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来在《谈谈周代审计》中,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对周代审计的依据等问题加以阐明,由于篇幅的关系,所以另文予以记述。一、周代审计的依据。在《周礼·天官)中记载:天官冢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以九赋创财贿”,“以九式均节财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官吏考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据《书·舜典》中记载:“二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注曰“文帝命群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暗者退之。”意思是说,对官更政绩的考察每三年进行一次,连续考察三次以后,有政绩的官吏给予提拔升迁,没有政绩的官吏予以罢免辞退。可见,早在五帝之一的虞舜时期,我国巳形成了比较明确完整的官吏考绩制度。 到了宋代,官吏考绩制度更为具体完整。宋代的官吏考绩,亦称“磨勘”。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置磨勘…  相似文献   

3.
《财会月刊》2011,(2):I0003-I0003
一、会计的诗性情结 纵观千年会计发展,会计的历史从不缺少风雅之事,而会计的诗性情结正是根植于无数会计思想背后的深刻文化底蕴。结绳之术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会计记录形式,据《庄子·脑箧》记载。旱在上古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时期,人们就从渔猎中总结出结绳的方法用以记数、记事。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引《九家易》称:“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相似文献   

4.
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随着历史和经济发展而发展,是国家统治者或社会集团用来维护其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审计工作经历了从简单、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审计工作发展概况作一归纳。一、奴隶社会的审计工作根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世界上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罗马、希腊都有审计、经济监督的事迹记载。我们《周礼》一书对西周王朝财物审核制度有较详细记载:在朝廷设有“司会”官职专管财物审核,对所属“司书”(即会计)所管的帐簿、财产记录,进行』总的考核,《周礼》中论及司书职掌时所讲的:“凡上公用、财用,必考…  相似文献   

5.
元代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凡职官铨叙之典,吏员调补之格,勋封爵邑之制,考课殿最之法,悉以任之。”(《元史·百官一》)元政府对地方官以五事考课为升降,其中三事关系到官吏的经济政绩,这就是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均(《元史·选举二》)。对于掌管钱粮官吏的考核,实行增羡者迁赏,亏  相似文献   

6.
<正>"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会稽"即"会计稽核"之意,故南怀瑾大师说:"全世界的会计,是从大禹开始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计也随之繁荣与发展,会计工具由算盘变换成计算机;会计技术从符号标识与结绳记事演变到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方法由"单式账、流水账"演进成"复式账";会计规范由行规与戒律上升到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等成体系建  相似文献   

7.
会计教育史作为会计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各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比较其异同,对于研究会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有重大意义.一、古代会计教育史比较会计教育自从会计行为产生之时就初现端倪,据史料考证,古代会计教育当推中国和埃及.中国不仅是会计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在会计教育方面也是最早的国家.从古籍《周礼》就可看到会计作为教育内容的迹象.“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周礼·地官·大司徒》)其义为以累世相传的艺事教民充实技能,人民就不会失业.世事,郑玄注:“谓士农工商之事.”世事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内容是什么?“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地官·保代》)其中六艺中的“数”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九九乘法,一说指九章算术.不管指哪一样,都与会计有关,会计是“世事”内容的一部分.对于周代的教育,我国古籍多有论述.据《礼记·内则》说:“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汉书·食货志)(上)论述先王的教育制度时指出:“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记之事.”六甲是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戊、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共六甲.五方是东、西、南、北、中.六甲五方比喻天文地理.书计,《辞源》释为“文字与筹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草本植物叫“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了它的功效:“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正因为艾有多种驱病功效,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窗棱上插上成束的艾草.或用艾叶做成香包佩戴身上,用以驱灾避邪保平安。  相似文献   

9.
冰清玉洁     
我国审计的产生始于西周,西周的官厅会计一年一决算,每三年进行大计一次,位于下大夫的“宰夫”一职,负责审计“财用之出入”,这是我国审计的萌芽,不仅如此,而且“司会”造送的会计报表都要经过天官和周王亲自审查,并以此做为对各官更奖惩的依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实际上天官和周王对会计报表的审查也是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韩嵩 《人力资源》2013,(11):84-85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传说为周朝姜尚所著.《六韬》中对"选将"有这样一段记载:"知之有八征:一日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日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日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日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日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日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日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日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相似文献   

11.
李刚 《河北企业》2014,(8):85-86
<正>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认识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从我国古代留下的好多揭露和批判贪污的资料、传说、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及我国国家审计的地位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 国家管理事务中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国家审计监督产生的基础,同时国家的强制权力又为实施相应的审计监督提供了保证。据考证,审计的产生是从官厅审计(即国家审计)开始的。是国家对其各级官员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经济监督。我国的官厅审计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西周时代。据《周礼》记载,当时中央官厅设有“司会”这个官职,负责考核官厅的财政收支,保管书契,版图及副本,行使会计检查的职权。同时设“宰夫”官职,稽核财物出入情况,监督官吏执朝法等。秦汉时代的御吏制度,其监察权力不限于经济,还包括政治和其他方面。可见,从国家审计出现之时,就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  相似文献   

13.
香港会计师公会(简称“公会”)现时所颁布的会计实务准则,是一般性之会计实务准则,各大小机构在编制财务报表一般均需要符合该准则的规定。但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条例》第141D条款则赋予某些私人公司在所有股东一致书面同意下,可豁免其财务报表披露某些会计实务准则内特定的资料。既然如此,何不将会计实务准则一分为二,区分为“大”与“小”两套不同之准则,乃现时会计界一项极具争议性的题目。一、什么是《会计实务准则》及“大”与“小”根据公会所颁布的会计实务准则及会计指引序言,该准则乃由公会按公众利益而制定及颁布…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始于西周,西周的官厅会计一年一决算,每三年进行大计一次。位于下大夫的“宰夫”一职,负责审计“财用之出入”,这是我国审计的萌芽。不仅如此,而且“司会”造送的会计报表都要经过天官和周王亲自审查,并以此做为对各官吏奖惩的依据。“三岁则大计...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时,统治阶层本着“审察名号,教化万民”的思想,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治为功名”,以期用这种方式对百姓进行教化,此称“以名为教”.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儒家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载:“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竟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魏初所采取的是名法之治,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云:“魏之初霸,术兼名法.”《晋书·傅玄传》中也有“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的说法.名法之治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汉末名教之治所带来的虚名腐败风气,但也因其过于严酷,其后思想界中“圣人无名”思想和“政治无为”思想逐渐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魏晋玄学应运而生,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界巨变.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图治必先治吏,而治吏尤在劝惩”。这就是说,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学会如何培养和管理好一支清政廉明的官吏队伍。唐朝作为我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时期,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这与其严密的官吏立法是分不开的,本文即从唐朝官吏选拔开始到官吏管理的立法执法着手对其进行一一探寻,以获得对当今吏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一边 《陕西审计》1995,(6):47-47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就制定了官吏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上说的“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即交还权力之意。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借贷记帐法是国际通用的复式记帐法。会计是国际商业语言。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是我国会计逐步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一个具体措施。 一、借贷记帐法的起源和演进 据历史记载,借贷记帐法起源于欧洲,大约在十三世纪意大利的一些从事借贷活动高利贷者,为了记录借贷活动,对自己的借款人(债务人)称为“借主”,把借出去的钱记在“借主”帐户的左方,称“借方”,其所记帐项称为借项。收回钱时则记在其帐户的“贷方”,表示与借出去的钱抵销;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4000-5000年 古埃及和巴比伦有楔形文字刻砖记数。 公元前1066-770年 中国西周时已有官厅会计,出现“会计”一词(《周礼·天官》),更有“大夫司会”,相当今日之“审计长”,后称为“宰夫”。 公元前770-475年 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至今有历史文献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会计”。 公元前221-206年 秦时,中央设“御使大夫”,执弹劾、纠察之权,专司监察全国民政、财政审计之事。丞相下有少府,再设…  相似文献   

20.
付焘  李惠 《人力资源》2006,(19):60-63
纵观我国历史,考核(古代称考课)制度由来已久。据《尚书·舜典》记载,舜按民主程序选定各部门人后,对他们说:“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就是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他们的政绩。凡是有功的人,便提拔、表彰;凡是有过错的人,便予以罢免。到了唐朝,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备,其考课范围之广,为后世历代所效法。这说明重政绩考核,凭政绩用人,是各个朝代奖勤罚懒、选贤用能、改善吏治的重要措施和共同特点。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对今天的企业绩效考核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