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津津 《广告导报》2004,(9):129-129
2004年,对于贵州卫视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作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最早上星的电视台之一,至今它已经成功上星十五周年。2004年7月9日,贵州卫视为庆视成功上星15周年正式推出的“大元帅贵州卫视有奖收视活动”更让其成为今年省级卫视营销活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吕斌 《中国广告》2002,(9):70-71
中国西部电视的新贵——贵州卫视日前在上海召开西部定位战略说明会,向新闻界和广告客户正式公布贵州卫视全新的战略定位——西部黄金卫视,并通过 SOHU 网站对说明会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贵州卫视的这一战略定位显然蓄谋已久。贵州电视台台长李新民表示,贵州卫视多年来在全国一直保持着很好的覆盖和收视率,通过对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2002年1月至6月西部12省区的收视报告分析,贵州卫视的收视千人数和收视相对份额位居全国31家省级卫视第一位。从各项指标评判表明,贵州卫视在西部地区呈绝对优势,打造"西部黄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财富》2005,(4):113-113
山东卫视作为全国最早上星的省级卫视,覆盖人口超过七亿,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良好的收视先决条件。不仅如此,在全国收观市场中,山东卫视的地位举足轻重。CSM媒介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1-9月,在26个省网和直辖市组合,山东卫视全天平均收视率在所有省级卫视中列第二位。近年来,在“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频道定位和诸多优秀节目的有力支撑下,  相似文献   

5.
河南卫视近两年来各项指标的跨越式增长引起了全国同行及专业研究机构的密切关注,2007年,河南卫视全国覆盖人口突破6亿,在最能代表电视媒体全国传播价值的27省网跻身省级卫视三甲,观众满意度、频道创新力位列全国省级卫视第二,广告创收连续第三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河南卫视的收视、覆盖、创收、影响力等各项指标同时出现大幅提升,大家将其称为“河南卫视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的省级卫视方阵中,江西卫视并不是最抢眼的,却是最务实的,原创栏目《传奇故事》、《金牌调解》、《家庭幽默录像》让观众牢牢记住了它;江西卫视不是最跟风的,却是最坚定的,2014年全新推出的《挑战文化名人》差异化突破,收获收视与口碑双赢;江西卫视是全国少有的连续十五年稳居全国卫视前八强的卫视频道,高位稳定的媒体表现,在全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很多媒体同行用“迅猛上升”来形容河南卫视2006年以来的突破性发展。的确,2006年河南卫视覆盖区域和收视份额均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全面增强。全国可接收入口增至4.75亿,全国35中心城市组的收视表现从以往的长期徘徊在中游到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十,在全国27省网组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四位,中原五省省网高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位,广告创收稳步增长30%并突破3亿大关。中原龙头卫视的地位愈发巩固和强势,全国强台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盈韵 《广告导报》2004,(10):117-118
2003年10月23日,定位于以“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的东方卫视全新开播。截至2004年8月,已在全国280个城市落地的东方卫视,成为了省级卫视中成长最快的卫星频道。相比之前的上海卫视,年轻的东方卫视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在新闻的播出量上更好体现了“新闻见长“的内容定位,而且在频道包装、媒体品牌建设、地区的覆盖等方面也有一定建树。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收视环境中,东方卫视的收视表现如何?本文从收视率、到达率、观众忠实度等收视指标方面对东方卫视做一个收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全国众多卫视频道来说,贵州卫视在西安的覆盖力度一直处于弱势,西安地区覆盖人口出现较大的缺口。作为贵州卫视长期的覆盖盲区,西安一直处于两无的境地,一无覆盖人口,二无收视贡献。2008年7月15日,贵州卫视加大资金投入,在西安地区实现全面覆盖落地,扭转覆盖劣势的局面。由以前0用户的规模,提升至80万以上用户的规模,大大提升了贵州卫视在西安地区的覆盖力度,加大了西北片区的强势竞争力,更进一步实现了扩大覆盖规模,建立收视贡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周绍成 《广告导报》2008,(1):112-113
2007年,河南卫视全国覆盖人口突破6亿,在最能代表电视媒体全国传播价值的27省网跻身省级卫视三甲,观众满意度、频道创新力位列全国省级卫视第二,广告创收连续第三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河南卫视的收视、覆盖、创收、影响力等各项指标同时出现大幅提升,充分说明了其传播价值已经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客户朋友和业内外人士的认可,河南卫视成为全国强台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11,(1):73-73
2010年,省级上星频道份额首次超越央视频道群,在省级频道组颇受关注的天津卫视,实现了覆盖、收视和影响力的大幅攀升,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提升与跨越式发展。2010年天津卫视全国覆盖人口达到8个亿,全天平均收视率稳居省级上星频道第七位,其中晚间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超过0.50%,居第六位。  相似文献   

12.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9):i0010-i0010
在与安徽卫视的合作中.我们更看中的是其在全国的传播价值。她不仅具备全国31个省会城市、98%以上地级城市的多网络有效覆盖,还在激烈竞争的电视媒介中.通过“电视剧大卖场”平台.取得“全国收视前十、省级卫视第二”的良好收视表现,同时.安徽卫视的营销服务水准堪称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13.
王炎龙 《广告大观》2007,(9S):101-103
近年来,省级卫视围绕平台竞争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一是打造全国性传播媒体,实现平台扩张,以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等为代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二是打造区域行销平台,垄断本土市场,以贵州台的“西部黄金卫视”的定位战略为代表,塑造了省级卫视抢占区域收视市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日,贵州卫视在天津地区实现数模(数字网、模拟网)并传,由以前120万户的覆盖规模提升至340万户收视观众的庞大规模,覆盖范围达到100%。此次在天津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了贵州卫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入网后收视率的提升、卫视品牌的大力推广以及观众规模的增加,将会促进2008年贵州卫视全国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下,安徽电视台广告经营逆势上扬,预计全年总创收将达到15亿元,其中安徽卫视在推及人口11.3亿的全国28个省网中,全天收视排名位居省级卫视第二;覆盖上安徽卫视全国覆盖人口8,58亿,  相似文献   

17.
卫视频道是省级电视台的门面,也是创收的主题频道,肩负着名利双收的任务。谈到卫视频道的传播价值时,言必称覆盖规模,覆盖的优与劣已经是广告主判断的首要考虑因素。卫视覆盖工作,可以说是卫视媒体一项建立健全品牌影响力,收视竞争力和广告创收力的基础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以来独播剧被越来越多的省级卫视关注,但由于国内媒体自己制作电视剧的条件尚未成熟,大多省级卫视独播资源的竞争表现在购买韩国、香港、台湾等优秀电视剧的全国版权上。这些引进剧一方面在当地已播出过,有收视记录作为参考,购买时更有把握;另一方面由于政策限制这些引进剧不能在黄金档播出,导致省级卫视的黄金档电视剧独播化几乎是空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大众收视行为越加复杂、收视目的不再单纯、收视时间前后不一,这也给卫视覆盖提出了新课题,但客户永远是最终的买单者,如何借助覆盖协助客户完成销售目标是卫视不变的责任。省级卫视覆盖工作近十年已进入惨烈厮杀的阶段,面对全国庞大的城市网络,卫视覆盖在完成政治宣传的目标之外,也得缔造具有优势的收视成绩,这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一两年,云南卫视异军突起、成绩骄人,响亮提出“打造绿色传媒品牌”的口号,一系列大型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收视提升迅猛,彰显出了强台气度和风范。2010年云南卫视在全国35城市的收视提升40%,排名省级卫视第11位,居西部第一,收视增长幅度位居省级卫视前列(参见下页表格)。因此,2011年的省级卫视“年中庆”中,绝对不会缺少云南卫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