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6篇 |
计划管理 | 2篇 |
经济学 | 47篇 |
综合类 | 19篇 |
贸易经济 | 20篇 |
农业经济 | 3篇 |
经济概况 | 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方面。税收政策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体现有利于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产业目标,对重点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税收的性质、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建立"服务型"政府与"服务型"税收等角度对保护纳税人权益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纳税人权益的基本内容,论述了保护纳税人权益的国外经验及其借鉴,并提出我国有效保护纳税人权益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安体富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10,(6):3-5
一、税源监管是纳税评估的基础
纳税评估与税基评估的基础是对纳税人税源的监管,并且它是衡量纳税评估质量的根本标志。对纳税人税源的监管,包括对法人(公司、企业和单位)税源的监管和对自然人(个人)税源的监管。对个人税源的监管主要是对个人收入和财产的监管,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交款)和车船税等。 相似文献
5.
2005年特别回眸(一)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看,在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环节征税,只能提高房地产的价格,并不能降低开发商的利润,也不能对房地产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反而会使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上升。我国目前的商品房价格的般构成为:地价及税、费三大项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建安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5%,利润占15%左右。据国土资源部的报告,中高档房地产平均利润率更高,一般达到30%-4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根据调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利润占房价的比重平均达到17.1%,高于一般利润水平,其中最高的在二、三环道路之间,达到了20…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内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企盼已久,现在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获高票通过。那么,“两法合并”后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体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2):22-25
目前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这是从民营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扩大就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提出来的。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应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不应当再在所有制上有所差别,这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 相似文献
8.
安体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4,(5):27-32
财政信贷与物资供求的综合平衡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一下财政信贷与物资供求平衡的关系及其数量界限。 相似文献
9.
安体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8,(6):12-17
政府债券即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要发挥政府债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这一前提出发,探讨发行政府债券的必要性。(一) 正确认识政府债券与赤字的关系,改变产品经济条件下的赤字观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不把债务收入列为正常的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来源。但在苏联和我国,通常是把公债列入正常的财政收入,而不作为弥补赤字的来源,即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税利等),加上债务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才是赤字。这种把债务收入列为正常财政收入的财政平衡方法及与此相适应的赤字概念,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是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部门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分别从三次分配的角度出发,论述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的功能和机制,并对政府运用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