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国有  孙赫 《财政监督》2011,(11):78-79
本文运用自然科学原理,把经济发展比作一部汽车,既要有动力机制,即发动机,又要有方向盘.即均衡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且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有助于分清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分清市场中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分清政府中的动力机制政策与均衡机制政策,使政府能够更加明确且有针对性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王平 《中国税务》2009,(7):12-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省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然而,浙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并无优势:一缺资源,二缺国家资金投入,三缺特殊优惠政策。就是在这“三缺”的条件下,浙江人不等不靠不要,大胆变革生产关系,积极创新生产方式,坚持党政科学有为,提炼弘扬浙江精神,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浙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国税人秉承“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打造出具有浙江特色的纳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吴延晖 《广东财政》2001,(12):31-32
三年一届的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落下帷幕。三年三个主题-“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广东实现现代化途径的探索”、“经济全球化与广东”,共同的目的是对广东经济的自我审视和重新定位。在过去,“摸着石头过河”是先行者勇敢的探索,现在,更多的是需要缔建规范和制度,有目标、有方向的前进。  相似文献   

4.
程国有  孙赫 《财政监督》2011,(32):78-79
本文运用自然科学原理,把经济发展比作一部汽车,既要有动力机制,即发动机,又要有方向盘,即均衡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且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有助于分清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分清市场中的动力机制与均衡机制,分清政府中的动力机制政策与均衡机制政策,使政府能够更加明确且有针对性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地方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谓"地方银行业",有两层内涵,一是"地方",二是"银行业"。"地方"既是空间和区域上的概念,但实际上强化的是"地方法人的范畴",即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在浙江本地,具有地方税收属性、地方业务属性和地方管理属性。"银行业"既是金融业态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省级低碳经济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辽宁、湖北、广东、陕西和浙江这五个有代表性省份的低碳财政支持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低碳财政支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在低碳财政方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低碳财政支持政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近年来浙江省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省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一倍。但是由于浙江的丘陵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这就决定了浙江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相对富裕而不均衡、总体发达而局部贫困的现象。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8.
钟晓敏教授以浙江为背景探讨了三个问题,主要讲经济发展的界限。对经济发展的概念界定,还有浙江具体的做法。我从税收角度谈几点: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广东地税,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纳税人服务中心的地方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08年纳税人满意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如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广东地税在纳税服务工作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曾涛 《南方金融》2002,(11):16-17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与投资问题。从广东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必须认识消费的反作用,要重视通过消费需求来引导生产、引导投资,进而广东必须大力拓展和培育“陆海空”三大消费市场和消费文化,形成消费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扩大消费市场的潜能,预知未来的消费,全面增强广东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的均衡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金融发展的前景、广度等方面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对金融不仅无法起到任何的推进作用,还会严重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可知,相关金融企业的经济意识和社会承担应该有所提高,只有不断完善上述内容,才能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2.
利用前沿非线性PSTR模型和我国2007-2013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在体育财政投入水平较低的地区,体育财政投入无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体育财政投入水平较高的地区,体育财政投入显著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随着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逐步实现对相应门槛值的跨越,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同时,我国各省域体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北京、浙江、广东、海南、内蒙古、陕西、西藏、新疆等八个省域体育财政投入显著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孙国茂 《济南金融》2005,108(12):3-6,11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并与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地区进行比较。山东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不低,但资金来源存在结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山东经济金融化程度较低,储蓄不足,证券化率较低,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深化程度较低影响资本投入总量、结构及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并与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地区进行比较.山东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不低,但资金来源存在结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山东经济金融化程度较低,储蓄不足,证券化率较低,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深化程度较低影响资本投入总量、结构及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燕  郑竑 《福建金融》2010,(7):12-15
本文基于1978~2008年福建与相邻的浙江、广东两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经济发展情况。认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福建获得长足发展,但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资源禀赋结构差异和自身经济发展路径存在欠缺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福建经济发展与广东、浙江存在差距,文章据此提出促进福建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广东为起点,30年的发展,创新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相比于其他省区,广东的经济不仅总量最大,而且成分最多样、外向特色最明显、企业数量最多。受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广东一度成为“重灾区”,在新思维的指引下,广东再一次迎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视角下浙江城乡金融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资本、金融机构、金融人力资源、金融信息、金融产品等构成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要素。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浙江金融资源总量呈现出不断扩张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浙江金融资源的总体发展布局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不均衡发展状况。金融资源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实现浙江城乡金融和谐发展,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差不大,但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全省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文章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江苏各城市经济发展做综合的排名,并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寻找出导致苏南苏北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为各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落后苏北城市发展以启示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可支配的财政资源有限,民族地区无法推动各产业同步均衡发展。因此,通过培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调节和转型作用的支柱产业推进区域工业体系发展成为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采购》2014,(9):57-57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广东,广东看东莞”,2013年东莞GDP达到5500亿元,同比增长9.8%,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八,是国内经济发展最为迅猛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匕也是少有的。因此建设与之相对应,能够有效的为经济,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新型电子政务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