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各大企业开始实行"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目的是为了真正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但是由于以往我国企业主要以吸引外资税收的激励政策为主,在"走出去"税收政策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就以"走出去"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根本,从不同方面分析我国"走出去"企业税收支持政策的相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2.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走出去"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以山东省中小企业"走出去"为例,首先分析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然后分析其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地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促进境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支持"走出去"的外汇管理政策变迁,在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对外投资特点的基础上,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提出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政策的相关建议,促使境内机构更好地利用"两...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内涵"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成为WTO成员国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对不断壮大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坚持"走出去"战略,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走出去"正启动大发展,而走出去配套融资薄弱已经带来了系列不利影响.通过计算发现,为跟上走出去发展步伐的需要,我国"走出去"配套融资资产需要在未来几年成倍增加.基于国内机构分析和国际经验借鉴可以看到,我国新增两家政府背景"走出去"融资机构有其必要性.未来政府夯实"走出去融资"的基本要领是:动用外汇储备,新建官方机构,创建金融产品,促进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政府管理和利用外汇储备的政策缺陷,并分析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难,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将外汇储备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外汇储备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难题,又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创造了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青岛市"走出去"企业的问卷调查,在分析"走出去"企业税收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税收政策、规范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部门合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发挥税收在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走出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新宇 《涉外税务》2006,(12):81-85
回顾美国制定CFC规则的背景及其多年来的争论,有助于理解选择建立该规则的时机。我国现阶段暂不宜实施CFC规则。理由是: CFC规则会降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政策相悖,对“走出去”企业不公平,并且CFC规则的效果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9.
葛阳琴 《中国外资》2009,(12):124-124
中小企业“走出去”是自身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关键是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最佳的融入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条件,如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且较为稳定、金融市场日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等,也存在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足、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快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货币合作和优化人民币区域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目的,我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大踏步"走出去"的同时,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陌生的税制环境也给海外投资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走出去"企业往往需要面对如海外税收申报、税务纠纷解决等许多共性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税收规划,"走出去"企业就很难立足于海外、谋求长远的发展。为此,本刊特专访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尹同跃董事长和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的詹清荣博士,请他们以企业家和税收管理专家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处理,听他们谈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汇管理政策对企业"走出去"还有诸多限制.一是企业"走出去"启动资金、前期费用购付汇还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小企业是夯实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化"流动性过剩"挑战为机遇,完善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国家战略扶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高中小企业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应根据企业战略决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走出去"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十五"期间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去产能为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进程,既有助于化解国内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也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支持"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金融支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发展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本文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从江苏实践来看,企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引导和支持;就税务而言,应当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政策,优化对外投资服务,提升境外税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立实 《国际融资》2007,(1):21-24
企业"走出去"须对国家风险有清醒认识 尽管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商务部魏建国副部长在首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报告会演讲时明确指出:我国企业"走出去",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外部的风险.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是和平稳定,但恐怖主义、局部动荡、宗教和民族的冲突,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种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不绝于耳,对中国存在着防范、猜忌等复杂的心理,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了阻力.因此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当前要处理好3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助推企业"走出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发展,但不同程度地在投资地受到金融服务支持不足的制约.同时,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金融业务领域,正在努力探索发展的空间.本文探讨了这两方面的优势互补问题,提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来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并以此作为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近中期业务目标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它是与"引进来"相对应的一种发展战略,其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国际贸易、对外投资、技术转让、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最为关键的是要企业"走出去",置身于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建立全球性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投融资体系,直接参与国际化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