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各地建设的公租房相继投入使用,武汉、郑州等城市却出现公租房申请遇冷现象。公租房遇冷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还将制约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造成公租房遇冷除了租金高、门槛高等的表面原因外,内在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中过度引入市场机制等。今后,应通过加强对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的研究、降低申请者入住公租房的成本等措施来解决公租房遇冷问题,确保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首批公租房遇冷2011年全国新开工建设227万套公租房。然而,当各地首批公租房建成配租之时,却普遍遭遇"热建不热销"的尴尬冷场。据当地媒体报道,上海市徐汇华泾地区的馨宁公寓、杨浦新江湾地区的尚景园,是上海首批面向社会供应的市筹公租房项目,均为全装修房。屋内卧室及客厅铺有复合木地板,全套橱柜、卫浴设备,沙发、餐桌椅等家具齐备,每户  相似文献   

3.
近期,上海、郑州、武汉、海口等多个地方保障房分配相继遇冷,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保障房建设与分配的过程中,一边是广大中低收入者迫切期待解决住房难问题,一边却是政府提供的经适房、公租房"没人买"、"乏人租"的现象。需尽快进行保障房建设与分配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地方     
正北京:居民购房须持二代身份证今后,北京户籍居民购房和办理房产证时,须上交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房屋登记部门将用身份证阅读器核验购房人相关信息。市住建委发布通知,要求落实住房限购政策,加强房屋登记管理。武汉:保障房计划将增加公租房减少经适房武汉市房管局保障处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武汉住房保障体系将按照国家的要求,由产权式保障为主向产权式和租赁式保障并重转化,经适房项目会逐渐减少,租赁式的公租房、廉租房比例会增加,而公租房将是未来保障房计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国民"居者有其屋",合理的住房保障供应就应该基于人的现实住房需要兼顾未来的住房需求。本文从"三元到四维"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住房困难的居民规模大、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供应主体单一、分配不公现象严重、住房管理困难、住房保障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保障重点应该放在第一元群体上,保障方式应主要通过以公租房为主的租赁方式实现;鉴于我国公租房制度并未完善,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研究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略对于合理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城市化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财政力量不足的情况,各国政府大多采取BOT模式建设公租房.围绕BOT模式下公租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租金定价机制,对国内外情况进行了比较,发达国家大多采取依据承租者收入水平制定租金,而国内目前采取市场价一定比例的做法比较流行.研究认为国内定价方式虽然有助于保障公租房项目企业的利益,减少财政补贴,但过高的租金加重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房租负担,造成公租房闲置等问题.应该充分考虑项目企业、租户和政府三方利益的平衡,建立最合理的公租房定机制,保障公租房政策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租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当前公租房项目收益率过低,企业和政府都缺乏投资动力。本文以上海为例,分别模拟在租金不变和租金每三年调整一次的情况下,不同区位公租房项目所能支付的最高土地价格以及政府土地让利问题,并从保障公租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住房问题源于消费者支付能力的不足,因此财政补贴是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基本内容。与廉租房和经适房相比,公租房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种住房保障方式。中国城镇租金市场化的公租房供给不能发挥住房保障的职能,其继续存在只能降低住宅市场和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公租房租金市场化的实质是继续和维护现行的劣质土地财政。中国必须将公租房租金确定在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水平上,排除城市地租的干扰,才能扩大公租房的覆盖面,有效解决中国城镇的住房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雅玲 《中国市场》2014,(7):118-120
公租房能够解决城镇中"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但其建设中也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让公租房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分析国外公租房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解析我国公租房建设中的现有资金来源,结合实际提出应用PPP模式解决公租房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我国传统住房保障政策和对比研究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及公共租赁房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公平性问题。指出在政策覆盖面、保障对象和补贴方式等方面,公租房的公平性,由此笔者指出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体系必将从传统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限价房逐步演变为以公租房为主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要城市公租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公共租赁房建设正式启动至今,全国各地不管是从政策制定与实施、建设规模与进度上都加速前进。然而在具体实践当中,公租房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与以往保障房同样面临的艰巨考验便是准入标准、退出机制的建立,在新的保障政策之上,如何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将对公租房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租房在解决我国中等偏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公租房房源数量的不足、资金匮乏等问题,使公租房建设的发展颇不顺利。当前大量小产权房闲置,可以考虑将小产权房"公租化","以租代建",建立集体公租房制度,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公租房不断扩大的需求,是现实的公租房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商》2012,(3):11-11
最近,陆续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允许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租房。表面来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平等的,只要它们有自己的土地就可以建设公租房。但事实是,拥有土地的大多是国企,而各地往往规定,这些企业可优先用于解决其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优先"又变成"唯一",即公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小兵  王梓 《中国市场》2012,(42):38-47
公租房是我国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要补充,在解决住房难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公租房建设蕴藏着巨大的资金瓶颈风险。论文立足于公租房融资渠道的视角,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公租房建设融资渠道——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REITs),旨在化解这一融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模式,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公租房融资困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REITs的可行性,推测出REITs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上的财政负担。构建公租房REITs的运行模式,同时指出公租房REITs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力 《商业时代》2012,(3):102-103
本文从解析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角色和住房保障困境出发,指出住房制度改革中政府角色的出位与缺位,是造成这一深刻社会问题的根源。同时,通过对重庆公租房建设的特点和模式的比较分析,明确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两会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此文提炼两会中有关房地产的关键词,看未来房地发展路在何方。"两会"关键词一:"稳定"目前房地产市场增长表现力不从心下,两会要求"稳定住房消费","稳定"是政府预将房地产消费维持在一个适度的空间内,避免盲目投资或爆破式增长,并预防持续下降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两会"关键词二:"保障房"针对市场库存量大的问题,"两会"以保障房为着手点,提出"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在  相似文献   

17.
公租房新型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租房是政府为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而推出并实行的一项民生政策;随着公租房的大量入住,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社区需求得到满足和社区秩序的优化都直接影响了社会群体对公租房这项政策的满意程度。公租房较传统的城市社区有其特殊处,从公租房社区的居民和居委会这两个视角来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居民对公租房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并且社区居民有着较大的流动性。这就使得居民从心理上没将自己融入社区,没有归属感。其次,社区居民由具有不同背景、职业和收入的人群组成,导致居委会在实行传统的社区治理时存在难题。结合对公租房社区性质的分析,借鉴其他社区治理的经验,对此类社区探讨了一种新的治理机制:政府主导治理、专门组织服务、居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新建廉租房160多万套,公租房近220万套。其中,新建公租房套数是2010年的6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与其它保障性住房相比,公租房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本地中低收入家庭,还将惠及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夹心层"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新鲜血液,公租房是适应这些人群居住的主要保障住房。我国当前公租房建设刚刚起步,制度体系尚不完善,面临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目前公租房建设与管  相似文献   

19.
事件     
《信息与经营》2013,(4):32-33
唐家岭198O套回迁房变公租房城乡一体化改造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土井村建设了村民回迁安置房。如今,政府将从村民手中趸租多余的1980套回迁房,再按公租房标准装修,作为公租房面向保障家庭和周边园区企业员工配租。  相似文献   

20.
《商》2012,(3):12-12
在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上,呈现出不断缩水的趋势。从"60平方米以下"到"以40平方米为主",如今,建筑面积不到34平方米的公租房设计图又闪亮登场。最小的户型建筑面积不到34平方米,使用面积则不到23平方米,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却一应俱全,并相对独立。日前,全国公租房优秀设计方案在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