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然人破产在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现行法律只允许商法人破产,不承认商自然人破产,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虽出现了自然人破产条款,但仅限于商自然人,其弊端尤为明显.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中国目前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翠婷 《经济师》2014,(2):68-70
自然人破产制度是破产制度的开端,它始终贯穿于整个破产法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准予自然人破产。为了实现法律体系的完善和与国际接轨,我国必须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人破产制度,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立法上宜采用一般破产主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该法包括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企业和自然人破产的相同规定;分则分别为企业和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特有制度,后者如自由财产制度、破产免责制度、人格破产和复权制度。同时,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如自然人财产管理制度,以助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破产能力(R onrw rsfuh igke it)的概念来源于德国的破产法理论,是指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具有的法律上为破产程序之进行的资格。破产法建立的初衷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然人破产,其面向的对象是自然人。自然人破产是破产制度的基础和起点,并自此发展出其他主体诸如遗产破产等的破产制度。我国破产法草案规定,具有破产能力的惟一主体是企业法人。目前,学术界对赋予遗产破产能力的讨论随着对自然人破产的倡导而日渐升温,只是囿于传统观念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尚未能达成共识。一、遗产破产能力的特点1.遗产破产的主体是遗产。在这里,遗产可以被认…  相似文献   

4.
高杨 《现代经济信息》2011,(14):219-220
自然人破产是现代破产制度的起源,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但对于自然人破产能力的问题,我国当前立法仍采取保守态度,这样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破产法的历史渊源与基础理论入手,借鉴国外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在当前国情下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论述,为构建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自然人破产制度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浅谈个人破产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罗小丽 《经济论坛》2004,(8):110-111
个人破产即自然人破产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在破产法制史上,个人破产是破产法的起源,贯穿了破产法发展的全过程,法人破产不过是个人破产基础上的延伸。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也无论实行商人破产主义抑或一般人破产主义国家,自然人破产作为破产法调整对象之一始终在破产法中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6.
刘雅勤 《时代经贸》2011,(20):40-40
遗产破产是自然人破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各国破产法对此都有规定。承认自然人有破产能力,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遗产破产问题,但这一问题在中国相关法律中没有涉及,遗产破产的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2006年最新颁布的《企业破产法》并未赋予自然人以破产能力,然而现实生活的实例验证了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赋予自然人以破产能力符合破产法发展趋势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制度层面去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该项制度尽快在我国运行。  相似文献   

8.
吴振辉 《经济论坛》2004,(4):129-131
个人破产即自然人破产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破产制度。西方早期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破产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有个人破产后有公司破产,公司破产不过是个人破产的放大和延伸。反观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却始终将除企业法人以外的非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民事主体排斥在外。一部没有个人破产法内容的破产法不  相似文献   

9.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商人破产主义还是一般破产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是我国破产法重新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国目前物权法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普遍缺乏,实行一般破产主义的破产法制度时机不成熟。商自然人发展迅速,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会陷入债务困境,为保护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公平竞争,保护不同商主体债权人、债务为之利益,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在目前应取商人破产主义为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于2007年6月1目起施行,它的出台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序地发展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志着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与1986年12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旧破产法)相比,新法在立法形式与破产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与旧破产法存在重大差异,但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新法用破产管理人制度取代了清算组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破产法》引入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作为破产法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是破产程序中所有利益的焦点。而破产管理人选任问题是破产管理人制度的首要问题,关系到破产管理人能否公正、有效地行使职责。目前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通过分析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选任方式、选任时间、执业资格的确认等,以寻求完善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破产法》的试行和国家选择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以来 ,我国的破产企业迅速增加。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破产法律不完善 ,破产债权清偿制度不规范 ,破产企业债权人权益受损的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必须从贯彻社会保险新条例、修改《企业破产法》、改革破产债权清偿制度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破产原因是破产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对破产原因规定之宽严,不仅体现出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之平衡及保护倾向与力度,而且可能影响到失业人数与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境外主要国家的破产原因立法与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胡玲 《当代经济》2010,(13):22-24
1994年,中国开始起草新的<破产法>,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个人破产的立法制度仍未出台.这一法律始终未能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破产立法制度的适用范围问题.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农村问题.本文认为,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破产制度的适用对象应当排除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6.
鉴于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不利于企业摆脱困难,恢复生机,所以我国新破产法应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因。为防止个人利用破产恶意逃债,应该制定相应的时候监督制度,更好的发挥破产的价值功能。立法上设立破产制度目的是一方面是平等的满足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债务人提供了一次摆脱债务缠身的合法选择。  相似文献   

17.
破产原因是破产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对破产原因规定之宽严,不仅体现出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之平衡及保护倾向与力度,而且可能影响到失业人数与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境外主要国家的破产原因立法与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桂林 《时代经贸》2009,(12):28-28,25
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破产法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管理人在独立性、专业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新破产法的一大创新。但是,管理人制度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缺陷——主要集中在管理人的法律定位和管理,管理人的指定方式,管理人报酬,管理人的专业性和管理人行业协会的没立五个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管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广大读者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破产法中关于清算组的选任制度与现行的破产法立法理念不相符合,导致了侵害社会利益、债权人利益及破产企业职工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文章在研究和分析现行破产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破产清算组制度的缺陷,探讨在我国建立破产管理人以取代清算组,并引入政府公共办公室和私人管理人相结合的破产管理人双轨制度,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立法。  相似文献   

20.
刘伟光 《经济师》2008,(12):104-106
在企业破产拯救制度的发展史上,英国的破产法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当前所执行的企业破产拯救体系诞生于1986年《破产法》和2002年《企业法》。文章在详细讨论英国三种公司破产拯救程序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优点,这将有益于中国建立完善的公司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