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佐丹奴由杰姆·莱于1980年由香港创立.1981年,佐丹奴开始在香港销售的制造商COMTEX集团生产的主要面向美国市场的休闲服饰.最初,佐丹奴主要从事高利润的服装批发业务,这些服装均冠以香港佐丹奴品牌.1983年佐丹奴剥离了批发业务并且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零售店.它也通过在台湾建立合资企业分销佐丹奴商品以扩展市场.1985年,它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分店.20多年来,佐丹奴通过出色的管理,成为亚洲的知名品牌.它的经营之道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李菲 《沪港经济》2013,(10):38-39
759阿信屋(以下简称阿信屋),是香港一家连锁食品专门店,主要廉价销售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的零食、副食品和饮品。“759”为母公司CEC国际控股(00759)(以下简称CEC国际)的上市编号,“阿信”则取自1980年代日本电视剧《阿信的故事》,引申为坚毅的精神。CEC国际的公司主臂林伟骏在2010年创办了阿信屋,首间分店位于新界荃湾。截至2013年7月20日,阿信屋在全港共有143间分店,数讲远超四洲国际。  相似文献   

3.
丁笔 《沪港经济》2003,(4):49-51
香港第四大地产代理商 自动清盘结业 在香港开业超过20年、曾拥有近百家分店及数千名员工、一度位居全港四大地产代理之一的鸿运地产公司,因市场萎缩、楼市持续不景、资金周转不灵等因素,导致长期亏损,今年2月中旬决定自动申请清盘,旗下的20间分行全线结业。这个消息在香港各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撼。 据悉,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几年间,香港地产界不断出现地产代理行结业和兼并的案例,先后有柏联、安时及历山地产等相继结业,以及美联物业收购香港置业,中原地产购入利  相似文献   

4.
香港中环,大约可与上海的外滩同语而称。中环,传统理解是香港金融的心脏,全港最繁忙的商业地段,所有的甲级写字楼均聚于此地。由于地租高昂,为钻石级的地段,因此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全球国际企业、跨国行、专业集团,以及世界顶级名牌旗舰基地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5.
香港有一支人数达19万之众的庞大公务员队伍。这支队伍在监管香港经济,为经济提供支援和服务方面,在维持香港社会秩序、提供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均起了重大作用,有效地促进和维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公务员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最重要的是其队伍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从而使这支队伍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香港,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和效率。香港公务员队伍稳定性从以下数字可得到证明:香港就业人口平均2—3年便变动一次工作,全港就业人口流动性为20%,而公务员队伍的流动性仅为5%左右,比全港就业人口流动性低得多。香港公务员队伍得以长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ECHO 《沪港经济》2012,(10):34-35
8月11日,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品牌诚品书店,在岛外的第一间分店——香港铜锣湾店盛大开幕。当香港本土实体书店哀鸿遍野之际,“诚品”的到来究竟是香港书店业的救星,还是大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11,(11):51-51
南京高新区与香港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日前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打造香港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区。 目前,香港中小企业大约有30万家,约占全港企业总数的98%,雇佣的员工约占全港就业人口的60%。香港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0年,本着提供支点,强化企业,促进中港和国际商业信息交流,以掌握最佳商机为服务宗旨,多次组织香港企业进行投资贸易考察、商务洽谈、教育培训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失业率和物价指数是世界各国衡量生活水准的两大“痛苦”指标,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香港数十年来所仅有,“痛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失业已成为全港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失业率创出历史最高位 金融风暴后,香港失业率连创  相似文献   

9.
刘明菲 《发展》2002,(5):20-21
法国家乐福集团在全球拥有5200多家分店,这些分店遍布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年销售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赢利达63亿元人民币,员工逾24万人。近十年来,由于法国国内市场已趋饱和,法国政府为了保护传统的中小零售企业,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开设大型零售店的法规,故该集团移师海外。目前,海外销售分店正逐渐成为家乐福集团总体销售额的主要来源。家乐福集团一站式购物方式的经营理念有五点,即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助选购以及免费停车。1996年12月“家乐福”投资4亿港元大举进攻香港市场,短时间内连…  相似文献   

10.
香港瑞安集团创立于1971年。经过35年的发展,该集团已由创业之初只有5名员工的小型建筑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家成员公司,员工达1.5万名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其主要业务由建筑、建筑材料及物业三大核心部分构成,市场已拓展至内地主要大中城市、香港及北美洲地区,集团旗下的“上海新天地”项目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瑞安集团禀承“尽善、创新”的宗旨,坚持多元化发展路径,企业治理及企业文化独树一帜,堪称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经典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香港保险业对九七年以后之前景十分乐观及充满信心,香港政府之长远经济政策是积极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的再保险中心。区内现时所需的再保险金为四百五十亿港元,并正迅速增长。此外,政府和业内正积极合作拓展“专属自保”保险业,吸引跨国公司集团提供保险业务。故此“九七”之后,保险业将更蓬勃发展。保险业现正积极争取于1998年第一届立法会内取得保险业功能团体狭立议席。保险业是香港金融服务业不可或缺之一环,在保障商业风险以及人身伤亡方面,发挥极重要之功能,令本港得以继续蓬勃发展,故此保险业于立法会内有代表,是诚  相似文献   

12.
随着香港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香港的电讯市场方兴未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有线电视多元化香港有线电视自1993年10月正式启播后,可以说是将香港电视广播推向了一个新纪元。目前,香港已有60万户家庭被纳入有线电视网络,预计到1996年底,网络可覆盖全港150万个家庭、约占全港住户的九成以上。  相似文献   

13.
疫战     
关心香港的人都知道,自从3月10日香港发现非典型肺炎的第一个病例之后,一个多月以来,香港无日无夜就离不开此词了.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名此症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港人或谓为"沙土"),SARS一词蔓延全港了.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快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商机,目前快餐0巨头们正纷纷扩大和增加在中国的经营规模和投资数额。我曾经先后服务过哈根达斯、DQ冰0淇淋等国际化食品巨头,管理包括亚洲与中东地区的特许经营业务,目前这些食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而我本人从2005年起担任泰国美诺食品集团中国执行总裁,该集团目前正在大力拓展在中国的快餐业务。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电讯盈科成立于1998年1月1日,是全港首屈一指的电讯服务商,以及亚洲领先的资讯科技及电讯集团之一。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是电讯盈科最大的股东,拥有28.3%的股份,其中部分是通过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持股。  相似文献   

16.
资金管理     
《上海国资》2011,(12):64-64
吉野家香港借壳上市35亿元卖身合兴集团据香港明报报道,曾拟在港挂牌上市的吉野家,决定借壳上市。时下市值约2亿元的合兴集团的公司2011年12月1日公布,以34.75亿元向大股东收购内地逾200间吉野家特许经营业务公司。  相似文献   

17.
香港新世界集团钟情马、中市场本刊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NEWWORLDDEVELOPMENTCO.LTD.)由新世界集团主席、香港著名富豪郑裕彤于19了0年创立,并于1972年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后,公司业务迅速向多元化发展,今天,新世...  相似文献   

18.
中信泰富的控股公司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重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香港集团)]。中信(香港集团)成立于1983年,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地产、航运及工业制造等参股投资。于1990年2月购入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49%股权,将其易名为中信泰富。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实践 1993年9月宝安集团收购延中实业,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第一例。短短几年间,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购并的案例。1994年4月,珠海恒通置业协议受让棱光实业部分国家股,所受让的国家股全部转换成法人股,恒棱事件首开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之先河。此后,沪深两市购并案时有发生,如上海中侨协议收购绍兴百大法人股,一汽收购金杯,康恩贝并购浙江凤凰,英雄股份入主上海永生等。1997年4月发生的粤海实业控股新亚快餐是一起颇为成功的协议收购案例,深圳粤海实业公司通过受让上海新亚集团和二纺机发起人股份,取得新亚快餐总股本的41.8%,成为新亚的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粤海发展,从而以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身份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境内资产与境外资产 在香港实际经营多年的中资企业都有一定的境外资产。中资银行吸纳的存款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3%;保费收入占20%;中资贸易公司的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2%,多为代理内地外贸公司的业务;中资建筑公司所承担的工程量占香港总工程量的12%;中资旅游公司提供的内地旅游服务占香港旅游市场的60%;中资海运公司拥有全港最大的驳船队和浮动船湾,拥有总载重量超过1千万吨的船队;中资企业参与了新机场工程中的17项工程,其中中资企业独资承建十大核心工程中的六项工程;中资联合华资、外资设立了“中银发展基金”、“新中港集团、新粤华集团;中信参股了当地华资与外资,如参股国泰航空、香港电讯,合作购入驻港英军基地——添马舰地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