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1996,(6):33-33
南极上空再现臭氧洞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1995年10月上旬,南极上空又有臭氧洞出现,并显示其臭氧损耗量已接近纪录水平。自70年代末期以来,每年的9月,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都会大量地消失,以至形成人们通称的臭氧洞。由于大气受到灭和泱的污染,平流层大气...  相似文献   

2.
科技商报     
刊中报第六十六期本刊编辑部一、科学家试验行李自动认领技术二、英国科学家发现能抗癌的天然物质三、世界首座商用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初步建成四、猫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可控制睡眠五、卫星发现小型冰球每天撞击地球高层大气六、火星气候变化无常七、科学家证实中国大陆向东移动八、激光正式成为美国补牙手段科学家试验行李自动认领技术美国等国的科学家正在试验一种可自动认领空运行车的新技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正在就该技术的标准问题进行研讨,如果一切顺利,这新技术将于明年投入使用。这种行李自动认领系统由附着在行李上的“智能片’和能…  相似文献   

3.
科技商报     
一、英发明太阳能自行车二、美科学家发现形成血栓的细菌酶三、新型合金可成为下世纪最佳光纤材料四、网络用户担心网络安全五、美科学家发明将煤灰等制成土壤的方法六、美澳科学家对月球冰湖说提出质疑七、艾滋病病毒产生新变种八、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癌症新药刊中报第六十七期本刊编辑部英专家发明防窃用变色汽车挡风玻璃英国伦敦的一位专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变色汽车挡风玻璃,车主在存车时可将玻璃变得不透明,使偷车者望而却步。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这种玻璃使用了一种电敏感变色材料,该玻璃通常状态下并不透明,当加以微电流…  相似文献   

4.
2019年7月1-5日,石家庄市出现本年度夏季中最严重的一次污染过程。为探究其污染成因,基于石家庄市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监测超级站,本文对典型重污染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受到气象条件和气体前体物浓度的双重影响,高温、低湿和静风的不利气象条件对臭氧生成贡献显著,O_3与NO_2、PAN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分别为明显的负相关与正相关。在夏季臭氧高发期,加强对氮氧化物和VOCs等臭氧前体物的管控,可有效降低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1995,(3):32-32
科学家首次发现黄河最高阶地证实黄河已生成160万年中国地理科学家在兰州市附近首次发现黄河的最高阶地,证实黄河已形成160万年。黄河的阶地是黄河生成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升隆起后,形成的如台阶状的地貌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阶地的出现,黄河才可以从最初地面的片片大...  相似文献   

6.
科技商报     
一、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二、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三、法首次试验治疗软组织瘤新技术四、数字彩电货分三等五、厄尔尼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正在减弱六、西藏高山真菌有一百多种防抗癌七、降低胆固醇又有新发现八、美科学家提出人类进化新观点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一“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有冰态水1月6日美国发射“月球勘察者”号探测器,开始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探测活动。这是25年前美国宇航员最后一次登月以来首次探查月球。在探测活动中,“月球勘察者”号发现月球上存在总量大约60亿吨的冰态水。二、各国着手解决计算机2000…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22-22
“一条昂首起飞的巨龙,口鼻中呼出沉重的黑气”。这是欧洲航天局利用卫星在中国上空拍摄到的大气层图象。该图像显示,近10年中国经济急速发展的一个副产品,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气污染已居世界之最。该市以及附近华北地区的上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废气污染沉积中心。  相似文献   

8.
科技商报     
一.核聚变──人类能源的希望二.数字式相机──市场新宠儿三.名牌“倒牌”十因素析四.新颖奇特的木材五.英国发现癌细胞生长失控的秘密六.我国科学家发现罕见的大冰帽七.俄罗斯研制出治疗打鼾的装置八.英国科学家发现乙肝病毒结构核聚变──人类能源的希望人类一经出现,就和燃料分不开。18世纪以前,人类的能源基本上以木材为主,18世纪以后,由于蒸汽机的使用,煤炭代替了木材。内燃机的出现,又使石油进入社会。然而,这些燃料都有其致命的弱点:一是污染环境一如酸雨、大气及海洋污染、温室效应等,都日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二…  相似文献   

9.
3月21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前夕,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2中国汽车论坛"开幕。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德国、日本、美国等七国汽车协会的负责人齐聚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的谈话。"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商要获得全球  相似文献   

10.
《新西部(上)》2010,(4):58-58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2009年共收到用户有效投诉8515例,相比上一年投诉总量上升了39.7%。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上海汽车荣威550异军突起,继1月份月销万辆后,2月仍持续保持7000辆的销量。记者采访后发现,  相似文献   

11.
科技商报     
ㄒ弧⑼洗虻缁笆∏质∈*二、水源匾乏将影响中国粮食生产三、美专家称快餐食品更有利健康四、知道自己的一天吗?五、英国科学家发现控制癌细胞寿命新途径六、四类父亲你属哪种七、德国科学家解释人体“闹钟”工作机制八、日本研制超节能低污染汽车发动机网上打电话省钱又省事利用英特网打电话,尤其是长途电话,除了每个月交的网络服务费外,不需要再缴付任何费用,而且更方便的是,不必为此购买任何专门的硬件,而用来通话的软件可以从英特网上免费下载,你不妨一试。所需的全部东西是一台带声卡和话筒的个人计算机,再装NetscapeConf…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国茶叶贸易出口现状(一)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贸易额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出口茶叶的国家,茶叶出口贸易在清朝建立起至鸦片战争时达到全盛,之后逐步走向低谷。改革开放以来,茶叶出口贸易受到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逐渐在曲折中发展。本文应用WTO的贸易数据对1992年到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贸易额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从1992年出口总量17.5万吨到20012年的31.48万吨,20年累计增幅达78.5%。出口总额从1992年的3.6  相似文献   

13.
提起臭氧,许多人都会想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知道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膜,保护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而对臭氧在家庭环保方面的功能却不怎么了解。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它不但没有臭味,反而还会给人一种芳香的清新感觉。臭氧性质活泼,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因此它具有杀菌、分解毒素、脱臭、漂白的作用。所以在空气、水、食物都被污染的今天,臭氧消毒产品应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健康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的私车 消费市场,像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三五年 这么火爆过:2002年被称为"中国汽车井 喷年","中国汽车元年",全国各类款型轿 车产销110万辆,同比增长53%,仅北京 市当年私车保有量为116万辆,占京城各 类汽车总量190万辆的61%,其中私人轿 车70-80万辆,占私车总量的60%;2003 年,被称为中国汽车"保姆年",在强调服  相似文献   

15.
6月27日下午,第七届全国科学家论坛于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公众物流信息平台,作为本次盛会最具投资价值的电子信息项目,《长江物流网》受邀参加本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相似文献   

16.
科技商报     
科技商报刊中报第五十七期本刊编辑部要目一、专家忠告不要迷信进口药贵重药二、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控制食欲的"开关"三、科学家发现肥胖机理四、南极冷还是北极冷五、你会科学饮水吗六、中国四大生态之谜七、法国推出没有冲水槽的电动马桶日本专家提出"过劳死"的十大信...  相似文献   

17.
科菲 《环球财经》2009,(3):I0034-I0035
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肯·卡尔代拉估算,地球上空急流风的百分之一便可为整个星球供电,但是大部分风能都位于高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14年天津市武清区大气污染物臭氧(O_3)、二氧化氮(NO_2)和一氧化碳(CO)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武清区O_3及其前体物NO_2和CO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清区O_3浓度水平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O_3浓度为106μg·m~(-3),冬季浓度为28μg·m~(-3),主要与光化学反应在夏季比较强烈,冬季紫外强度和平均温度均较低,光化学反应较弱有关。2014年武清区大气中NO_2年均值为51μg·m~(-3),CO年均值为1.9 mg·m~(-3),冬季是NO_2和CO浓度最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19.
经纬 《中国高新区》2011,(8):124-126
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曾经对中国汽车市场勾勒过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蓝图: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4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0%);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20.
人·事     
王斌获世界大气科学界最高奖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获国际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罗斯贝奖始于1951年,有"大气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该奖评选极其严格,每年只授予一名科学家。王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季风研究专家之一,先后担任全球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亚澳季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