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西沐 《中国拍卖》2011,(11):21-27
从当下中国画坛发展的基本态势来看.水墨人物画的探索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的取向:一是传统的水墨人物写意绘画,讲究用笔、用墨的传统意蕴与造型的写意神韵.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重要的传承形式;二是笔墨与造型关系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杨素懿 《商业文化》2016,(28):84-89
作为一名研习中国画的学生,在河南大学求学期间对水墨人物画情有独钟。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到现在依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模式或者一个固定的体系来讲怎样去画中国画,对于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是否应该吸收西方异质文化仍是当今画坛争论的热点,中国画学习到底要不要植入素描的学习,一直备受争议。我们画画究竟为什么?为什么画人物画?如果离开这个基点,谈笔墨、谈写意、  相似文献   

3.
孙政 《商》2014,(48):91-91
著名戏曲艺术家裴艳玲一生与戏曲结缘,人生如戏处戏如人生。她以女儿之身演绎出男儿的刚强、血与肉、悲与欢,用个性魅力尽情挥洒出戏曲的炫彩,用坚韧和信念振翅云霄,用嘹亮的嗓音、如水的行腔和娴熟的动作抒写其梨园的灵魂与生命。此外,她不屈逆境。敢为天下先;不求功名利禄,但求艺无止境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汲古斋"北号采访,欣然看到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我从心里感到了:惊、绝、妙、叹……看画,学画六十载,这样的感觉真的还是第一次。我在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前流连忘返,仰慕、学习、惊叹……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应该说是中国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的一绝!他能吸引观画者的目光,他能留住观画者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在"汲古斋"北号采访,欣然看到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我从心里感到了:惊、绝、妙、叹……看画,学画六十载,这样的感觉真的还是第一次.我在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前流连忘返,仰慕、学习、惊叹…… 李文培先生的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应该说是中国水墨舞台戏剧人物画的一绝!他能吸引观画者的目光,他能留住观画者的脚步,他能震憾观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戏曲电影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电影类型,内地的黄梅戏电影极具艺术价值,是黄梅戏电影发展的辉煌时期,展现了黄梅戏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人物塑造、空间置景和唱腔等方面分析内地黄梅戏电影的创作风格,希望能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管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家最终要表现的还是绘画语言本身。周京新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探索中国画造型语言,他要追求的正是绘画语言本身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8.
王彦萍作品     
王彦萍 《中国拍卖》2014,(11):58-61
专家评语 王彦萍在师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著名教授卢沉攻读研究生期间已经在美术界产生了影响,取得硕士学位以后.影响越来越大。我参与策划的”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3)、“张力的实验展”(1994)、”世纪之门”展(1999)“墨缘100”展(2007)都曾邀请她参加了展览。她不断应邀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性画展.画风在前后一贯中不断变换新机。、她画水墨和彩墨画,这在中国不是材质问题,而是中国独特的文人书画传统向现、当代艺术转型的大问题,从这个大的文化脉络来看,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2,(11):28-30
中国书画专场 张大千《荷花图》领衔 中国书画专场包括黄宾虹先生的"山水册页".张大千水墨"荷花图",陆俨少"山水人物图",林风眠"仕女人物图".罗牧“山水人物图”及近现代名家作品等。张大千《荷花图》,作品兼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于一身,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是创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作,并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  相似文献   

10.
夏青 《中国拍卖》2012,(11):36-41
在《抽象绘画系列(上)》一文中.笔者已经就抽象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抽象绘画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存在意义与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下文中以抽象水墨为切入点,以刘国松、谷文达和张羽为研究个案.尝试就抽象水墨在艺术市场中的整体表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海妙 《致富时代》2010,(4):187-187
中国古代水墨画兴起于唐,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在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水墨画巨匠。水墨画不仅取代了青绿山水在唐宋时期的重心地位,而且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使中国绘画走向以水墨为正宗,形成了今天人们对于中国画的一种普遍认识。可以说,水墨取代青绿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最终宿命,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倾心于黑白墨韵,用这种素洁淡雅的色彩样式来描绘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其主观意向性的一种必然选择。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要选择用这种“文人画”色彩样式?为什么说中国绘画色彩的最终宿命就是这种“黑白之韵”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到中国古代水墨画所蕴含的哲学基础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12.
《商场现代化》2012,(36):28-31
<正>两会开幕前夕,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四层里悬挂出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巨幅山水画。画面取材于隆冬时节白雪皑皑的长白山,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画中的雪景,巧妙地运用了水墨的浓淡变化,张弛有度,意境悠远,将冬季的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简洁明了,但层次感极强。放眼看去,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近处的树木被皑皑白雪覆盖,远处也是银装素裹,琼楼玉宇般的连绵群山,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而那凝霜挂雪的挺拔苍松、穿山而过的高速列车、出  相似文献   

13.
权益 《商》2012,(8):177-178
在我国古代,绘画被称作"丹青",可见源初的中国画就是一个以线造型的色彩世界。重彩画是中国画发端最早,又成熟最早的画种,是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彩"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黄帝染衣裳、虞舜画衣冠、五彩彰施,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兴盛于汉唐。周朝时,古人将基本的颜色定为五种:青、赤、黄、白、黑,恰好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特征相似——人有五官,五指,五脏,等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4)
本文以中国画与陶瓷绘画为研究对象,结合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通过中国画在构图、线条、施彩方面对陶瓷绘画产生的影响,研究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共通点,通过这些研究结果使大家深入的了解中国陶瓷绘画。  相似文献   

15.
<正>国画即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鉴赏知识:  相似文献   

16.
《致富时代》2011,(10):55
人的心情能不能画出来?答案是:能!而且,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状态下,画出来的"心情"还会不一样。在重庆就有人开了一家"异人画廊",专门教人画"心情"。所谓画心情,就是让没有绘画基础的人通过画笔画出表达自己喜怒  相似文献   

17.
眼前的杨蓉身材娇小,说话轻声细语,总让人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然而就是这么个小姑娘,敢一个人从上海开车到北京;她的大眼睛满含笑意,演的反派角色却能让人咬牙切齿。从《少年包青天3》里可爱的"小风筝"到《宫锁珠帘》里心机重重的谦贵人,十几年的戏路历程,她与戏中人物一起蜕变成长。她说:"我是演员,这是我的职业,我只想做好眼前的事。"  相似文献   

18.
娄月 《创业家》2014,(9):90-90
正放弃艺考画室推广生意的画友,正致力打造移动端绘画艺术品交易平台仅从画友的名字,你就可能已经猜到,这是一款有关绘画人群的垂直移动应用。打开画友App,界面按时间顺序显示用户发布的画作,每幅画作下面有"赞"、"打分"、"评论"三项功能。通过搜索,用户可以寻找到附近、同校以及同画室的画友。画友创始人梁以赠,毕业于中国美术学  相似文献   

19.
艺海拾贝     
曹汉军先生系江苏南通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江苏南通东州画院名誉院长。擅长画山水与人物、花鸟。自幼酷爱绘画,1980年进修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受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悟性和造诣,是我国绘画艺术界的新秀。  相似文献   

20.
钱晓征 《市场周刊》2010,(11):98-113
姚媛以一系列的作品,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习惯。对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这种传统的分类,姚媛不以为然,她所作的,正是打破山水与花鸟与人物等画种之间自古以来的彼此隔离,用自己的探索,拓展中国画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