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世纪之交,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国际会计界最热门的话题,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效益、高风险等特点,衍生金融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何加以确认、计量,是否符合传统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碳金融市场发展的起源与交易结构 碳金融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是指所有与碳减排有关的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也包括与低碳能源项目相关的投融资活动以及南此产生的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碳金融交易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浅议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衍生金融工具是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而言,并在其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它是一种复杂的金融交易和投资手段。衍生金融工具已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局限性尤为突出,因而寻求一种能客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实为必要。文章拟对财务报表要素构成、财务报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以及如何及时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等对会计报告体系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红  陈丽伟 《现代乡镇》2009,(10):15-17
信用衍生产品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规避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费用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进行金融交易必然产生金融交易费用,虽然金融是特殊产业,但它同样具有企业的本性,在交易过程中,金融交易费用必然存在。在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中,其交易费用来源有:一是由于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和经济金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把发展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统筹考虑,把金融衍生市场作为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已成为共识.本文通过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的必要性及应用具备的条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健康发展的战略顺序。  相似文献   

7.
李红岩 《中国经贸》2011,(14):116-117
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企业问的竞争呈现加剧化的态势,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但国内外企业因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已有相当多的惨痛教训,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达到风险规避和增加效益的最终目的。本文将在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企业如何建立相关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衍生工具风险控制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恒毓 《中国经贸》2011,(24):107-107
本文首先集中于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必要性,并对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发达的金融制度可以通过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促进资本形成、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当金融交易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时,金融管制有其存在的经济合理性,通过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前提是通过完善法制建设和提高司法效率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摩擦。  相似文献   

10.
周泉恭  阮萌 《开放导报》2006,99(2):106-108
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制度,它的起源与其他金融制度一样,也是由于金融交易费用的存在,其基本功能也是节约金融交易费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的视角审视投资基金作为金融中介在投资和销售环节是如何节约金融交易费用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利用手机完成金融交易。由于手机金融蕴含巨大的商机,已吸引了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组织广泛参与,在我国手机金融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手机金融的盛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组建发展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对金融市场的管理监督愈发重要,金融衍生市场的会计准则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进行监督的最基础的制度。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规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3.
次债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关注,我国部分公司也在屡次衍生金融工具中损失惨重.文章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157家金属非金属行业2015年相关财务指标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净利率均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正相关,较未使用公司分别提高了21.8%和1.8%,每股现金净流量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5.
彭正宇 《特区经济》2008,235(8):298-299
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利率风险,有必要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介绍几种金融衍生产品,并分析强化我国商业银行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产品,在目前金融监管严格的体制下,由于各种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管,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有效政府监管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开始探讨,分析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对我国可以采取的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帆 《开放导报》2002,(4):33-37
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带来了世界性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创造了数百倍于实体交换需求的金融交易额,这个过程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定义为“金融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学主流话语的重要概念。按照这个定义,虚拟资本规模扩张,它对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吞筮,反映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民族国家限制其流动,是反历史,反自然,反进步,反市场,反全球化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严小明 《特区经济》2009,(10):128-130
论文首先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特点,指出其蕴含巨大潜在风险。然后对上市公司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计量监管、信息披露监管以及法律制度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控制。最后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中国部分上市公司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惨痛教训,提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国际一流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力发展国际一流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9.
衍生工具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趋势,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动因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与金融风险,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若干建议。要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必须把握好衍生工具的发展条件和顺序,构筑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和加快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各方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规避金融风险的战略性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对如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