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的分析─—农村小康线是如何确定的金文成发展经济学认为,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所证明。小康是中国人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面临的一个新发展阶段,也是到2000年广大人民改善生活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农村小康综合评价”的 1 6项监测指标测算 ,我省除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尚未达标外 ,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农村基础设施、享受社会保障人口等其他 1 5项指标均已达标 ,表明我省农村整体上已步入小康。   2 0 0 1年 ,全省农民收入结束了连年下滑的局面 ,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58元 ,比上年增长 8 6% ,今年上半年 ,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1 563 3元 ,同比增长1 9 2 %。但总体看 ,这几年农民收入处于徘徊状态。 …  相似文献   

3.
《农金纵横》2002,(6):80-80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那么,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自邓小平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那么,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有16项指标自邓小平提出20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3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5.
由温饱转向小康农民消费行为变化分析梁振华,李沛祥,陈巨龙农民的消费不同于城市居民的消费。农民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商品的消费者,其消费是多样而复杂的。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拟定的温饱、小康量化指标,以年人均纯收入为主要界定(人均年纯收入在260元以下为贫...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村生活现状与全国农村小康标准的差距分析 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农村小康指标共16个,按照这些指标,对广西农村农民生活现状进行测算,共结果如下: 1、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5元(1990年价格),比小康线少385元,缺口率为35%。若要在2000年达到人均1100元,今后七年的年均发展速度必须达到6.35%,也就是说今后七年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需增加55元,才能按期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是实现农村小康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康的需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我们提出,到2000年,农民纯收入应达到1200元。首先,将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作为进入小康的重要标志是比较适当的。这样,可使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例如,同1990年相比,农民用于食品的支出可以增加51%以上,同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高产、优质、高效结合起来,通过农业效益的提高,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九十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提出的新要求,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考核农业发展情况,要改变过去以产量产值为主的指标,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新指标的应用,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小康”的量化标准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农村小康的量化标准。新近的研究报告提出小康概念:“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产发展阶段。衡量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和量化指标分别为:1,年人均纯收入达1100元;2.每天每人蛋白质摄入量超过75克...  相似文献   

10.
1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200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还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现在还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和生存性消费,而且在不同省市、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小康实现程度存在着极不平衡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城市的欣欣向荣相比,农村却出现了“边缘化”倾向。2001年,中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虽已达到2366元,但还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年人均365美元的水平。且还有3000万农民没有达到温饱。广大农村的人文贫困更甚于收入贫困。农村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  相似文献   

11.
位居“全国农业生产百名大县”第一位的山东省荣成市,多年来一直把搞好农村扶贫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措施来抓,探索出了11条切实可行的扶贫路子,收到了很好效果。到1994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预计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2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600元。原定村村上小康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而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而奋斗张家林渠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多的农业大县,1986年农民人平纯收入不足200元,被国务院定为贫困县。因此,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向贫困挑战。奋战了两个春秋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元,人均粮食占有量达321公斤,...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与基本方法。 中央指出,我国实现小康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标志”。全国把农村小康的核心指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定为1200元(1990年不变价)。我们贵州只能定到1100元。《贵州县情》提供了1990年全省除钟山区以外的85个县(市区)的资料表明: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最高的贵阳市南明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温饱走向小康?──康、法地区农村经济调查与思考傅毅慧康平、法库两县划归沈阳管辖一年了。如何使这一地区从温饱走向小康?实现我市到本世纪末人均纯收入1400元的小康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全市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我们...  相似文献   

15.
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河南省18个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状态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从人均纯收入来看,2006年河南省各地市农村已全部达到总体小康状态;从2010年起再发展五到十年,河南省达到全面小康的农村地区会逐渐增多,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要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并严格执行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相似文献   

16.
按照1991年《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体系测算,截至2002年,保山市小康生活水平综合测评实现程度为93.5%,低于全国小康实现程度96%的2.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小康实现程度94%的0.5个百分点。目前已达到基本小康标准值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一个让农民致富的土地流转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新芳 《农村经济》2003,(11):21-23
一、问题的提出十六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因为 ,全面达到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人均GDP超过 30 0 0美元 ;就是到 2 0 2 0年 ,全国GDP在 2 0 0 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7 3%。农民达小康的重要指标是 2 0 2 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80 0 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2 0 0 1年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 2 36 6元。这样看来 ,要达到 2 0 2 0年的 80 0 0元 ,年递增速度需达到 6 6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 6 6 %以上是一个很不简单的概念。从 1989年到 2 0 0 2年的 13年 ,人们…  相似文献   

18.
新任农业部长刘江在中国农村奔小康经验研讨会上讲话指出,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是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提高到1200元,这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和重要的标志。 据统计,1989年至1991年三年间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仅为0.7%,去年虽比上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9.
兴安县农村已基本实现小康按全国农村小康标准六大类、十六个指标测算,1998年兴安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为91.43%,高于全区农村小康实现程度7.59个百分点,达到整体实现小康水平。一、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94—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0.8%的速度增长,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四元,以1990年价格计算为1236元,高于小康标准1200元水平。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1、膳食结构趋向合理,营养水平提高。每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由1994年的69.50克提高到1998年的73.18克,与小康标准75克接近。2、住房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平均每…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委、市政府历来关注农业、重视"三农".近年来,结合天津实际,把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使我市农业素质明显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郊区生产总值达到1241.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达到28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42元.为加快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