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经过建国初期的大发展之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三化"改革及"属地化"改革,1999年以来地质工作经过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行业管理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壮大,但在改革认识、政策落实、资本市场建设、会计制度修订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在当前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发展过程中,影响地勘行业中长期发展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六大变化:经济转型深刻、产业升级艰辛、动力转换失速、去资源化启动、生态要素介入和税费改革方向。未来地勘行业发展应瞄准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充分认识资源安全战略,努力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规律。  相似文献   

2.
鉴于现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久未修改,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会计模式构建新地勘会计制度,亟待寻求合理取向.通过对地勘会计制度的历史回顾,从中吸取可借鉴的特点,并从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属事业单位)中得到一定启示.认为地勘单位从历史和现实考量,“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模式切合地勘单位实际,应是地勘会计制度修订的选取方向,并提出修订地勘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6]15号)颁布施行以来,对推动地勘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起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执行的时间跨度较长,已不能完全适应和解决地勘行业不断深化的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遇到的新问题。文章在对《地勘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以来的执行情况、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修订的相关建议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汇总分析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11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勘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对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地勘单位实行事、企分账会计核算运行体系.企业部分:地勘单位或地质行政事业单位所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各类多种经营企业已根据多种经营的性质执行相应行业会计制度,其会计核算已纳入正常轨道.事业部分:以地质勘查活动为主业又有多种经营业务的地勘单位,其会计核算还牌两难境地.根据目前财务现状,当务之急是事业部分应按照<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建议有关主管部门修订、补充现行会计制度,使事业部分会计核算民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5.
地勘行业按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从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地质工作结构、地勘队伍企业化等方面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变,初步形成了运转有序的地质工作市场体系。但由于行业本身的特点,改革进程中还存在没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运行尚不健全,地勘行业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存在差距。地勘行业应以中央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契机,尽快推动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加强地勘企业市场能力建设,创新制度政策,完善地质工作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地勘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去何从的地勘单位改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探明资源储量,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地质基础,为防治地质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做出贡献.文章从社会现状和市场经济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角度,审视了地勘单位"事改企"的可行之处和难点,并结合地勘行业的特点、市场的特点、资源的特点、地勘单位的现状,明确提出了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自1996年施行以来未作修改,随着地质工作管理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地勘单位性质和内部结构、会计法律制度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已非常必要。建议对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资本金制度,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调整会计报表体系、增减相关会计科目,同时建议废除"四三三"节余与收益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思考——我所经历和理解的地质工作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工作改革,在1998年以前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即进行地质队伍专业化改组,实行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对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地质工作体制改革主要进行了公益性地质工作改革、商业性地质工作改革和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今后的地质工作改革,应结合我国地勘体制和机制现状,并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解决好矿产普查的资金来源问题,充分利用现有地质技术力量和地质资料,维护原地勘单位职工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9.
题  目作者 期号页码 地质勘查经济 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体制张文驹 11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 罗在明 17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浙江地勘经济持续发展 鲍伟民 111当前地勘工作改革发展断想费 宣 116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 李连国等 118论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工作区别、联系及运行 刘星辉 12 1对商业性地质工作资产财务关系的探讨 叶 玲 12 5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改革要深化要务实———各省 (区、市 )地勘局长研讨会纪实本刊编辑部 2 1新形势下省地勘局应抓好的重点工作 杨正江 2 12开发利用多种资源 促进地勘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地勘行业必须加快地勘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重塑地质勘查的经济体制,加快地勘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得探矿权,勘查相关区域,取得勘查成果后卖出探矿权获利,是勘查企业矿权经营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在会计期末,按照会计制度关于资产确认标准的规定,确认勘查支出形成的资产,按项目逐项以有效勘查投入与相关探矿权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相关资产价值,体现了行业业务特点与会计制度的协调,能够解决勘查企业勘查成果的会计计量问题,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避免累积勘查风险,从而提高勘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勘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着各地勘单位账簿设置不尽相同、报表填写思路不明确等问题。建立地勘单位的事企分体运行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且有政策依据。由于目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只限于职能改革,即有事业性质又可从事生产经营。因此,事企分轨建行、分开核算,执行不同的财务政策只能是事业职能和企业职能分开;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开;事业拔款和企业收入分开,而不能将事业人员和企业人员分开。也不能要求地勘单位编制汇总会计报表。这样做,更适合目前地勘单位实际。  相似文献   

13.
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 ,在企业化经营过程中 ,潜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分别从会计核算法规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地勘单位法人及其二级实体代表、会计人员等方面 ,对地勘单位潜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风险防范、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指出了地勘单位潜亏的八种主要表现形式。对潜亏的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我国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包括三大内容①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地勘工作的微观基础;②培育和发展地质勘查市场;③明确国家对地勘工作的宏观管理.文章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 ,有国家地勘费基数扶持 ,国家承担离退休费用 ,持有地质成果 ,拥有地质找矿等技术 ,占有一定的市场和经营经验等优势 ,也存在着综合素质低 ,体制不顺 ,产业规模小而散 ,经营性资产比例低等劣势。针对上述优势和劣势 ,地勘单位应采取事企分离 ,主辅分离、抓大放小 ,整合资源 ,改善环境等措施以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地质勘探部门而言,探矿权是国家赋予探矿权人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特许权利,也是其所拥有的国家出资形成的特殊资产。财政部于1999年下发了《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和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对规范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历程的回顾以及对中央有关改革文件精神的深度解读,分析了改革陷入迷茫的原因,并提出了地勘单位企业化方向就是建立"地勘企业",而非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同时,指出地勘单位企业化是一个整体行为,不存在一部分转为企业、一部分保留事业的现象.企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等待社会保障体系和矿业权市场的两个完善.文章分析了当前地勘单位企业化面临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实现企业化路径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着政府投入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投入不够、总体规模小、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不完善等问题。完善我国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合理界定政府行为;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努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四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管理,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