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玮 《广东审计》2000,(2):23-24
随着目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进行 ,我国将逐步形成一个公平、有序的注册会计师中介服务市场。这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 ,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在中介服务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是目前许多事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事务所除了“练内功” ,抓好质量监督控制 ,努力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外 ,另外一条可行之路便是充分利用事务所的自身优势 ,努力拓宽服务范围。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过去基本局限于以报表审计为主 ,辅以验资及资产评估等。从国外大型会计事务所的业务范围看 ,注册会计师…  相似文献   

2.
从18世纪注册会计师的诞生至今,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审计技术和管理水平均已达到成熟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恢复不足20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和WTO的加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竞争的审计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模拟审计市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会计师事务所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审计市场有效竞争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产业组织架构的不合理,市场结构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产业组织呈现为事务所竞争的非有效性。审计市场上何种竞争是有效的,如何实现审计市场的有效竞争,本文从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产业组织现状入手,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市场的竞争亦趋激烈,且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为增加收入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同时,企业的国际化趋势和经济行为的变化,也使得企业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多类型的服务类。而在安然事件之后,美国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开始时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加以限制。于是国内外审计界开始就非审计服务是否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展开更为激烈的探讨。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中美审计市场比较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审计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审计市场执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准确把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的个体行为及其发展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结构息息相关,市场结构是决定企业行为,进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以及绩效的基本因素。因此,通过中美审计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当前我国审计市场与美国审计市场的差异,产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完善现行审计收费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萍 《财会通讯》2005,(8):87-87
审计企业提供的是审计服务。审计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有着一般物质产品或其他服务产品相同而又在许多方面相异的特点。由于审计业务可以为从业人员带来利益,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审计人员,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和规模呈快速增长之势,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快速增长必然使该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情形下,注册会计师行业难免鱼龙混杂,更有部分注册会计师参与造假,导致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诸多的法律诉讼。  相似文献   

7.
整治国内审计市场秩序与优化执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恶化,审计市场处于过度竞争状态。为优化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业务竞争,应采取综合整治审计市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效能等措施,以维护正常的审计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2001-2006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审计市场的收费和收入情况,剖析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审计市场收费高的原因,认为这样的高收费不全部缘于其高质量,其很大部分来自于"寡头垄断"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审计产品的性质和构成要素出发,讨论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如何造成审计产品的差异化并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明显存在首次低价揽业行为,其原因主要是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小、市场结构不合理、投资者诉讼机制的缺位等,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风险的漠视。应通过构建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完善法律诉讼机制、加大对事务所违规的监管力度,以实现审计市场有效竞争、规范低价揽业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2006年至2009年初发生的8起"强强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合并发生前后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定价的变化后发现: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的增多,市场结构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增加以及大所之间竞争更为均衡的特点,国内本土所的市场力量在逐渐增强,但与国际"四大"之间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从单变量检验来看,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对同一客户的审计收费较合并前显著增加,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后,合并因素对审计定价虽仍有正向作用,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事务所的进入、退出与审计市场的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进入、退出的角度研究审计市场的竞争。本文的分析表明,审计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变动率更为合理地衡量市场的动态变化,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是准入壁垒(管制壁垒),而结构性壁垒和流动性壁垒主要存在于大客户市场,对于小客户市场的影响作用很小。为了防止进入者的进入,在位者通过各种流动性壁垒的设置以提高进入者的成本。但从总体看,审计市场仍然是高度竞争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业成本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服务品质多样化、参与国际审计市场竞争的前提,以作业成本为基础,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定价模型问题。研究表明,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服务社会平均成本的核定。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更为准确的审计成本信息有利于审计定价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低价揽客”行为进行分析,认为“低价揽客”使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方面陷入“囚徒困境”,进而加剧了事务所之间的恶性压价竞争,降低了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导致事务所的人才流失,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低价揽客”的成因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13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及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探讨了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匹配情况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实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匹配,呈现出审计双方综合实力相当的一种正向类聚匹配:当双方匹配程度越高时,企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少,审计质量越高;同时,当审计双方匹配度越高时,审计风险越低。上述结果证实了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匹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对通过双边匹配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为审计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借助理论模型将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影响纳入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推导出影响转制效果的关键因素:除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增加程度以外,客户经营风险以及转制前审计质量水平也同样影响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提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了客户经营风险之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及审计收费的提升确实在初始审计质量较低的中小型事务所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事务所转制的过程中及完成后,更多的审计客户从中小型事务所转换为前十大事务所,且这种客户流动趋势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的样本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但我国资本市场上一系列审计舞弊事件的发生(如“银广厦”、“郑百文”等),造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信誉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着重从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博弈关系来考察。根据博弈分析的结果,并结合目前我国会计和审计市场不成熟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2年25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432个IPO审计样本,检验审计质量与企业长期资本市场回报、投资回报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应计利润和审计收费显著地表明了审计质量的高低,同时有微弱证据表明行业专长代表了较高的审计质量;事务所声誉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但是与企业长期资本市场回报呈现显著负相关,该结果源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非效率性。总体上说,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市场上起到了一定的外部治理效用,但仍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Ongoing corporate scandal and audit failure raise serious concerns about the ability of auditors to resist client pressure. Based on a sample of 93 auditor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specificity of accounting standard, level of auditor tenure, provision of management advisory services (MAS) and degree of au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perceptions of auditors' ability to withstand client pressure in audit conflict situations. We draw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ain differences in auditors' perceptions in the respective countries.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d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U.K. auditors perceive specificity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uditor tenure, MAS and competition as less likely to affect decisions as to whether or not to accept clients' preferred accounting treatments than do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Additionally while Chinese auditors perceive MAS and competition to be significant factors, they perceive accounting standard specificity and auditor tenure to be insignificant. For U.K. auditors, these results are reversed. The results may be relevant to international audit firms operating cross‐culturally and seeking to apply common audit procedures or cod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in different nation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20.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本文全面阐述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后的内部治理实践,以期为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