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毫无疑问,沪港通的开通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启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列车。2014年11月17日,作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试点,沪港通正式启动。从通车表现来看,通车首年南冷北热明显,通车第二年则南北表现趋近。从具体对A股的影响来看,沪港通并没有如启动之初市场认为的缩小A、H股的溢价。不过,沪港通的开通的确推进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接下来的深港通也将加大A股的国际化。南冷北热不再明显11月17日收盘后,上交所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2.
以2014年“沪港通”的实施作为外生事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政策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11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为“沪港通”),沪港通从此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作为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创新机制,沪港通将加速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一方面,既不改变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不改变证券市场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沪港通在短时间内打通了通向境外股票市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长期趋势。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始于2002年11月QFII制度的正式推出,2014年的“沪港通”以及2016年向中长期境外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的3号文,则进一步加速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与此相应,近20年来的一系列开放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的"沪港通"和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的"深港通"都将注定成为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两者对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人民币走向世界舞台以及香港金融圈的扩展意义重大。"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启用为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进行双向开放与彼此连结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两地资本主义市场的良性运行和互利共赢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简述"两通"的基本含义和发展历程,后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结合,阐述"两通"在资本市场开放中产生的影响,紧接着探寻在开放中存在的风险,最后为促进"两通"平稳运行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钟凯  孙昌玲  王永妍  王化成 《金融研究》2018,457(7):174-192
本文基于“沪港通”这一外生政策,探讨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价异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能够降低“沪股通”标的股票股价的异质性波动,且在“沪股通”活跃成交股样本中更为明显;深入研究发现“沪港通”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股价异质性波动。本文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亦为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我国政府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做出了新的创举,推出新的投资计划——沪港通,即沪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互相连通机制的简称。沪港通正式开通对于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经济能否良好长期的发展和我国未来跨境资本流动能否走进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沪港通的提出以及正式开通,我国的跨境资本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14,(12)
正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中国资本市场就此踏上新征途,此举将强化上海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投资理念、市场监管和资本流通等各领域的改革与完善,进而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生态,加速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特别地,作为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投资,沪港通的推出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将为我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积累宝贵经验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金融体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鳖论坛上提出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经过7个多月的筹备,11月17日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运行,开启了2014年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又一重大“剧目”. 资本项目开放的新尝试 在沪港通试点方案之前,内地已经有四类跨境证券投资试点渠道,这既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也是资本项目开放的诸多尝试.一是2003年7月正式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二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QDII).三是2010年8月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海外特定机构开放.四是201 1年1 1月出台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RQFII).  相似文献   

10.
张寿林 《中国金融家》2014,(12):108-109
至12月17日,被寄予厚望的沪港通已开通满月。沪港通连接了上海和香港两个市场,一个月以来内地A股强势上涨,而港股市场并未收到投资者的"大礼包",反而受到冷遇。一个月下来,沪港通南冷北热,正好和天气相反,各方对它的关注度也迅速跌滑,这一国家重要经济开放安排将走向何方?沪港通遭遇南冷北热根据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鄂志寰 《金融博览》2014,(23):46-47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完成了平稳有序的各项筹备工作,如期启动.启动初期,沪港股市成交均有上升,两地额度使用亦呈分化走势.尽管市场表现各异,仍无碍沪港通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两地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沪港通作为联结沪港两地证券市场的重要桥梁,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次 重要尝试,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比较分析了沪港通前后两市的波动 情况,并分别选取沪港通开通前的2012年11月19日到2014年11月14日及沪港通开通后的2014年 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17日的上证指数、恒生指数作为研究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原 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GARCH模型实证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沪港通的开通加剧了 沪港两市的波动性,加强了沪港两市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3.
刘英 《中国外汇》2014,(23):73-74
“沪港通”为投资者跨境投资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15.
苏杰 《金融博览》2014,(9):28-29
2014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当日中午,内地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试点已获原则批准.作为我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合作的全新模式,沪港通试点的推出,反映出近年来两地在金融交流与沟通机制建设方面不断进取的积极态势,这意味着关于内地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的探索即将得到落实,推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现在,“沪港通”动向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不少市场人士将“沪港通”作为下半年股市行情的最大支持,以至于现今股市活力大增,更有人果断喊出牛市到来的口号,甚至预言A股目标点位将到5000点。然而,“沪港通”对股市的影响,恐怕短期估计过高,而长期估计过低。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1月17日是沪港通开通一周年的日子。在当天上交所主办的"沪港通"一周年总结暨研讨座谈会上,证监会新任副主席方星海首次公开露面,并就沪港通开通一周年发表讲话。方星海表示,自正式开通以来,"沪港通"下股票交易总体平稳有序,交易结算、额度控制、换汇等各个环节运作正常,在此期间,"沪港通"经受住了国际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检验,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沪港通开通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方星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年沪港通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建立PSM+DID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有效降低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该效应在民营企业、非跨国企业、地方司法效率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外部监督程度两种渠道来降低企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的概率。沪港通有利于释放企业融资约束,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系列政策的推行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随着它的成熟和发展,新的机遇也会适时出现。沪港通将带来世界上最后一个大型资本市场的开放,跟QFII相比,“QFII是一个窗户,沪港通是个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