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与拓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农家乐旅游市场开发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讨论农家乐旅游向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特色化、收益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和建设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拓展乡村旅游应当选择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规范乡村旅游客栈服务,山西省旅游局与山西省质监部门共同出台了《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规范》,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要求,“农家乐”客栈至少应有5间以上的客房、10张以上的床位;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和小件行李存放服务;厨房应有专用消毒设施,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农家特色菜肴要明码标价;“农家乐”要台法经营,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注意防火、防盗,设有应急照明灯,保证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相似文献   

3.
传媒点击     
长沙:首批星级“农家乐”亮相9月30日,星级“农家乐”授牌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县举行。葆春山庄、樱花温泉等一批农家乐被授予五星、四星农家乐。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底长沙的农家乐数量达到800多家,从业人员过万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创收过亿元。今年“五一”黄金周,农家乐接待旅游者超10万人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制度化管理和规范经营,产品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据《三湘都市报》)“农家乐”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以农业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方式。这种讲求健康、回归自然的休闲方式正…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家乐”要突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昆明西山风景区背后的猫猫箐“农家乐”,目睹了游客日均六千余人,高峰时上万人。近年来“农家乐”旅游对猫猫箐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达到100%,2004年农户的人均收入比2000年提高4-5倍。但是,面对昆明市郊区星罗棋布“农家乐”的挑战,猫猫箐今后如何发展“农家乐”,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这也是其他地区“农家乐”求发展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家乐”的本源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家乐”,是指以乡村生态景观、农村文化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等为基础,由每个具体家庭作为接待单位,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及购物等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旅游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在生态旅游观念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兴起,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农家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在各地发展很快,不仅为乡村旅游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农家乐”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农家乐”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不少“农家乐”千人一面,甚至呈现出程式化、奢侈化的苗头,失去了应有的乡土气息:有的“农家乐”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同行间恶性竞争制约了“农家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可行途径,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管理不够规范、乡村人文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的品位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农家乐休闲旅游应采取深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落实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管理服务责任;强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8.
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文化占领着中国旅游业市场较大的比重,它以其独有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备受城市游客的追捧,但风光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使其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难以进一步取得实效性的进展。本文通过分析农家乐旅游的基本情况,探究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根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为农家乐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助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9月30日。星级“农家乐”授牌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县举行。葆春山庄、樱花温泉等一批农家乐被授予五星、四星农家乐。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底长沙的农家乐数量达到800多家,从业人员过万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创收过亿元。今年“五一”黄金周,农家乐接待旅游者超10万人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制度化管理和规范经营,产品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汉中“十一五”绿色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现状 战略目标具体化。自2002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发展绿色产业纲要》、《绿色产业种养业基地发展规划》、《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等8个配套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作出系统部署。《行动方案》提出将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重点,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消费者对于旅游的需求助推农家乐、智慧旅游平台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传统农家乐智慧旅游平台发展现状,分析运营平台分散、同质化严重、运营人才匮乏等问题,并提出农家乐智慧旅游平台运营相关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宇之变,意义却十分重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决定》最大的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包含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湘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模式问题,提出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农业经济》2018,(1):65-6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贵州省地方旅游和农家乐特色旅游已经成为有机整体,随着贵州省农家乐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地区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但在地方旅游资源整合和农家乐地域特色开放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该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问题,根据当前贵州省地方旅游发展实际,创造性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为推动贵州省旅游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我国将完善现代旅游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全球旅游强国,努力实现我国旅游业高质量、更加有效率、更为有序、更可持续、更为科学的发展。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加快推进沙漠经济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解决“沙漠经济”发展基础弱、综合效益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当下政府对新疆沙漠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以及沙漠旅游业广阔的市场规模和远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探索目前新疆沙漠旅游业现状以及新疆沙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新疆沙漠旅游市场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图构建农家乐智慧旅游建设标准体系,寻求新一代农家乐的发展新思路。[方法]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农家乐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及智慧旅游阶段,以其中第四阶段即智慧旅游与"美丽乡村"双重背景下诞生的新一代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分析新一代农家乐在智慧旅游方面的现状、问题所在及其发展机遇,提出新一代农家乐智慧旅游建设思路。[结果]在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生态茶园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家乐智慧旅游建设标准体系。[结论]基于智慧旅游的新一代农家乐的升级改造,将拥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规范、科学的智慧旅游体系、统一管理的旅游云平台和网络营销平台,是一种完整的、全新的乡村旅游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乐旅游需要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农家乐发展的突出地位,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全新意义,最后针对农家乐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发展新路径。通过较为全面的思考以期形成农家乐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农家乐旅游在全国各地农村尤其是城郊地区蓬勃发展,但在上海郊区却还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开发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折桥村位于甘肃省临夏市东端,距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现有12个合作社,农户721户,耕地面积1147.69亩,是东乡、回、汉等多民族杂居的民族村。近年来,折桥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家乐”模式,为农村“三变”改革注入新动能,通过发展农家乐、盖碗茶等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折桥村享有“河州美食第一村”的美誉,曾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