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成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户贷款成本较高、农村信用信息体系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本文以"互联网+"为视角,提出促进成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路径,即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政策体系,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切实帮助农户降低贷款成本,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同我国金融业整体快速发展相比,显得十分滞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减缓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进入"瓶颈时代".创造一个适合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竞争的经济政策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增强金融支农的能力,真正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服务体系是指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农村金融业务方面、农村金融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构建以市场资源为主,政策资源为辅的四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即"政策型——商业型——合作型——非正式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系,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融资困难;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风险较大等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平衡、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分散农村金融风险的解决问题办法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村金融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亟需金融支持,但是正规金融体系支农服务不到位、民间资本支农服务渠道不顺畅、农村资产入市缺乏盘活机制。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河南省政府应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加大金融惠农支持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与河南省情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使金融业成为推动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农村金融改革的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服务是指正式或非正式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可以为服务"三农",实现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保障.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探求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但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农业贷款力度较大,但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不容忽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不够深入,地区分布差异大;农业保险开始探索,但仍未完善。为此建议:(1)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2)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4)着眼全局安排各项农村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的支持,需要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金融服务理念、创新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以及完善金融市场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营造农村金融生态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运行缺乏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导致服务功能弱化,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融资的发展.营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柘宽农村金融机构职能,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增加金融资源的吸引力,规范民间融资功能,深化农村金融监管改革的宽度和深度,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着力打造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中国银监会日前表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将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完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持续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银监会表示,虽然农村金融服务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金融资源二元化和金融区域配置不平衡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仍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还存在种种缺陷,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探讨了美国、日本、印度、泰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法律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农贷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能力;拓展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建立多渠道资金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规范和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农村、农业、农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面临资金供给不足、体制不健全、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善、政府扶持性政策不给力等问题。我国应加快改革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邮政储蓄现行制度,从体制和机制上深化变革农村现有金融机构,创建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与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并监督非正规金融的生长,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和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要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创新、涉农信贷投放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承担起更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发展需求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金融体系应发挥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目前仍在深化改革之中。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德国相比,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无论是在发展模式、组织体系、监管框架、兼业状况、制度建设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应该全面加以调整。尤其要强化合作金融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保证对农村金融组织的政策扶持;金融组织自身要立足三农、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的合作金融模式,构建自下而上、自成体系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要完善监管体系和建立行业自律协会组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筱雯 《中国市场》2014,(4):120-121
针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绩效低下的现状,本文从政策性壁垒过高、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金融创新不足、信用担保体系缺位这四个方面分析原因,然后相应地提出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建立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及完善信用评级和担保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然芬 《商场现代化》2009,(19):204-205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健康、有序、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是农村金融企业公平、高效发展的机制保证,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对发展农村金融、建设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意义非凡。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民间金融和谐发展,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它包括5个方面的内涵:充足的金融供给、优化的金融生态、有序竞争的金融企业、完善的金融监管和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也正应该是从这5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刘本英 《商场现代化》2014,(25):192-193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快速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金融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对今后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的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匹配的金融保障是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前提。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农村金融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有效竞争市场未形成、金融运行基础薄弱、金融配套服务不健全等缺陷,其农村金融保障机制还存在着金融对农产品供给不足、金融对农服务不到位等供需矛盾。黑龙江省应大力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扶持,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和融资担保新机制,强化金融基础工作建设,以完善其农村金融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农村普惠金融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断优化,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提出一些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