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静 《汽车观察》2013,(4):116-117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预计未来10年,中国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黄金十年的市场井喷式增长,让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营销也逐渐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价格血拼、饥饿营销到安全营销、打文化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型,汽车营销也已经发展到了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节能、环保产品的营销而言,生产商们的思维大多还停留在为用户计算能省多少钱的模式上。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像卖时尚品那样卖环保?  相似文献   

3.
孟镝 《汽车与社会》2011,(25):I0062-I0063
“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开放以来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口号。今天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年产量最大的国家之时,检点一下“市场换技术”的成效如何,自然必要,但这绝不意味彻底否定中国汽车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之路,更不意味在中国汽车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之时,非要弄一个“从零开始”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八月榜     
8月关键词机遇如果我们说能源危机是汽车业的机遇,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既然前两次能源危机成就了日本汽车、韩国汽车,为什么这一次的能源危机不能成就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从最初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的闭门造车,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在生产领域向外资敞开大门。从用高关税等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再到加入WTO后市场逐渐放开,中国汽车自主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社会》2014,(30):106-107
就在传祺跑到德国这个世界汽车发源地“班门弄斧、招摇过市”,还能“十分‘拉风’”时。我却发现,德国人已经把汽车卖向国外,他们自己开始骑自行车了。这也就给我们的自主品牌上了一课:必须走出去,“中国车,世界梦”,还真是一种远见。因为德国汽车社会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个话题很大,我们还会专题谈谈“自主品牌的海外市场危机与机会并存”)。  相似文献   

6.
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给我们带来换道超车无限梦想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被无情反超。尽管疫情原因导致2020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下滑了1/5,仅为7650万辆;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在上半年几乎卖不出去的情况下,全年逆势增长43%.  相似文献   

7.
品牌才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北京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苦衷是此话的真实印证:它所销售的比亚迪F3售价不高,品质也还算是有保障,但是在销量上就是卖不过差不多价位的赛欧。在价格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自主车型卖不过合资汽车是不争的事实。这位经销商补充说,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品牌的差距,中国的国产汽车需要证实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苏州金龙携手瑞典的斯堪尼亚,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中外合作。本土汽车企业与外国汽车企业合作,无非两种形式:技术换市场或者市场换技术。苏州金龙与瑞典斯堪尼亚的合作,却并非上述两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合作有何不同寻常?  相似文献   

9.
祝福逆势     
张静 《汽车观察》2013,(3):66-69
卖什么?怎么卖?谁来卖?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在其商务年会上对全体员工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力求确保2013年顺利完成8%~10%的产销增幅。"重汽轻卡刚刚起步,所以不怕市场疲软,希望市场再疲软两年,这样才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成长空间。所以说,做企业、做产品、做市场,就必须练好内功,把自己的分内事先做好。"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轻卡事业部总经理徐向阳对《汽车观察》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A=Automotive Observer J=James Spencer A:从全球来看,目前哪一级别的车销售情况较好,这些车上人们会更注重哪些方面? J:在全球市场上卖得最好的车可能是C级车,然而现在推广新能源,节能、省油,很多人预测A级车将卖得更好.但实际上,数据表明,A级车在中国市场卖得并不好,反而是C级车、D级车在中国卖得较好,在这些车里更强调技术含量,丰富的功能,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娱乐、音乐等功能,甚至互联技术,同时又做到节能环保.现在消费者的需求带动着市场走向,作为汽车零部件技术供应商,德尔福很欣喜地看到这样的变化,我们也因此为汽车业带来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已经积累了不少刻骨铭心的下场经验。什么样的车卖起来顺顺当当,什么样的车总是卖不动,搞汽车的人心里头有了一本账。不过,这本账说的是过去的车,或者说,仅仅是到目前为止的车。那么,能不能预测未来(比如说从现在到二(JI年)市场上最吃香的车呢?Z所谓市场上最吃香的车.并非最贵最豪华的车.也不是性能最佳的车,而是指性能价格比最优,在我们所要探讨的这么一段时间里能在中国市场上销出最大的量的车。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我们都需要试图描绘这一类车大致是什么样子。在描绘这一类车的类型(前,…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媒体上经常批判所谓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比如有的评论说:“中国汽车工业20年来最大的败笔是什么?是‘以市场换技术’.20年了,市场付出半壁江山,技术仍然一片空白、到了20年后的今天,合资时代应该结束了。”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出口问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表,这是因为出口问题和产品自主产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的汽车出口规模和效应到底有多大?它们的产品往哪卖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果,这个市场虽然非主流,但这些地区的消费的确实实在在扩大着!  相似文献   

14.
评选最失败的车型,却把一卖空调的给拽上榜单,不是我们脑子短路,而是奥克斯这家赫赫有名的空调企业曾经对汽车是如此来电,以至于不惜拿着厚厚的人民币甩着钞票挤进了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对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总结与反思中,关于“市场换技术”政策的是是非非争论不已。争论的焦点无非是:究竟有没有“市场换技术”这个政策,“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是什么?“市场换技术”成败如何?未来中国汽车工业是否需要继续“市场换技术”?  相似文献   

16.
摸索前行     
当我国已经超过美国、俄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在中国的乘用车借着政府的东风大卖特卖时,作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变速器还在受制于人,尤其是乘用车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走出去:只要有路就不怕远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起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开始。而从那时起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一直强调“引进来”,但却忽略了“走出去”。在“引进来”的政策引导下,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大国。但是,中国市场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挂着外国品牌的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6,(8):32-32
今年将是我国进入WTO的完成年。至今年7月,我国的关税将全面与世界接轨,这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将更完全参与社会分工。入世五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最为迅速的五年。由最初与跨国巨头合资到现在各汽车厂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热潮,由以市场换技术到以"心"换市场的理念转变,我国已逐步掌握汽车市场的话语权。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动来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国。作为拥有一颗中国心的中国人,我们希望借零部件行业出口的浪潮,中国汽车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一个又一个大捷。但是这场战争将不只是8年,可能是80年,或者800年。  相似文献   

19.
别人的东西,不是免费的,肯定得交换,不用市场,也得用别的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市场换技术"并非伪命题。如果稍微回顾一下汽车工业历史,就会看到,这是一种无意或有意的误读。对于这个问题,此前有家媒体曾撰写过一篇《大众们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主要就是论述市场换技术是否完败的话题。其中,有专家指出,在中国汽车发展和进步的30年中,"大众们"(特指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已经正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否跟得上,将是决定新能源汽车未来的重要因素。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也许你会认为,不就是个"换了发动机"的汽车嘛,有什么可准备的?也许这么认为的人不少,但事实是,单就中过内陆的汽车产业发展来看,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所熟知的汽车,其实只是单纯的汽、柴油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市场,简单而言,我们对搭载传统动力系统的汽车已经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