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中国审计市场的相关数据,以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作为非审计业务规模的替代变量,研究非审计业务对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非审计业务规模与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绩效即审计收费、人均注册会计师业务收入与考虑了审计质量的综合绩效成正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四大”国内所中非审计业务规模对提升审计收费的作用更为明显,但在提升人均注册会计师业务收入与综合绩效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拓展非审计业务能够有效缓解审计业务市场过度竞争、收费偏低的状况.因此,应积极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的中国审计市场鱼龙混杂,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众多。好的品牌能否获得较高的审计收费?本文通过对2003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计量分析,发现即使在控制了事务所规模和竞争程度后,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仍然获得较高审计费用。本文认为,审计市场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显著的品牌溢价,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注重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审计费用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行业专长与品牌声誉的需求,并对2007~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不仅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品牌声誉溢价,而且支付了行业专长溢价。这一研究证实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品牌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但没有发现"四大"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说明我国的审计市场不仅需要品牌,而且需要行业专长,这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审计师行业专长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审计师行业专长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尚未形成明显的行业专长经营特征,需要通过培养审计师行业专长、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理念、扩大事务所整体规模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提升我国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扩大的动态过程,以2002~2008年没有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公司年度为样本,区分了两类新增上市公司审计业务(IPO业务、通过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获取的业务),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新增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的IPO业务量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而通过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获取的业务降低了非标意见数和审计收费,且两类新增业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IPO业务提高了审计质量,而通过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获取的业务降低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05年的上市公司相关资料,建立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从三年的多元回归的结果上,上市公司的审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上市公司所在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房地产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均为显著;风险因素、组织结构、审计意见类型、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均表现为不显著;ST企业、年报公布月份、是否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和其他行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2005~2009年5 93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审计收费和审计师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四大会计事务所和非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均有所提高,但四大与非四大的收费差距在缩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审计收费差距的缩小可能是国有企业趋于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06年1332家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审计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审计事务所的专业化水平对审计收费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专业化水平愈高,审计收费愈多;但从发展阶段来看,在高度专业化以前,专业化程度愈高,事务所的审计溢价收入愈多;而在专业化达到较高程度后,溢价收入消失。研究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分部报告数量、近三年是否亏损以及审计意见等因素均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的净利润额、应收账款额和年末存货额的影响不明显。希望该研究发现,能为审计事务所制定专业化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楠  李宜 《全国商情》2013,(10):49-50
本文分别从审计监管和审计收费制度的角度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认为事务所合并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整体提升,并藉此针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存在的.在我国,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应该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好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繁杂,内部审计人员既要揭示会计准则遵循状况又“揭错查弊”,这意味着审计责任范围的逐渐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内部审计风险的扩大,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主观原因,提出了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93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从调查对象的背景、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事务所实施环境审计的影响因素及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环境审计准则颁布模式与审计质量监督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普遍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业务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审计相关标准(准则)还不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技术和方法明显落后。据此,就发展我国环境审计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会计界和司法界主流观点认为注册会计师不是审计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当前法律规定也是如此,但是部分学者仍持不同观点。根据"自己责任"法律原则,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自己过错行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然而我国社会审计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位的,不适用"自己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而不是注册会计师对利害关系人承担审计侵权责任,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审计人员角色对我国绩效审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审计风暴”暴露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为此,我国的政府审计应转向绩效审计。美国是绩效审计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其政府审计人员履行诸多角色,包括查证所报告绩效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积极协助管理者建立和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利用现有的绩效计量方法对所审计部门进行评价完成验证工作等。借鉴美国经验,我国构建绩效审计应建立相关的绩效审计准则,转变管理层和审计人员的观念,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培训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和再教育更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高等教育虽然不断完善,但在审计人员培养和再教育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所以,需要提高对审计专业的重视程度,通过健全审计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等举措,为审计人员的培养和再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审计发展的过程,始终抓住其作为受托经济责任发展的实质,以图解的方式直观的反映出审计的发展方向——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合理性。公司治理导向审计是结合公司治理框架(包括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进行的外部审计,是对“行为”的审计。审计的发展印证了从“对行为的审计”到“对会计信息的审计”再到“行为的审计”的回归,即公司治理导向审计是审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呈现全行业、产业化联盟发展趋势,此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构建其商业模式支持体系。以“3-4-8”商业模式体系为基础,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四个构成单元进行分析,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商业模式。最后提出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与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与担保机构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盈余质量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过度的盈余管理会诱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并对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明确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我国审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分析视角,对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即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出建议:会计事务所应发展自身的“优势行业”,努力提高行业专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尽可能聘请具备一定行业专长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培育和引导市场参与者树立审计专长观念,通过政策引导我国会计事务所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审计师声誉、融资约束与融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际"四大"事务所为高职业声誉的代表,研究了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聘请较高职业声誉的审计事务所,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长期债务融资能力,且审计师职业声誉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