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溪 《魅力中国》2014,(26):143-144
一、导言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以确保公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正是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是我国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项制度。医疗保险制度,起源于1883年,德国碑斯麦政府时期制定的疾病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医疗保险制度为发端,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了解和研究国外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一、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疾病保险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883年,德国颁布嫉病社会保险法》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医疗保险制度,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国家保健服务模式(英国模式)、国家保健保险模式(加拿大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德国模式)、自愿保险模式(美国模式)、医疗储蓄帐户(新加坡模式)、医疗服务的公共提供(苏联模式)等6种主要模式。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局面,加之医疗技术及设备更新加快、人类寿命延长,各国医疗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医疗费用支出过度膨胀、医疗能力和资源浪费严重、医疗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已经严重制约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入,因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抑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孟艳 《理论观察》2011,(5):56-58
现阶段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险制度存在养老保险转移衔接并不完善、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工伤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满足城市外来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等不足。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均表现为上升趋势。由于医疗服务及其费用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和经济负担,如何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卫生从业人员、卫生经济领域内学者甚至普通居民都关注的焦点。尽管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在涉及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保险领域的基本规律上,仍然有其共性的一面。因此,研究国外医疗保险费用确定机制和各国医疗费用控制的特点,对推进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5,(6):47-47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今年起全面展开。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或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预算拨款、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医疗健康支出的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国际比较,论证了我国医疗费用近些年来的确存在上涨过快的势头。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本文最后从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给出了一些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建议,包括在供给方面:实行医药分离,按病种收费,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在需求方面:建立医疗保险个人储蓄帐户,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引人商业医疗健康保险等。  相似文献   

9.
林清泉 《开放潮》2003,(1):41-42
医疗保险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98%的地市已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869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保障,医疗保险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袁利成 《中国经贸》2013,(14):117-117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一部分的企业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国家所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还不够重视,企业职工都没有能够进入到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系统,有一部分的企业还没有能够进行医疗方面的改革,仅仅是依靠各地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以及拖欠职工医疗费用等等来对群众最低的医疗费用支出进行维持,根本无法保障职工的最为基本的医疗合法权益。即使有些企业能够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可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对企业医疗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继续分析,并针对这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职工医疗基本保险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进行剖析,阐明医疗保险制度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我们认为,商业健康保险的迅速发展及其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不仅能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充分实现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职能,同时也能抑制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消费,促进医疗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从而达到商业健康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机构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贾倩  庄倩 《科技和产业》2023,23(14):48-53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逐渐完善,但针对部分高额医疗费用,基本医保的报销水平仍然有限,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面向全体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将作为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的补偿手段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此探究补充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构建两部模型进行分析探究。 结果表明,补充医疗保险增加了中老年人体检、门诊和住院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其在门诊费用支出。 因此,政府应鼓励居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以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无法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同时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亟待完善.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地方.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国务院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多年的建设完善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成绩上主要表现为调整,创新制度模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制度框架、设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终端核心政策、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增强了群众满意度。在不足上,主要体现为:整体保障水平不高、筹资机制不稳定、缴费模式缺乏吸引力以及医疗机构监督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5.
孙长波 《魅力中国》2011,(11):82-82
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上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末的数据,我国人口总数为13.35亿,而实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为12.34亿,即说明我国目前还约有1亿人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6.
新法新规     
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费用纳入医保日前,国家下发了《关于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费用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  相似文献   

17.
宁波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覆盖范围在迅速扩大。但医疗保障体系内部制度不够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医疗保险的需要。应逐步建立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和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特殊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等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也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对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他国在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以达到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自1950年代实施以来,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轻职工的个人和家庭负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分析了新疆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通过保险途径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军人大病医疗保险,符合国家关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也易于实现大病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满足军队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要,从而有利于减轻国家和军队的社会保障负担,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