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县社队企业发展较快。一九八一年社队企业总产值3458万元,占农村三级经济总收入36.8%;今年第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多。去年社队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427.287万元,实现利润250万元,全县社队企业已发展到412个,职工1940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964万元,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支重要支柱,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社队企业的发展,为农村金融业务开辟了新的途径。一九八○年我行发放社队企业贷款759万元,比七九年增加1.3倍;一九八一年增加到895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发放235.8万元,  相似文献   

2.
概况浦北县地处桂南,辖属14个乡镇,耕地面积44万亩,农业人口59万。该县根据所处的山区型经济特点,采取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企业“四轮并转”发展乡镇企业。一九八七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18657个(含村、户、联办企业,下同),从业人数达78461人,分别比一九八二年增长44倍和2.8倍;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7792.64万元,  相似文献   

3.
一、农行统管国营农业企业流动资金工作的回顾我区各级农行自1984年6月底顺利完成接管国营农业企业流动资金工作以来,在帮助企业管好用好流动资金的同时,认真做好信贷服务与监督工作,积极发放贷款,支持国营农业企业发展生产.七年间累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3.57亿元,1990年贷款余额达6.27亿元,平均每年以近1亿元速度递增,有效地促进了国营农业企业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据农垦、华侨、劳改三个系统企业统计,1990年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达8.34亿元,比1983年增长2.25倍;销售收入17.01亿元,比1983年增加4.89倍;实现利税6921.5万元,比1983年增加2.11倍.七年累计实现利润1.51万元,比1983年前30多年累计总额番了一番多,企业自补流动资金达3496.7万元.  相似文献   

4.
荔浦位于广西东北部,现有36.0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1.7万;共有30.6万亩耕地,其中水田22.6万亩,是个人多耕地少的农业经济区。1985—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6.15元。1990年与1984年相比,工业产值增长3.68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增长11.26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0.29倍。上述情况表明,农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荔浦县从1991年下半年起狠抓农业系列化服务,组织广大农民对农业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出现了突破性发展。1992年,全县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700万公斤;全县种植业产值增长10.26%;畜牧业产值增长25.8%,占大农业产值的48.1%;林业产值增长19.6%,渔业产值增长5.1%。全年农业总产值3.66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5.78%,比桂林地区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18个百分点。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8元,比上年增加133元,为全地区平均增加64.9元的2倍多。荔浦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抓了六大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5.
当前,制约农村信贷资金运用,影响农村金融支持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中,长期贷款缺乏可靠的债务承担主体。 从南宁市农村情况看,1990年农村经济收入(含农户、联户办企业、集体经营收入,不含乡镇企业)达17.9亿元,比1985年增长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44元,比1985年增加277元,增长75.47%。而集体经济收入(含发包收入、直接经营收入、乡村企业上缴管理费)1990年为3579万元,仅占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99%,比1985年增长0.61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中,没有统一经营收入的村民委、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市村民委和村民小组的85.4%和47%。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表现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和工程受损严重,功能下降;机电排灌设备失修、老化问题十分突出。“八五”时期国家要求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国家财政扶持,另一方面需要金融部门提供更多贷款,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响水县的契税征管工作,随着近几年的形势变化,总的情况是在蒸蒸日上。2002年的契税收入为49万元,仅占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的0.3%;2003年增加到526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2.6%,比2002年增收近10倍,增幅列全省各县(市)之首;2004年入库高达1083万元,比2003年增长105.9%,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全国是货币投放,而广西是货币回笼.当年回笼货币9915万元,比上年多回笼4003万元,是全国五个回笼省、市、自治区之一.今年一至四月,广西又继续回笼货币9333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回笼4503万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五年中,广西前两年(一九七九、一九八○年)是货币投放,共投放货币22048万元;后三年(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是货币回笼,共回笼货币19729万元.投放与回笼相抵,五年来实际只投放货币2319万元.但据有关部门匡算,这五年来广西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七亿多元,以致一九八三年底货币流通量达到11.8亿元.为一九七八年的一点六倍.这么多票子从何而来,据称是来自广西区外.五年来区外净流入货币70672万元,其中一九八三年净流入货币22915万元,占当年末全区货币流通量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米,长乐县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截至198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已达2,046家,比上年增加218家,增长11.13%,为1978年的二点六九倍;其中,乡办企业170家,村办企业724家,农民集资联办企业886家,个体企业260家,其他合作形式的企业6家,总产值达33,457万元,比上年增加12,661万元,增长60.88%,比1978年的2,472万元翻了三番多;实现利润2,801万元,比上年增加1,610万元,比1978年257万元翻了三番多;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大化县)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的特困县。1988年建县时,全县财政总收入为63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8元,贫困人口(即未解决温饱人口,下同)为32.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6元。经过近lO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大化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199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3939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21倍多;人均财政收入342元,是1988年的20多倍;贫困人口减少到9.2万人(此时全县总人口为41.6万人),比1988年减少了将近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06元,比1988  相似文献   

10.
钦州市小董镇1985年初由农民投股,农金部门扶持下创办的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西陵轧钢厂取得成功后,目前全镇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420多家,计有2550人入股。今年上半年,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0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3万元,收入96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万元,税利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万元,分别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总税利的19.4%、18.7%和19.3%。短短几年,小董股份制企业的产品由原来的10多个规格品种发展到现在的500多种,400多家大小企业绝大部分盈利。1985年以来,小董营业所、信用社累计向200多家股份企业贷款1800万元,贷款收回率达90%。小董所、社通过开展信贷服务,为促进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村金融部门开拓业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小董所社支持股份企业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货币流通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相应增加了数量,扩大了领域.从玉林市大平山公社的调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农民货币收入大幅度增长,集镇居民、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货币收入也普遍有所增加.大平山公社农业生产自一九八二年普遍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由原来338个生产队经营,变为7389个承包户经营,大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一九八三年粮食总产量421582担,比一九八○年增长30.29%,生猪饲养量28579头,比一九八○年增长102.97%,其他多种经营也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三年农业总收入995.57万元,比一九八○年增长85.66%,其中多种经营收入332万元,比一九八○年增长67.48%.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农副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一九八三年全社向国家交售粮食83949担,比一九八二年增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象州县乡镇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开发矿产、林果、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1992年全县有乡镇企业9339个,比1991年增加1953个;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4215万元,比1991年增长61.09%;上缴税金956万元,比1991年增长39.56%;实现利润1442万元,比1991年增加473万元,增长48.81%,乡镇企业已成为象州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象州县乡镇企业发展仍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 从1986年以来,长泰县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区域和产业信贷政策,在支持稳定粮食和甘蔗生产的同时,广筹资金,发挥信贷的催化作用,大力支持开山造林种果,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来,银行和信用社累放水果生产贷款2870万元,林业生产贷款250万元,支持乡(镇)村集体、联合体和农户新种水果4.8万亩,造林15万亩。至1990年底,全县水果面积达8.3万亩,农户户均种果2.8亩;水果总产量达43万担,户均15担;全县水果总收入3200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1.01亿元的31.7%;户均种果收入1100元,居全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80元。与1985年底相比,水果面积增加1.46倍,水果产量增加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倍。全县有林地发展到65万亩,户均22亩,森林复盖率达52%,超过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乡镇企业资金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有那些较好筹集资金的途经。本文就此谈谈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桂林市郊区共有乡镇企业二百多个,一九八四年乡镇企业产值2260万元,比一九八三年增82.65%;一九八四年实现利润160万元,比一九八三年增1.3%;一九八四年定额流动资金占用329万元,比一九八三年增97%;一九八四年末贷款余额301万元,比一九八三年增96%。上述情况表明,桂林市郊区乡镇企业在资金上,突出存在如下几个问题:①定额流动资金和银行贷款增加幅度,均大于产值增长幅度,分别增大I4.5%和14.03%;②产值增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给货币流通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开始出现农村现金投放大量增加,城市现金投放相对减少的局面。黄石市今年一至四月净投放货币868万元,其中通过农业银行净投放农村的货币高达873万元,通过人民银行从城镇净回笼货币5万元。据大冶县农业银行、供销社、商业局、人民银行反映,农村货币流通情况开始出现“四大”: 一是社员收入增长幅度大。据对金湖公社角田大队12户社员的调查预测,1982年总收入将达26,743元,比1981年总收入11,631元增加15,112元,上升129.93%,其中副业收入将比去年增加五倍多,养猪收入增加36%。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六年,我县农业产值达1.04亿元,在八五年较八四年增长13.7%的基础上继续增长7.7%;粮食总产达3.1亿斤,人均有粮900斤;乡镇企业总收入达6588.8万元,分别比八五、八四、八三年增长61.1%、289.6%和320.3% 八六年乡镇企业上缴税金346.4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比例由八三年的11.5%上升到22.9%;利用外资贷款兴建夏橙基地已初具规模,夏橙产量达到620吨,出口创汇11.2万美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00元,比八三年增加137元,增长52.1%;人均储蓄存款也由八三年的31.51元,增加到70.44元,增长1.1倍.这几年我县经济发展较快,效益有所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发挥农村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八四年下半年我们县委、政府新的领导班子建立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全县经济发展的现状,认识到过去农村经济发展所以缓慢,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乡镇企业基础薄弱,生产投资少.要振兴荔浦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协凋、持续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使单一的农业结构尽快向综合发展型的农业结构转变,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多投入,才能多产出.但在短期内要增加大量生产投资,仅仅依靠我县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是很不够的;必须充分运用国家赋予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公司恢复于1984年,从1986年开始,全市保险收入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至1992年底,保险业务总收入达8781.3万元,比1986年增长5.5倍。承保财产金额由30.73亿元增至64.11亿元。保险种类由恢复初期的3个发展到59个。为全市2977户企业、40.3万个家庭和130万人次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累计处理各种保险赔案27.5万多件次。赔付金额1.8813亿元,帮助1200多个受灾企业和5万多户受灾家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巩固和发展财产保险,为生产和流通服务一是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用优惠政策做好企业的支、帮、促工作。为了扶持企业发展生产,去年,我们先后给37个企业,发放贷款、拆借资金2154万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以来两地区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发展评价1.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巨大。柳州、河池地区1986年农业总产值分别比1980年增长28.3%和57.5%,1986年,柳州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0.1元,比1980年增长70.6%,两地区“四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35.9‰和43.%上升到44.4%和50.3%;乡镇企业总收入为3.83亿元,比1980年增长1.85倍。扶贫工作成绩显著,三年来共有7.14万户,35.5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中有1.3万户,6.5万人人均收入达500—1000元。2.农村金融日趋活跃,截止1987年9月底。两地区农行各项存款分别比1980年底增长3.74倍和8.9倍。各项贷款比1980年底增长2.46倍。农业贷款结构已在趋向合理,改变了过去农村信贷资金单一投入种植业的偏向。1986年,柳州、河池两地区信用社盈余社从1980年的40个上升为271个,盈余金额由1980年的18.5万元上升到1986年的193.6万元,亏损社由1980年的192个减少为54个。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乡镇企业利润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本市1984年乡镇企业利润分配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是去密云、怀柔两县做了典型调查,并走访了市乡镇企业局、市农业银行。一、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984年末北京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4,274个,从业人员7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相当全市职工总数373.5万人的20%。企业总收入37.6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63.4%,比1983年增长41.1%,相当农业总产值33.5亿元的112%。总利润为5.5亿元,比1983年增加37.3%。固定资产原值已达15亿元,净值11.7亿元。交纳税金3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总额30.45亿的9.85%。  相似文献   

20.
南渡公社人口七万多人,以粮食生产为主,是岑溪县较大的公社。由于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增产丰收,1982年全社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达1118.16万元,比1981年增加606.16万元,人均产值166.41元,比上年增加93.27元。农业纯收入697.06万元,比上年纯收入增加333.76万元。1982年底,全社农村储蓄总户数达7088户,占总农户的52.87%(其中定期3165户,活期3923户),储蓄金额达143.94万元(银行41.92万元,信用社102.02万元)。全社定期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