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举报稽核韩国富,陈淑艳举报稽核是一种新的稽核方式。它是根据企业和群众的举报,按照稽核程序,对被举报单位实施稽核检查,从而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稽核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金融稽核的对象越来越广。如果单纯靠上级部署进行常规稽核...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金融监管工作中,金融稽核以其独特的职能,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做好金融稽核监管工作:一是从大量具体的检查式稽核监督中解脱出来,在稽核的着眼点上不应仅限于对被稽核单位具体的执法执纪行为的检查,应通过调动被稽核单位自身的内审优势,实施更深层次的监管,使金融稽核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促使金融稽核监督走上系统化监管的轨道。二是可通过实施必要的联合稽核、交叉稽核等形式,加大金融稽核监管力度。可以通过上下级行联合稽核、兄弟行之间的交叉稽核等形式,打破本级行稽核部门监督的某些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非现场稽核是指内部稽核部门按一定的程序与标准,对被稽核单位定期预报关的业务经营情况资料、财务会计管理活动相关报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稽核报告,并依据金融政策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对其实施监督的一种性稽核监督活动。非现场稽核通过连续地监测经营状况以及一些特别关注的事项,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对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当前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如何完善金融稽核体制,提高金融稽核业务水平,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对金融稽核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工作是金融监督体系的主体。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和日常业务进行经济监督和评价、鉴证,以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评价经济责任,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此,首先需要统一思想,把搞好稽核监督工作列入中央银行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人民银行将制定《金融稽核监督处罚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资金融机构稽核监督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非现场稽核监督暂行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办法》  相似文献   

6.
海成 《陕西审计》1996,(C00):24-2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咸阳市也不例外,85年全辖金融机构有247个(含储蓄所),94年末已增加到756个(含储蓄所),增长了三倍。如何将众多的金融机构置于有效的连续性、经常性监督之中,建立一套非现场稽核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彩用电脑进行非现场稽核的形式,强化了稽核监督手段,这也是金融稽核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发展的必然,运用电脑进行非现场稽核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非现场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在非现场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报送的有关经营活动状况的数据、报表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依据现行的金融政策法规,对其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审计方式。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机构业务的不断创新和金融手段的日趋现代化,非现场业务审计在整个审计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而目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是把主要精力用于现场审计。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应加深对非现场审计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商业银行内部的非现场审计工作具有即时性、完整性、系统性、预警…  相似文献   

8.
浅谈非现场稽核在银行稽核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现场稽核是运用各种经济数学方法分析金融机构的 经营情况,查找风险点,为现场稽核提供线索,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一种方法。科技进步和银行业务发展,促使银行稽核由传统的以现场稽核为主模式向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并重,并逐步向以非现场稽核为主的模式过渡。本文结合笔者的非现场稽核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帐外经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逃避信贷规模控制和比例管理,有意将吸收的存款、拆借资金和发放的贷款、投资不纳入规定的帐目核算和报表反映的行为;二是金融机构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将属国家收入转到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以外核算,私存私放,未纳入大帐反映的行为.金融机构帐外经营是当前金融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查处帐外经营审计是金融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一、当前金融机构帐外经营的形式从近几年人民银行、审计机关及有关经济监督部门稽核审计发现的情况看,当前金融机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帐外经营形式:(一)弄虚作假,直接篡改帐目、报表.违反有关规定,为压低存款基数或逃避贷款规模控制,在年终决算时篡改帐目,“调整”报表,将部分存款和贷款硬性调入其他科目中.(二)违法违规直接进行帐外经营.置规章制度于不顾,采用吸收存款不入帐、帐外发放贷款等手段,直接进行帐外经营,从中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证券公司监督检查部门应独立履行合规检查、财务稽核、风险控制等监督检查职能,提出对内控缺陷的改进建议并敦促改进。证券公司中从事内部审计的内部稽核部门(下面简称“稽核部”),作为内部监督检查的主要部门,对证券公司的规范经营负有重要责任,稽核部内部稽核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证券公司的规范经营情况,关系证券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职能和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稽核监督局于春河稽核监督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金融事业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调节和控制金融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是集中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诸多手段对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及其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金融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经济、金融环境,金融业比以前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潜在风险,这对以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为己任的稽核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传统的监管措施已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从人行稽核部门的现状看,传统的稽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稽核监督与金融法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东港市支行刘芳春中央银行稽核是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的监督职能,是中央银行决策、立法、监督三大重要职能中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和控制金融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往来科目违规现象剖析近期,我们在对金融机构现场稽核中发现,一些专业银行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运用往来科目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银行业务经营的真实性。现就主要表现分述如下:1.为所属机构注入资金。一些银行从小集团利益出发,掩...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金融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们的审计监督总是放在事后监督上,所以出现了审计工作年年搞,金融机构的问题年年出。这就是说,由于金融审计工作总是摆在被动的位置上,很难达到审计目的。为此,金融审计工作应前移审计监督点,改变多年传统形成的为财政收钱的单一行政处罚和类似企业内部审计事后监督的观念和作法,使金融审计工作真正达到服务大局,规范金融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一、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审计监督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以往单一的现场审计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制度,在我国,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成熟于九十年代初.现场检查是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依法行使环境监督权的部门对排污单位实施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可以督促污染源单位自觉遵守法规,主动治理污染,提高防治能力,减少损失,同时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君 《现代审计》2000,(4):37-37,36
在金融全球一体化和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如果将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只理解为一种查账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职能定位,将使内部稽核沦为金融机构内部的执法检查机构,使其职能逐步退化,从而丧失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特殊作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金融机构内部稽核职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审计动态     
涿州市审计局推行内部稽核制度最近,涿州市审计局成立了专门机构———稽核科,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监督检查审计人员的廉政情况。采取到被审单位发放廉放反馈卡、到被审单位回访、接受举报等方式保证审计机关切实做到廉洁行政,努力维护审计形象;二是监督检查审计业务质量,包括审计结论是否客观、公正、准确,审计证据是否真实合法和具有充分证明力,审计意见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监督检查程序是否合法,以行政诉讼法为依据,通过稽查保证审计全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同时按照审计署38个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审计档案的归集整理立卷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李超  唐艳 《山东审计》2000,(6):41-42
稽核部门作为银行内部重要的监管部门 ,担负着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随着各级行加大稽核监督的力度 ,对稽核监督的成本投入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但与此不相适应却是稽核效果不尽理想。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 ,目前稽核成本中有相当部分是不经济、不合理的。如何在控制稽核成本非正常增加的同时 ,提高稽核效果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 ,大力开展非现场稽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评价 ,对被稽核单位进行动态、连续的监测 ,避免稽核监督重点不突出、频率不科学所带来的稽核…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潜在金融风险愈加显现,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防范贷款风险,已成为客观的必然。但是,由于银行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及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致使稽核监督手段严重滞后于贷款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一是,缺乏信息预测系统。由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贷款风险不仅具有市场发达国家银行面临的一般风险,也更具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风险,客观要求稽核建立一个信息预测系统,但是现行稽核预测系统严重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有的金融机构稽核检查仍继续沿用传统的工作手段,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对帐表凭证和数据资料进行检查、计算、复核和分析;运用计算机开展贷款风险监督应用面窄小,应用 层次较低,基本没有缺乏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监管软件,难以及时收集贷款风险的实时定量数据和大范围定性资料,使稽核监督还未从根本上摆脱效率低、质量差、信息量不够丰富的状况。二是,贷款风险划分标准落后。科学的贷款划分标准是稽核监督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金融稽核部门仍延用旧的贷款划分标准,以“期限为主”的原则把贷款分为“一逾两呆”,在贷款风险程度上分为呆帐贷款率。这种划分手段对信贷资产质量识别严重滞后,期限划分法在正常贷款和不良示之间没有过渡的监控,导致贷款质量稽核结果与贷款实际风险不一,造成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客观上要求金融稽核逐步实现以期限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改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惯性影响,在贷款分类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新的贷款分类模型难以确定,分类方法没有实现完全的量化;企业会计报表普遍不实,削弱了对贷款风险监督的判断力;稽核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以及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知识,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法律和经济发展了解较少。所以,不利于稽核有效地运用科学的贷款风险划分手段,由事后的静态分析转向动态监控分析;不利于实现贷款合规性稽核向贷款风险性稽核的转变;不利于形成开放式、能动式的贷款质量稽核,不能对贷款风险真正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