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收入确认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简称"收入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  相似文献   

2.
刘锐君 《财会月刊》2008,(12):19-20
一、收入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具体明确了企业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特殊销售方式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问题。本文拟对收入确认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总的来讲会计准则与税法对于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是趋同的,两者在收入的确认上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因税法与会计准则的目的有所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主要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有些业务的会计处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中,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业务核算就如下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但该类业务涉及到增值税时,收入准则并未对其账务处理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6.
声音     
如果我们把生水烧开或用家庭净水器过滤一下,需要为此支付的电费等处理成本,可能占我们收入的1.8%。但如果我们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喝生水,由此生病就可能最少花费我们收入的3.05%。  相似文献   

7.
韩艳 《财会通讯》2021,(3):111-114
现阶段我国网络平台的行业界限还比较模糊,导致其打赏收入的会计及税务处理存在确认尺度不一、同类交易事项处理结果千差万别、适用税率差异较大甚或偷税漏税等操作混乱现象和突出问题,亟待在新收入准则和相关税法的规范导引下不断优化改进.鉴于此,文章从网络平台打赏及其会计税务处理依据探讨入手,在深入剖析其商业运作模式和经济实质的前提下,以YY娱乐和知乎平台为例,分别就其打赏收入分成的会计处理、自身纳税申报及代扣代缴义务履行进行了透彻剖析阐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采用"六步法"模型指导网络平台企业会计处理实务、政府财政部门加大新收入准则宣讲培训力度、税务机关强化网络平台税收征管并对超高收入主播课以重税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适  杨新 《财会月刊》2013,(12):100-101
本文首先对不征税收入的定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就不征税收入的财税政策规定及财税处理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企业在处理不征税收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蒋华秀 《财会通讯》2021,(3):107-110
售后回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销售模式,售后回购交易涉及到融资、租赁、销售等不同性质的经济实质.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基于收入确认的"控制权转移"模型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企业的售后回购交易制定了详细的会计处理规定.本文以售后回购交易实务案例基础,详细分析了新收入准则下售后回购交易的会计处理,以期为企业应用新收入会计准则进行售后回购交易会计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瞿旭 《会计之友》2006,(4A):23-24
基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作者根据特许经营制的特点,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处理的准则和制度,对我国特许经营制中收入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旅行社财务的特点,旅行社收入的形式和处理方法,同时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旅行社旅游收入确定的不同核算形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以下简称《准则指南》对收入与利得都给出了定义及举例:“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有所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步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流动资产价值的变动等。”从利得的定义看,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较为相近(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从其举例看,可能涉及所有权益、递延税款、营业外收入(支出),还可能涉及某些费用,它们是否全都可以计入利得呢?  相似文献   

13.
付锦 《河北企业》2012,(9):33-33
<正>确认收入的商品视同销售。《账务处理》12号准则、7号准则分别规定,对于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以商品偿还债务,以及用商品换入其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按照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本文就如何做好账务处理提出几点建议。一、确认收入的商品视同销售  相似文献   

14.
网络团购这种区别于传统销售模式的兴起让商户得到了巨大的有形无形收益,同时也让商户面临了与传统销售不同的风险.这些都将影响商户在网络团购中收入的会计处理,文章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商户网络团购收入的会计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企业销售商品收回货款的可能性不大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财政部2017年修订发布收入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要做收入确认.本文分析了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的依据:一是以商品控制权转移为标志确认收入;二是以经济实质为依据确认收入的实现,即以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现实和经济后果为依据确认收入;三是以谨慎性原则为依据列示期末应收債权的净值,即对收回货款可能性不大的销售事项在视同“很可能收回”的假设下确认收入和应收债权后,期末对应收债权进行评测,如果不能如期收回,企业再确认资产减值,计提“坏账准备”。并举例阐述了其账务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滕绍娟 《会计之友》2007,(9S):38-39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与基于相关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宽泛于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此种情况在账务处理时,需要在执行准则的基础上同时执行相关税法或者直接执行税法。  相似文献   

17.
袁润民 《当代会计》2021,(8):149-151
新收入准则实施后,融资成分销售财税差异处理比旧准则更加复杂,而增值税和所得税都不考虑融资成分.本文根据2017版新收入准则及其指南等监管规定,结合案例探讨了融资成分销售的财税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不征税收入有特定的内涵,其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于免税收入,在支出处理上有严格的规定。不征税收入不能弥补亏损,一般不能改变用途;其形成的支出不准在所得税前扣除,更不能加计扣除;极特殊情况下,不征税收入才能转化成征税收入,其形成的支出准许在所得税扣除。  相似文献   

19.
张春喜 《财会月刊》2014,(5):100-102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不征税收入有特定的内涵,其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于免税收入,在支出处理上有严格的规定。不征税收入不能弥补亏损,一般不能改变用途;其形成的支出不准在所得税前扣除,更不能加计扣除;极特殊情况下,不征税收入才能转化成征税收入,其形成的支出准许在所得税扣除。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会计处理上,由于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其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应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