站当作信息浏览的窗口,并未大规模开展网上销售,但亚玛逊已看到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沃尔玛拥有遍布全球的由卫星通讯联起的商品配送体系。尽管沃尔玛网上业务开展的时间比亚玛逊晚了3年,然而沃尔玛网上商店的送货时间却比亚玛逊早了许多。亚玛逊一旦意识到这个对手的可怕,立刻奋起直追,一改以零库存著称的商业作风,开始兴建大规模的贮物仓库,并在全球分设配送中心,用物流体系的完善来为自己的网上销售锦上添花。 正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才使人们更加意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才被提上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韩国:民众有奖举报,法规监管到位 韩国自1996年对外开放零售市场以后,法国家乐福和美国沃尔玛就率先进入韩国市场,开设了多家卖场。但在随后的经营中,家乐福没有入乡随俗,仍旧坚持其向商品供应商收取不合理费用的“国际惯例”,结果遭到韩国上至政府监管部门,下至供货商和普通消费者或明或暗的各种抵制。  相似文献   

17.
3年前,家乐福在世界零售商排名榜仅列第6位,但3年后,它一跃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善变”和“创新”是它的两张王牌。家乐福在不少国家的消费者中耳熟能详,但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1959年,富尼耶和德富雷家族成立了家乐福公司。次年,在法国开设了第一家超市。1970年,家乐福股票在巴黎上市。后由于法国政府对在本土开设超市限制较多,在本土扩张不尽如意,于是在1973年,家乐福走出法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设了第一家国外超市。1981年,家乐福推出“通行证”,即会员制。1984年,家乐福开始进入金融服务业。1995年,家乐福进军中国市…  相似文献   

18.
在华经营20年后,2014年法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家乐福第一次将其旗下的“Easy Car-refour”便利店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对于国内顾客“Easy Car-refour”还是个陌生的品牌,相信不久后,它也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因为家乐福的目标是将它开到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社区。  相似文献   

19.
远见·阅读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6):126-126
查尔斯·汉迪说:“今后,我们将不再‘寻找工作’,而是要‘寻找雇主’。”雇主品牌已经成为了战略性人力资源思维的前沿领域,如何吸引、招募并留住员工全身心投入是众多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田刚 《WTO经济导刊》2008,(12):68-69
麦当劳、沃尔玛等企业的“劳工门”事件曾被炒得沸沸扬扬;全球第二大零售卖场家乐福前不久也身陷“辞职门”风波。2008年1月1日启动的新《劳动合同法》是否已经成为解决劳工关系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