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耀卿 《魅力中国》2014,(2):245-245
我们知道,课文是语文课本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而阅读课文则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就不能从课本中学到知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书本之间都要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交流必须是双向互动、互为依存条件的,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更是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郭莉华 《魅力中国》2009,(14):135-13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应当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吴丽 《魅力中国》2008,(2):99-9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学生而言,他们解读文本,是为了感悟文本内涵,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文本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因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获取教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勇 《发展》2009,(6):102-102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客体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并用智慧与理性去理解、启迪和培养,想方设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刘文春 《魅力中国》2013,(8):238-238
阅读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转换一信息输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读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通过文本输入,使学生获取和处理文本信息。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化所学内容和语言,并进行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6.
赵建立 《魅力中国》2011,(12):268-26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苏树忠 《魅力中国》2010,(7):127-128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参与对话的主体分别为学生和文本,而这一对话的引导者为教师。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对话式教学能够增加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让老师和学生在这一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对话式阅读教学还能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坚持这种灵活、全面、科学的对话式教学。一、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中的积极因  相似文献   

9.
张利红 《魅力中国》2011,(21):297-297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课为学生审美体验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李会娟 《魅力中国》2010,(9):149-150
阅读教学,实际就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学到学习的方法,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1.
张新宏 《魅力中国》2013,(26):214-214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要提高阅读教学,就要教师能够灵活的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求知。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让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有效对话必不可少。因为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等各层面广泛深入交流与共鸣,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我注意做好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张以华 《魅力中国》2010,(10):141-14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田莉 《魅力中国》2013,(11):146-146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即让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要想达到目的,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多方考虑,慎重对待,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无外乎基础和阅读,而重点又是在阅读教学中。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学生也就读懂了课文。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课文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材料,更是学习的对象,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是尽量对等的。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其语文经验不对等,导致形成了“落差”。学生的语文经验指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生活经验是指学生所掌握的与文本相关的百科知识。若想理解一篇文章,读出心中的感受,就需要两种经验的有机结合,但往往有些文章对学生而言,学情评价(生活经验、人生感悟)与终极学习目标(语文经验、语文素养)存在了阶梯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在“雪地捕鸟”情景的描写中,展现了那个时代孩子们自得其乐的情形,而现在的学生,就缺乏生活经验,有的对“筛子”一无所知,并且对很多消逝的过去那些最简单而又最纯真的游戏闻所未闻,又怎体会其快乐呢?  相似文献   

14.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是人脑中存储知识的框架,已有的知识被分门别类存放其间以供调用。图式理论是指导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理论,它强调读者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主导作用。根据图式理论,阅读实质上是读者运用背景知识和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任务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获得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两年"阳光师训"的直接参与,尤其是几节观摩课的准备与执行,让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文本与拓展有了新的看法: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维就  相似文献   

16.
对话犁教学要求通过创造性的感知活动.达成学生对文本的对话和理解,并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达成对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立人”的教育目的。而学生在阅读中最大的特点是“前理解”(即语感)的相对贫乏,师生在这方面存在相对的落差,这就构成了师生对话的呵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宋建秋 《魅力中国》2014,(23):398-399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肖美香 《魅力中国》2010,(10):147-147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缺乏个性阅读和课堂真正的实践活动,为了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我认为最好将接受美学、符号论美学和体验美学等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以期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宗义 《魅力中国》2011,(12):272-27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雪艳 《魅力中国》2014,(23):136-136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在老师直接的引导下完成的,缺乏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结合自己对人教版新教材《Go for it》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