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把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副主管赵国良作为"赵国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对创新工作室这个"筑梦平台"作出深刻诠释。技术创新的行家里手赵国良从事线路检修工作已有25个年,他研制了"带电作业专用挂梯"、"新型短路接地线"等多个技术成果,并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工友们亲切称他为"线路工队伍走出的发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和韵筑梦"职工文化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个以30余名文艺、文学、书画、摄影骨干为核心的职工文化工作室,着眼健全职工文化阵地,繁荣职工文艺创作和职工文化生活,坚持内涵式发展理念,将"家"文化根植基层,打造为职工书写、为电网抒情的先进职工文化阵地,成为了承德公司职工精神文化的家园和出彩人生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名电力人,凭借我的努力让电网更安全、更加稳定可靠,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好,就是我毕生的梦想和追求。"——祁春风祁春风身份多变,作为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室主管,他是兢兢业业的技术骨干,守护电网安全;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是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的"领头雁",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7项、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电力行业的"老兵",他坚守一线22年,先后参与完成10多万项倒闸操作任务,参加变电现场工作4600多次。他就是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副主管、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祁春风,以他名字命名的"祁春风劳模创新工作室",集体攻关,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5项、省(部)级创新成果奖17项,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劳模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建立创新工作室是个好办法。然而,目前基于普通班组的创新工作室还是稀缺事物。这种状况不利于职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山东省电力公司职工创新及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他们有近3000个班组,其中有70%以上的班组建有创新工作室。山东电力的经验表明,班组创新工作室不仅有助于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对班组管理的贡献也很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多搞一些班组创新工作室,把曾是只有少数人出成果的创新状态变为人人出成果的班组岗位创新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工作室简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武县供电公司牛德成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成员48人,设有营销服务、运维检修、调控运行、安全保卫、人才开发、基建后勤6个专业组。工作室坚持"创新必须创效,以创效促创新",引导成员立足岗位、勇于创新,推动工作室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质量双提升。  相似文献   

7.
缙云供电公司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集文化传播载体、学习创新空间、创先争优示范、梯队培训基地、成果孵化园地、信息交流桥梁等"六位一体"型的综合多能平台,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创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是陈有双创新工作室秉持的理念,工作室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聚焦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开展研发,以课题攻关为抓手,主动承接电网建设、安全管理等生产难题,顺利完成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按照储备一批、攻关一批、转化一批的思路,加强创新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加紧专利申报,把工作室建成了创新创效的"攻坚站"。  相似文献   

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沂源县供电公司")以创新创效为引领,深化班组建设,先后建成"源动力"、"善小"等一大批创新工作室,并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全力打造员工技能实训、员工技能评价、问题短板解决、成果转化推广四大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自2014年开展班组建设以来,他们的积极创新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能。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职工创新创效的蓬勃开展,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也有了为数不少的创新工作室。而"任俊劳模创新工作室"无疑是最有特点的一个,其成员最多,5个小组、40多名成员,还有16位客座专家;其成果也最多,2012至2014年发布成果128项,申报专利22  相似文献   

11.
正28年间,王立生从一名普通的线路工成长为金牌线路工;他兢兢业业,着力创新创效,105项创新成果解决了输电现场作业的诸多问题,19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 39篇学术论文在国家期刊发表……王立生,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输电运维与检修技术高级师。他先后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职工技术创新导师等荣誉称号。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他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王立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因成果丰硕,已经获得河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河北省工人先锋号、国家电网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高会民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高会民创新工作室"35名成员均是一线输电工人,这个"草根团队"在秦皇岛公司现在不只是一个班组、一个工作室,而是一张名片,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团队。创新能手施展才华秦皇岛公司有一位出了名的创新能手——高会民,他平时总喜欢自己动手搞研究,琢磨新工具,"其实单位里爱弄点小发明小创造的人不只我一个,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前,我们经常在一起切  相似文献   

13.
国网河北沧州供电公司按照“铸造金牌创新团队,打造精品创新成果”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打破创新成果研发瓶颈,提高了创新成果研发数量,提升了创新成果研发水平,开创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助力创新团队发展,形成创新主力一是健全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创新团队的成长。公司编制印发了《沧州供电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保证创新团队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联合攻关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团队,把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底,"王新彤创新工作室"在唐山供电公司已经成为一张颇为靓丽的名片,许多兄弟单位来唐山参观学习"五小"创新成果,王新彤创新工作室的丰硕业绩,赢得大家的广泛称赞。  相似文献   

15.
正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新的目标和任务下,必须要发挥工作室的优势和突破面临的瓶颈,需要打破固定思维和视野局限,充分利用电网公司和集体企业两种资源,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工程建设企业等相关方结成合作伙伴,实现电力产业"制造、安装、使用"三方互动、优势互补,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资源范围的扩大创新成果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促进。  相似文献   

16.
2013年至2016年,广东电网公司累计投入职工创新专项资金6387万元,实施项目1180项,参与人数过万人,一批创新成果投入使用,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难题……身处改革前沿的广东电网公司,通过建立起以基层班组为主体、工作室为平台、项目为载体的职工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注重实际工匠引领"的职工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工作室名片黎玉庭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工作室坚持以党员劳模为领航,带领员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5年内已获得创新成果42项,国家专利19个。2017年12月,黎玉庭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相似文献   

18.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善小”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群体攻坚冲锋的阵地。他们既各自为战,又相互协同,用群体的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出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几年来,工作室有1项成果成为国家标准。3项成果获国际大奖,100多项成果推广应用,拥有国家专利28项,多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是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孙娜 《华北电业》2012,(3):92-95
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为领军人物,十多名技术骨干组成创新小组,二十余项创新成果应用于运行生产,二百多名一线职工的技术培训基地,唐山供电公司城南变电运行部是如何利用"夏银宽创新工作室"这个载体,搭建出创新创效平台,引领调动广大职工投身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请看来自一线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工作室简介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廖丽萍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11月,现有成员33人。自成立以来,廖丽萍创新工作室共取得"运维小工具"等3项国家软件版权专利,"多角度接地线夹"等12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先后有50多项专业规范、标准化流程在工作室讨论形成,在全省、全国推广。工作室质量管理QC成果连续7年获得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QC成果一等奖,连续6年获"湖南省优秀质量QC小组"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