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凯  孙昌玲  王永妍  王化成 《金融研究》2018,457(7):174-192
本文基于“沪港通”这一外生政策,探讨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价异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能够降低“沪股通”标的股票股价的异质性波动,且在“沪股通”活跃成交股样本中更为明显;深入研究发现“沪港通”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股价异质性波动。本文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亦为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沪港通作为联结沪港两地证券市场的重要桥梁,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次 重要尝试,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比较分析了沪港通前后两市的波动 情况,并分别选取沪港通开通前的2012年11月19日到2014年11月14日及沪港通开通后的2014年 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17日的上证指数、恒生指数作为研究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原 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GARCH模型实证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沪港通的开通加剧了 沪港两市的波动性,加强了沪港两市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3.
沪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需通过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活跃交易来实现.此外,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陈运森  黄健峤 《金融研究》2019,470(8):151-170
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九大强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沪港通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的开启促进了标的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不透明、治理水平低的公司;机制分析发现,沪港通开启后,公司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增加是股票市场开放影响标的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最终标的公司在沪港通开通后经营业绩也得到提升。本文结论表明,股票市场开放改善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这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沪港市场的开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沪港通的来临,AH股的溢价指数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沪港通开通前后不同行业的样本股AH溢价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沪港两地的资本市场,对产生AH股溢价指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0,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7.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1,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8.
以2014年“沪港通”的实施作为外生事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政策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沪港通的实施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里程碑事件,本文基于国际资产定价模型(IAPM),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沪港通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可以使沪港通标的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在更换政策时间、虚构处理组、替换核心变量后该结论仍然显著;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通过增加资本市场流动性、改善公司治理、降低系统性风险等机制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资产交易面临的直接约束视角,对套利限制与A-H股定价偏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1)套利限制会显著加剧A-H股定价偏差;(2)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和沪(深)港通开通之后的时间段,套利限制引起的定价偏差边际效应显著降低;(3)相比于制度性限制因子,机构持股和沪(深)港通开通能够更显著降低市场性限制因子对A-H股定价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互联互通政策有助于降低市场性限制,从而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但仍受到内地资本市场既有交易制度设计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我国政府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做出了新的创举,推出新的投资计划——沪港通,即沪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互相连通机制的简称。沪港通正式开通对于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经济能否良好长期的发展和我国未来跨境资本流动能否走进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沪港通的提出以及正式开通,我国的跨境资本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沪港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会对资本市场各主体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沪港通"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可以提高"沪港通"标的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本文进一步检验了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并且通过区分产权性质和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发现"沪港通"政策所带来的正向现金持有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体现得更明显。在替换核心变量、控制行业竞争程度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角度拓展了"沪港通"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开放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11月17日是沪港通开通一周年的日子。在当天上交所主办的"沪港通"一周年总结暨研讨座谈会上,证监会新任副主席方星海首次公开露面,并就沪港通开通一周年发表讲话。方星海表示,自正式开通以来,"沪港通"下股票交易总体平稳有序,交易结算、额度控制、换汇等各个环节运作正常,在此期间,"沪港通"经受住了国际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检验,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沪港通开通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方星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制度,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将2010—202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沪深港通制度的落地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治理能力在沪深港通制度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融资约束较大、规模较大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中,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阮睿  孙宇辰  唐悦  聂辉华 《金融研究》2021,488(2):188-206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股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资本市场开放是否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中提炼可读性指标衡量信息披露质量,使用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沪港通”机制实施以后,标的公司(纳入“沪港通”的A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高。这一结论对不同的估计方法、样本区间及控制变量组均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盈余操纵水平较高、股价信息含量较低的企业,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更好地改善其信息披露质量。本文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行为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为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静 《金融论坛》2023,(3):32-39
本文基于“沪港通”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对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融资约束是阻碍中国企业沿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资本市场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3)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是企业改善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效率而促进企业改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开通,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DID方法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更换变量衡量方式、更换样本选择区间以及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受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沪港通”是市场驱动型的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能够很好地满足沪港两地投资者的跨境股票投资需求,同时拓宽了两地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两地股市的发展水平、相关机制等存在的诸多差异又无疑为它的实行增加了不少阻力.两地股市联通后,其资金流动、股票价格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想要最大化地利用“沪港通”,使其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又一引擎,则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将要产生的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因此,对于“沪港通”实行后资金流向及其他影响的预估,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展开对“沪港通”相关资料和时讯、评价等调查和关注,研究“沪港通”的开通对各方面的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沪港通"的开通是否使沪市与港市及沪市与美市的联动性产生显著变化,以沪港通开通为节点,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13年7月2日至2016年4月15日沪、港、美三个股票市场SCI、HSI、SPX500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前,上证综指波动主要源于其自身,几乎不受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美市和港市与沪市没有联动性;"沪港通"开通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对沪股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银行家》2014,(12)
正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中国资本市场就此踏上新征途,此举将强化上海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投资理念、市场监管和资本流通等各领域的改革与完善,进而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生态,加速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特别地,作为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投资,沪港通的推出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将为我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积累宝贵经验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国金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