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山 《南方经济》2001,(9):18-19
建立健全我国信用法制,更加有效地启动消费市场是当务之急。我们要用“信用法制”来开发“信用消费”和保障“企业信用”,要用“行政信用”和“道德信用”来推进“法制信用”。  相似文献   

2.
信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经济领域的信用来说,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信用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践约行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讲信用”“守信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指的狭义经济信用,则是指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作的付款或还款承诺的兑现能力(也包括对各种经济合同的履约能力)。在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都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自然成为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无论在实物商品生产与交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而我国保险公司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用产权不明确。信用评级制度可以有效地明确信用产权,促进保险公司的信用建设,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因此,加快推进我国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方经济》2004,(9):72-74
对于信用信息的披露,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在不断努力探索中。常见的信用信息披露形式有:试行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对信用良好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通过红盾信息网站、新闻媒介、提供查询等方式进行公示;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建活动;银行系统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咨询系统了解信贷企业的信用状况;信用中介利用报纸、报刊、电视等媒体公布自己的信用评级结果。但在实践中,笔认为社会信用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保险信用缺失的现状 保险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保险经营活动中,以最大诚信原则为基础,在法律的框架和市场经济的原则之下,体现职业道德,保证保险合同得以履行的一种行为规范.保险信用体系是指通过法律调整、制度建设、道德规范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对保险监管者信用、保险主体信用及业外信用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而形成的保险信用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7.
信用与文明     
信用是人在交换与交往活动中,对于自己的责任、义务或承诺的恪守与履行。狭义的信用只限于货币交换领域的支付方式与借贷关系,表明在一个时段内分别兑现的收与支、买与卖、借与还的交易的可靠性;广义的信用不限于商业活动,它包括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的伦理规范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信用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信用要求人在家庭生活、职业行为和社会交往中,不能放弃属于自己的身份应尽的义务,不能推卸属于自己的角色应负的责任,不能违背契约关系中属于自己应该履行的承诺。信用是要求人在向交往对象传播信息的行为中,不能…  相似文献   

8.
信用之重     
在中国,如果你说某某人没有信用,他也许会火冒三丈。因为按照中国人的理解,没有信用往往被看作是缺乏诚实的表现。这里我们说中国人对信用记录的陌生,丝毫没有怀疑国人诚实性的含义。大多数国人不愿借贷,其实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美国信用体系简介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信用体系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内涵,既有比较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也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企业主体,还有对信用产品有强烈需求的信用产品使用者.  相似文献   

12.
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制度安排及信用评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上看,信用制度与发展经济形态有关。在经济转型期,信用制度失缺大大抬升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说,完备的信用制度供给包括法律、中介机构、政府等多重因素。本文分析了这几种制度形式的各自特征和效率比较。本文认为,尽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评级机构最有效率,符合帕累托优化标准和国际惯例,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信用的机制,并简略介绍了其主要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3.
郑万青 《浙江经济》2002,(17):19-20
信用建设的复杂性在于,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几乎都与信用密切相关。在充分认识了信用的生成环境基础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相互配套的信用工程。  相似文献   

14.
信用阻塞问题作为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体现,在近年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消解方案也一般性归结为充分发挥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作用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解决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文章从信用保险作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出发,探讨了当前市场中信用保险机构在消解信用阻塞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信用保险机构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需求不足,产品相对过剩,结构不合理以及消费者预期收支不明朗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一些经济界和企业界有识之士提出,尽快开发信用消费,建立健全我国信用法制,更加有效地启动消费市场已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开发我国信用消费对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有着现实与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晓亮 《发展》2002,(3):5-6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但世界上人家只认市场经济,不认商品经济概念。中国在加入WT0的谈判过程中,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市场经济概念,只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怎么给人家解释都解释不清楚,这样就耽误了6年时间。可见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体制。中国加入WT0以后,必然要在许多做法上同世界接轨,必然和必须加快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等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之为交换经济,主要以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而交换必然要发…  相似文献   

17.
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信用是“积极信用”,市场经济时期的信用是“消极信用”,是市场经济促成了这一转变。实现从“消极信用”到“积极信用”的回归 ,政府和法制的作用是有限的 ,最终要从市场经济本身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避免不开的症结问题。近年来,商业欺诈、逃债赖账、财务造假等失信失范行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宏 《理论观察》2007,(4):179-180
信用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或报告中经常用整段文字对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行表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讨论信用体系的建设,打造各种各样的“信用工程”;大量社会资金涌入与信用有关的各个服务领域;各种媒体每天关于“信用”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报道不下数十篇。这充分说明,信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义主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解决信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大搞“信用建设”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任胜利 《黑河学刊》2003,(5):78-79,82
信用档案,是为了适应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要完善信用档案,应立足于信用档案制度和信用档案体系的建设。因此,必须把信用档案建设作为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