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台湾《联合报》7月25日】人民币升值有助大陆企业国际化、带动内需经济成长、舒缓各国不满情绪。大陆日前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及汇率水准,将原先钉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并宣告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升至8.11人民币,升幅约2%,至于波动幅度在上下0.3%以内,并将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从产生背景、发展和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NDF市场,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及在汇率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人民币NDF市场发展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金融开放元年,人民币呈现加速升值态势。尽管5月1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币的汇率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是,在汇率改革的关头,面对来自美国等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似乎远非市场供求那样简单,在很大程度上更体现了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权力对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增强汇率弹性又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微观角度,重点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后对银行、企业等涉汇主体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日前发表谈话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该新闻发言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期,日美联手导演了一场激烈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大有胁迫人民币升值之势,且余波未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和研判,主导观点认为近期内人民币没有升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政府领导人也多次表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旨在说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视点     
温家宝: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策,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来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征征 《北方经济》2006,(10):46-47
1994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和政策决策层的热切关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作出四点安排: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意昧着从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在汇率制度方面结束了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开始走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会有更大幅度的升值。消除升值预期将是长期而且更为艰巨的工作。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直接相关的,人民币升值对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疑是人民币汇率调整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1998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影响的结构路径。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的影响路径呈现出滞后或者即期的联动特征,各国传导路径有所差异;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单向影响作用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传导以直接效应为主、间接效应为辅的方式进行;国家之间汇率双向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方向有较大异质性;除印度尼西亚外,人民币汇率对目标国家汇率传导的总效应值为正,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波动与东盟主要国家汇率具有同向联动现象,这种汇率联动性特征可能是参考货币篮子中高比例美元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存在协整基础,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汇率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外部冲击通过贸易收支、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影响汇率,进而影响一国的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利率、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文章通过汇率影响路径的研究,构建了一个金融稳定问题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In 2014, the amount of 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 had reached RMB7.6tn. 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China's macroeconomy.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ramework that includes monetary supply and demand was crea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 on China's domestic interest rate, asset price an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t is found that RMB settlement in different BOP items leads to very different effects on China's real economy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we provide a framework of the policy priorities fo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the 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 item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Meanwhile, to support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xchange rate reforms should be adopted as a priority and a prudent attitude maintained regarding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2.
梅建予  陈华 《南方经济》2017,36(4):1-18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袁鲲  杨晔 《改革与战略》2010,26(6):88-90,110
中国黄金市场已高度市场化与国际化,在按人民币即期汇率调整后,境内外黄金市场现货价格之间已没有明显的升贴水。基于黄金期货之间的隐含远期汇率与离岸人民币NDF市场远期汇率到期前的不一致性与临近到期日的一致性,运用黄金期货构建替代性的远期外汇头寸,为投资者提供了现行管制环境下实现外汇投资、跨市场套利以及对真实外汇敞口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构建两个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TARCH模型和篮子货币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出了人民币汇率交易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偏低和人民币汇率依旧是钉住美元进行调节的两个结论。据此,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应该是减少对外汇市场交易的干预和参照篮子货币调节汇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一个扩展的古诺模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仍持续增长这一谜题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模式和出口结构特征,描述了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角色,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其次,对Dornbusch采用的古诺模型进行拓展,引入贸易模式变量,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产业市场结构、本国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贸易模式是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期以来,美国以我国保持较长时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为由,强烈要求人民币汇率(RMB/^,下同)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只会使得投机者加剧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形成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投机。长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能刺激用来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相关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视角,通过建立E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水平变化和波动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对资源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的汇率波动效应进行细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波动FDI增长绩效存在着显著的跨时差异、结构差异与规模差异。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增强和国内要素投入品价格回归,会抑制资源导向型FDI的流入和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是考察汇率形成机制是否灵活与合理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近似熵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汇改使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下降,而人民币对美元间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在增加。同时,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强度越大,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就越低。经验表明,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的实施是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尧成 《南方经济》2010,28(9):29-39
为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本文应用当前新开放经济学主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两国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粘性的价格调整方式,模拟了在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货币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下汇率的波动,进而用来拟合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结果表明相对于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拟合比较好,这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解释和预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合理途径,也给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逐渐加大。2011年6月28日至2012年12月24日间汇率波动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这说明人民币不同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程度加强,境内外市场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