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及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了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有很大改变: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不同费用分别纳入会计准则,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与原会计准则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最大变化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转变:由侧重母公司理论向侧重实体理论转变,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做法趋同。  相似文献   

3.
卜华  王春梅 《财会月刊》2006,(11):49-50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规定一般借款也可资本化处理,但没有明确规定计算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方法。本文通过对统一核算法和单独核算法进行比较,认为统一核算法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错款费用》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规定借款的资本化处理纲要,但没有明确规定资本化以外的利息具体该怎么处理,也没有规定专门借款账户和存款账户的科目要不要合并。本文通过引用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指定参考书和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上的例题探讨此处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规定一般借款也可资本化处理,但没有明确规定计算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方法。本文通过对统一核算法和单独核算法进行比较,认为统一核算法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简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这两种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企业的专门借款在没有用于资本化资产时,如用于生产周转、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其他方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进行严格的区分。本文将在分析两种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统一的利息资本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统一借款利息资本化计算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简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这两种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企业的专门借款在没有用于资本化资产时,如用于生产周转、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其他方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专门借款和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我国在2001年8月首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旧准则)的基础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包括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存货等。  相似文献   

9.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有关规定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变化很大,新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0.
新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准则比较,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界定、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和资本化金额的计量三个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改进。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在会计处理上要解决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原准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新准则与原准则之间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铮 《财会通讯》2005,(10):61-6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符合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利息,其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第三条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四条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的处理规定较旧会计准则有以下变化:①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包括一般借款。②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借款费用资本比(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对借款费用问题做出了全面阐述,本文拟从借款费用的概念、借款费用资本比的确认、暂停等方面加以探讨.提点个人意见和看法。一、借款费用的概念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资本化》中的定义,借款费用是指企业承担的,与借入资金相关的利息和其他费用。可以包括:1、长期、短期借款的利息;2、与借款相关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3、安排借款时发生的辅助费用的摊销;4、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会计》确认的融资租赁形成的融资租赁费;5、…  相似文献   

16.
尽管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内容与旧准则相比更加完善,大大压缩了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当期利润的空间;在信息披露要求上,又要求披露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而且还要详细披露资本化利率,这些规定都十分有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但在具体操作上仍有诸多原则性规定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形成不同的处理结果,影响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借款费用准则)在资本化金额确定部分的第13条规定:“如果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则在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为当期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所发生的汇兑差额。”这一条款的内含;一是外币专门借款所发生的汇兑差额,与专门借款利息及溢价、折价摊销额资本化的会计处理不同。  相似文献   

18.
罗玲 《财会月刊》2013,(8):54-55
在会计实务中,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操纵利润是上市公司的惯用伎俩,也是我国证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企业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贴现,并将贴现所得资金用于购建《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所指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此时应收票据贴现的利息可否资本化,涉及大量复杂的会计判断,也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存货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存货准则新增内容及其影响1.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存货准则)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由此可知,适用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可以是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也可以是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大型船舶、飞机等),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判断借款费用是否资本化的主要依据是看其是否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这种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允许将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将借款费用定义为: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及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并规定只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项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才能予以资本化。界定了资本化资产的范围是固定资产,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是专门借款。本文仅介绍如何根据借款费用准则确定计入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