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凤莉 《发展》2009,(12):143-143
职业学校为谋生存,招生时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现今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进生”,他们在初中学习阶段大多是学习、纪律、甚至道德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群体。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后,如何使他们转变,成为可用之才,这是职校教育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宫晓玉 《魅力中国》2013,(29):252-252
动机是推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阐述了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健  克克  金歆 《开放潮》2005,(5):i024-i026
有人称他们是“边缘学生”。相对于传统意义上学习优秀的同学而言。他们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也一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行走在大学校园里,他们的大学生活也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声音。社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残酷的,但他们已别无选择。奋斗改变命运。这是他们的座右铭。《大学时代》孙健、克克、金歆的文章。对此作全方位描述。  相似文献   

4.
赵娟丽 《发展》2008,(3):106-106
随着英语的流行和人们对英语的普遍关注与投入,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向两个极端发展。处于大中城市的学生由于家庭的重视,从小投入的精力多。学校师资力量也比较强,在语音的掌握、发音、语调、词汇量各方面都优于地处偏远的农村学生。甘肃地处西部地区,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英语基础明显不如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的学生。因此,结合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甘肃省许多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分级教学,应该说是非常及时和非常必要的。但是,分级教学仅仅从教材和试卷上加以区分是不够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一些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俊 《中国西部》2013,(9):84-85
只有爱的阳光才能照亮每个"问题学生"的心田。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珍惜这个人生中最美好的相遇。我们在执教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不守纪律、上课喜欢趴在桌子上、学习成绩差、各种行为习惯差。他们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说的"无可救药"了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转化这些学生呢?笔者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徐博 《沪港经济》2004,(11):32-35
9月25日,沪港经济杂志社在上海新天地亚力山大会馆,举办了一场“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40位上海房地产界精英聚集一堂,共商房产发展大计,他们中既有上海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有资深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7.
“贫二代”是一个新的社会名词,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群体,也是职业院校中数量较大的学生队伍。他们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各方面的原因,心理问题比其他学生严重。因而,了解职业院校中“贫二代”的心理特征,对他们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职业院校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原本实践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课,学生也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给教师教学带了很大困难。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韦芳 《魅力中国》2010,(24):136-137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只要善于让学生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就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余扬  仇小军 《特区经济》2005,(11):187-188
“胜利者的诅咒”难题是由Peter Coy(2000)提出的。他用拍卖一罐数目未明的硬币的实验来说明了这一问题。他的学生以稍低于他们估计值的价格来竞拍(这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然而每次获胜者都是那些对硬币数目估计过高的“鲁莽”学生,因而他们也支付得较多。  相似文献   

11.
卢艳文 《魅力中国》2010,(20):255-255
高中物理“难”,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怎样才能让物理“好学”并且学好高中物理呢?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汪朝江 《魅力中国》2014,(20):173-173
如今的中职教育,英语教学面临着市场经济下的岗位要求扣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要生活化、专业化,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自己角色的转变。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学会英语,学会做人。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她。  相似文献   

13.
仉茜茜  孙玉国 《魅力中国》2011,(10):138-139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与事无补。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习主动性,摆脱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方式是创新高校育人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三全育人”实践阵地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方式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面临着大学生群体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不强,育人主体对“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的理念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学生社区内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社区育人队伍建设,凝聚学生社区育人共识;利用网络信息媒体,搭建学生社区网络育人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一、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各项工作 1.1全员鼓动,激励学生 1.1.1在高三开始教学阶段我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上的困惑以及对老师的要求。让他们体会到学校、老师都在重视他们。也让他们体会到高三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早些进入“高三”角色。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常常被人认为是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也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结果也不再是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目,而是能否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否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单慧 《黑河学刊》2011,(4):100-101
"三下乡"支教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三下乡"支教活动,大学生们接触到农村未成年学生,了解到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不仅在提高农村未成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成效,对参与支教活动的大学生本身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志斌 《魅力中国》2009,(2):119-119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朱真真 《魅力中国》2011,(12):320-320
新一轮的课堂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快乐地学习,通过课堂实践和观察,发现没有任何负担的学习,学生得到的只是非常短暂的开心,而不是身心的愉悦,当层层深入地帮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后,他们是快乐的,并激发了继续探讨的兴趣,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原始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择校有利于增加学校的活力,有利于增强学校间的竞争,给予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但也存在加重学校负担、牟取暴利、不利于学生个体成长的弊端。择校问题,重点是把握度,即择校生的比例限度;择校费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