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的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依据和目标,并提出新形势下应结合结构性减税进行税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功能完善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2.
"结构性减税"是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大宏观调控措施。作为一项与"税改"有着密切联系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的顺利实施必然在改革节奏、改革力度以及改革内容等方面对"税改"提出一系列内在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税改"却不能完全适应"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内在要求,存在着一系列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贯彻落实,亟需我们加大力度,从加快体制变革、完善体制设计、增加体制供给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税改"。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陈新 《时代金融》2013,(23):57+59
消费税是我国流转税的主体税种之一,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结构性减税的背景下,阐释我国现行消费税税制及其改革发展状况,分析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消费税改革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结构性减税问题地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结构性减税的思路与建议,有助于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与税制完善,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财税改革将为服务大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盘点了2008年以来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新形势下结构性减税方案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结构性减税背景,阐述商品税、财产税与所得税的经济效应,考察我国税制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固定效应下运用系统 GMM 估计方法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及实际效果,并分析居民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税制结构的空间外溢性。研究表明,商品税和财产税调整的替代作用正向刺激了居民提高当期消费,所得税调整并未改变收入效应挤出居民消费的事实,而居民消费在相邻省份间存在高度空间正向自相关,同时商品税、财产税改革措施能够外溢至邻省刺激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具有积极财政政策意义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首先界定了结构性减税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结构性减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两年的结构性减税该向何处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宏观调控的内在逻辑。事实上,结构性减税不仅仅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宏观调控手段,更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在后危机时代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应该从适应国际经济环境,面向十二五规划目标,明确产业、地区、居民三个方面的导向以及突破关键瓶颈入手。  相似文献   

9.
亓坤 《新理财》2011,(12):42-43
近年来公众对税负过高一直呼吁不断,国务院在上海试行增值税改革,是否拉开结构性减税的序幕?结构性减税下一步将如何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美国林肯土地增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满燕云。  相似文献   

10.
贾康 《财政监督》2011,(13):17-19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跨入了财源建设的收获期。在改革开放之初,如果按现今的指标口径衡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应该在30%以上。但其后从那个高位一路下滑,落到最低点1995年的10.3%,而后又掉头向上,现在上升了20%左右。在三十年的时间段中来看,这是Ⅴ型反转后半期恢复性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前半段即放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针对课税基础掀起了一场归一税改革运动,并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和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美国归一税改革理论的内容、观点等做一梳理,之后重点围绕改革对税收负担、税制公平、储蓄率、价格和工资、长期经济增长等几个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展开阐述,并对改革实施的必备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城商行发展模式转型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商行发展步入了跨越式轨道,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率的同步增长,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其发展模式面临的弊端。本文客观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城商行发展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面临发展模式粗放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带来的经济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未来城商行发展模式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征收范围窄、"绿化"程度低、税率设计不合理、税目设置无法体现公平、计税依据不利于资源利用等。之后,就资源税改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即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和优化税率结构、改定额税率为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细化税目设置、调整计税依据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居民消费与经济自主性增长的持续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偏低的居民消费率不足以为经济自主性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本文认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个人所得税改革不是关键,税收制度的进一步规范更为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与经济自主性增长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更长期的税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还需全面突进。税收划分应按照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一个税收划分的基本方案,并对房产税、营业税、资源税等相关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改变传统上依靠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银行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二互”期间我国银行业要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加强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保证IT战略、IT架构和银行总体战略一致,加强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整合,加强和完善IT治理,加强IT风险管理,改进内部创新机制,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以业务创新引领信息技术创新,以信息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推进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相似文献   

17.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conversion of an income tax to a consumption tax can increase aggregate saving even if each household maintains a constant propensity to save. The reason is heterogeneity: the variation in the propensity to save among households. How much of an increase in saving is an empirical question. Using the best available (but not wholly adequate) U.S. data, we estimate that the increase may be as much as 10% of saving. New data stratified by age would be necessary to obtain a more reliable estimate.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experience with the ‘flat taxes’ that have been adop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It stresses that they differ fundamentally, and that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ir effects is very limited. This precludes simple generalization, but several lessons emerge: there is no sign of Laffer-type behavioral responses generating revenue increases from the tax cut elements of these reforms; their impact on compliance is theoretically ambiguous, but there is evidence for Russia that compliance did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the flat taxes are not unambiguously regressive, and in some cases, they may have increased progressivity (including through the impact on compliance); adoption of the flat tax has not resolved common challenges in taxing capital income; and it may have strengthened, not weakened, the automatic stabilizers. A key reason for adoption of the flat tax seems to have been to signal a fundamental shift toward a market-oriented policy regime. Looking forward, as the value of the signal diminishes and familiar political economy forces reassert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not so much whether more countries will adopt a flat tax as whether those that have will move away from it.   相似文献   

19.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选择上的意见分歧,提出了我国应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险基金筹措机制的主张。进而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与政府权能理论论述了课征社会保障税的理论依据,并分析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