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盛松成 《银行家》2014,(1):28-31
正在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8.2765,截至2013年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1325,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5%。同期,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名义有效汇率为一国货币与其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由88.1上升至113.4,升值28.8%。在人民币升值的这段时间内,国内CPI年均上涨3.1%,人民币呈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理性全面看待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存在着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的状况。对这种状况怎么解释,国内有媒体撰文说:对内贬值是人民币购买力降低,而人民币购买力降低是物价上涨;对外升值是外汇市场上外汇严重供过于求,而外汇严重供过于求的原因是出口增加,外资流入。这样的分析,自然能够成立。但是,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为什么会直接影响其对外价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较快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这种人民币对外购买力上升和对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相似文献   

4.
张燕 《福建金融》2012,(7):16-19
1950年以来,德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德国马克在支持经济增长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国内物价稳定、本币对外摘要:1950年以来,德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德国马克在支持经济增长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国内物价稳定、本币对外升值、经济平稳发展,并逐步成为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2003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银行面临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物价上涨压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规模逐步扩大。本文分析了历史上德国马克升值的经验,以期对当今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中国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管理有所借鉴。升值、经济平稳发展,并逐步成为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2003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银行面临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物价上涨压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规模逐步扩大。本文分析了历史上德国马克升值的经验,以期对当今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中国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汇改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对外升值的通道中,但通货膨胀的趋势较为温和。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不减,通货膨胀率却开始攀升。进入2010年,特别是下半年,在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元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本文将就当前经济形势,结合一定宏观经济理论,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的成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欲借贸易战之名逼迫人民币升值。在此压力下,人民币升值的言论又甚嚣尘上。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对外目标任何时候都要让位于对内经济目标。我国或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客观现象,立足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对促进货币价值内外均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货币价值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从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学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迫于压力,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7月已累计升值17%。值此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升值话题淡出人们视线,人民币升值压力暂时缓解。但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已经到位?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会死灰复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完善汇率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购买力平价"为代表的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认为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应该一致,然而近年来,人民币凸显了以"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并存"为特点的"价值之谜"。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出发提出"人民币价值之谜"问题、在对"谜"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购买力平价的适用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以决定通胀与升值关系的"双效应-三阶段曲线"假说来解释"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购买力平价"为代表的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认为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应该一致,然而近年来,人民币凸显了以"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并存"为特点的"价值之谜"。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出发提出"人民币价值之谜"问题、在对"谜"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购买力平价的适用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以决定通胀与升值关系的"双效应-三阶段曲线"假说来解释"谜"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