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荷 《魅力中国》2010,(17):260-26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载负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对话”。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以文会友的交往行为”,这是很有见地的。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刘文春 《魅力中国》2013,(8):238-238
阅读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转换一信息输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读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通过文本输入,使学生获取和处理文本信息。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化所学内容和语言,并进行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就是说,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并且感悟、获取、愉悦.然而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愿意自己读,总希望听老师讲,而且缺少感悟,较少获得,产生不了阅读的愉悦和冲动,不能很好地实现个性化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和学生互动,以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影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4.
陈勇 《发展》2009,(6):102-102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客体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并用智慧与理性去理解、启迪和培养,想方设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朱雪莲 《重庆与世界》2013,(11):119-122
基于互动论,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角色、文本和多媒体相互交融的多重互动,可以通过音的互动、图的互动、信息互动、文本互动和检测互动等5个环节顺序实现,真正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和文化在互动中传递。  相似文献   

6.
靳三中 《魅力中国》2011,(1):260-260
一、自主阅读概述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了听课的目的性。何谓自主阅读,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  相似文献   

7.
李明月 《魅力中国》2014,(4):232-233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住新课标实施的正确导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8.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侯晓倩 《魅力中国》2014,(24):179-180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和评价阅读内容等基本技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以及“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  相似文献   

10.
仝连琴 《魅力中国》2010,(15):119-119
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导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则需要教师通过导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扣击语文课堂情感的大门.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1.
吴丽 《魅力中国》2008,(2):99-9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学生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了感悟文本内涵,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文本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因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获取教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蓓蓓 《发展》2008,(6):89-89
英语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拓宽和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生物课堂中对于互动情境进行合理的创设教学,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互动过程中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更有利于生物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文章根据生物课程独有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上进行了互动情境教学创设的策略阐述,从而让生物课堂更具生机,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生物课堂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金丽宁 《魅力中国》2011,(12):287-287
“要让学生充分地渎,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新大纲”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充分地读”,不仅包括朗读和默读,还包括思考与想象。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仅有读是不够的,还要有“悟”。读和悟是融为一体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能完全分割的。  相似文献   

15.
张连河 《中国西部》2014,(36):72-73
<正>近期,笔者听了一位青年老师讲授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老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填空题,目的是让孩子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把握全文结构脉络;接着便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其后是把文本内容逐段搬到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读、理解、感悟……期间,有学生的自主读书,但总觉学生自主学习还没怎么进行,学习尚未充分就被老师"拽了  相似文献   

16.
石战彬 《魅力中国》2013,(11):145-145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需要依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主动的与生动活泼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互动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郭俐 《魅力中国》2013,(19):164-164
在教学《雷雨》过程中,细节补充,角色扮演,写鉴赏性文章。让学生在文本中读出作者、读出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与创造,写出有思想内涵的鉴赏性文字。  相似文献   

18.
张新宏 《魅力中国》2013,(26):214-214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要提高阅读教学,就要教师能够灵活的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求知。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让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有效对话必不可少。因为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等各层面广泛深入交流与共鸣,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我注意做好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安红艳 《魅力中国》2011,(10):145-145
目前学生对语文课的热情不高,趣味不浓。找回语文课失落的趣味,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有意思有兴趣,让每堂语文课触动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显得非常重要。作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三点做法:一是让高于生活的课文在解读时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灵;二是引导学生去捕捉文学作品的细节,深入文本去和作者对话,把握文本的精义;三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去揣摩语言,产生对文本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的认同和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  相似文献   

20.
邹喜玲 《新西部(上)》2010,(2):151-151,16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阔读文本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之因素,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实现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