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跟善 《发展》2009,(12):146-146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觉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仅仅依靠一次师范学校的学习已经不够,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通过记教育日志、与师生的交流沟通、记录教育博客、教育叙事和教学录相等方式达到反思教学的目的,在反思中提高,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晓晶 《魅力中国》2010,(21):147-148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念、教学效果等进行内在的剖析和批判.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表现有四方面:为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效性;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通过提高反思性教学通过创造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勤写教学反思札记来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不断反思和实践的循环过程.通过反思性教学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而且可以成为一名研究者,形成对教育理论等问题的探究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飞越  唐翠芳 《魅力中国》2014,(22):203-203
教学评价就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扬长补短,优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阅读《中国数学教学研究30年》这本书,介绍了教学评价的相关概念以及教学评价的三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的评价、学习活动的评价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习经验,重点对中学数学教育的评价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宋伯莉 《魅力中国》2014,(2):122-123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多元结构形态,包括教材转化、教学监控、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等几个基本环节.教材转化是基本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学监控是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教学研究是教学能力的突出特色,教学创新是教学能力的灵魂.当今,针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的现状,应明晰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原则,协调教学与科研失衡的现实矛盾,建立健全大学教师培养工作体系,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教学反思等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能力的自我建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内省活动,无论是对于教学工作还是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这个过程绝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对已有的经验和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间断的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教学反思,会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温故知新,思考知新,同时也会提升使教师处理不同的课堂情境的能力以及随堂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宇 《魅力中国》2011,(10):162-162
反思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之一。每一次教学设计和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许多教育家和名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但仔细与身边的老师们交流起来,却发现当前教学反思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海珍 《发展》2011,(9):107-107
教师的专业成长贵在学习,重在反思。如果每位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作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1.
马玉娥 《发展》2011,(9):160-160
“教学反思”是目前的流行语,是老师们重要的行走方式和成长途径。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可以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任静 《魅力中国》2014,(15):117-117
在语文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可见,写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文 《理论观察》2007,(4):189-190
一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为对象,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不断揭示教学现象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并且赋予价值上的判断,从而提供反馈信息,指导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评价应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全面的评价。主要对象应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被评价者达到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目标,直至达到最终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  相似文献   

14.
周杰 《魅力中国》2011,(7):71-71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严英 《魅力中国》2013,(23):153-153
一、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省式深入思考,发现、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求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毛文静 《发展》2010,(4):147-147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毫无疑问,当前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17.
陈文会 《魅力中国》2013,(5):135-135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践者、而且要做要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运用聪明才智,有效的开发教学资源,在创造与反思中成就自己的专业成长。正是源自对所出试题的创新与思考,对学生答题的分析与反思,对考试中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成就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相似文献   

18.
陈淦 《魅力中国》2010,(16):225-225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要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做好学生促进者,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的课程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反思已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要善于进行反思,进行有效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的策略,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建构理想高效的课堂,才能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任新生 《魅力中国》2010,(22):211-21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熊川武在《论反思性教学》中指出: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思远 《新西部(上)》2009,(11):198-198,191
反思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通过反思,充分认识到教师应是课程的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者和评价者,应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