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将人民币汇改以后的2006—2012年作为观测期间,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作用。发现外汇衍生品对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增加幅度在0.08—0.15区间之内,平均可达0.11。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外汇衍生产品是对冲汇率波动的便捷工具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外汇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表明,外汇衍生品对我国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具体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可平均提高0.11。  相似文献   

3.
汇改至今,我国汇率的双向浮动日益明显且浮动区间逐渐放宽。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汇率风险中。本文简要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现状,选取11家上市银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汇率敏感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汇率对各银行股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由于外汇敞口安排、业务结构及风险管理手段的不同导致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成为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在研究外汇风险暴露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行业的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差异也很大,公司特异性因素对外汇风险暴露的水平有重要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将不断增大。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公司特异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36%的样本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风险暴露与外部经济活动、负债状况和公司成长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汇率变动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旅游业的外汇风险暴露。通过构建基于需求的经营性外汇风险暴露模型(经营性现金流模型)和旅游业加权汇率指数(TTWI),采用2005—2011年国内上市旅游公司的数据,对我国旅游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很大比例旅游公司的经营性活动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下,其外汇风险暴露形式呈现出非线性、非对称和滞后性的特征。旅游公司在管理外汇风险暴露时,可通过投资于外币资产或使用外币负债在总现金流上分散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暴露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计算未被预期到的汇率变动率及各家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系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影响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暴露水平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7家银行有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系数,其中6家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对于受人民币升值不利影响的银行,现金流量能力越强,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越低;资产负债率越高、规模越大、成长性越高,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越高。相对于其他财务指标来说,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水平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汇率改革正在主动地、有序地、渐进地推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日益突显.本文分析了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外汇风险,并结合当前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其外汇风险暴露问题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资本市场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暴露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50%的上市银行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在人民币渐进升值、银行外汇资产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上市银行需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提高稳健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商业银行在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也逐步增加,汇率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财务预算以及经营失败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及管策略,主要银行汇率风险状况、汇率风险的成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我行商业银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提出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汇远期作为我国主要的外汇衍生品对我国外汇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外汇远期和即期价格的波动之间也很可能相互影响。本文运用二元Garch模型对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的外汇远期与即期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远期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即期汇率的波动影响不明显,尚未起到降低我国人民币外汇汇率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我国银行体系保持稳定和汇率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归纳了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的成果,提出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包括综合应用风险计量及压力测试等技术管理工具、改进外汇资产负债配对管理、研究建立风险偏好形成机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结合当前我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港澳跨境贸易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前瞻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增加人民币持有形成新的资产组合以规避外汇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推动着我国涉外业务和外币资产的逐年增加,由此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然而,我国企业对外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旨在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以此检验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一下子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本文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业银行防范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提出VaR值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套期保值的防险手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保险外汇资产的规模也逐渐增加。我国的保险外汇资产在汇率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逐渐突现出来。本文试从我国保险外汇资产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保险外汇资产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种类及成因。并以美元和日元为例,对用最小二乘法估算的套期保值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保险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的成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有效地规避和分散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作为开放经济的核心变量,汇率在一国经济中举足轻重,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给各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引起学者和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汇改后我国股票市场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行业中有56%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且各行业均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冲击。从行业属性来看,外汇风险暴露呈现以下特征:竞争性行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明显高于垄断性行业,石化、交通运输和水电煤气等垄断行业外汇风险暴露均不显著;制造业外汇风险暴露的整体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农业、流通服务业(除房地产业)外汇风险暴露不显著,说明地域和国家政策保护等因素使其所面临的全球竞争程度较弱;从进出口行业来看,进口行业受益不明显,出口行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16.
外贸企业利用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汇汇率波动影响出口企业收益,本文讨论二者关系,实证使用出口目的国货币定价,从而暴露汇率风险的过程,并运用衍生品套期保值选择模型,分析其效果,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是由于其自身风险控制管理能力所决定的.其中外汇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对的最基本的风险.当前国际汇率变动频繁,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量不断增加,汇率风险成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部分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且根据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盘升.由此引起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敞口风险等汇率风险日趋显著。鉴于此.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的策略.有效进行外汇敞口头寸风险管理,降低因升值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日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协会针对银行风险监管提出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国际谨慎监管的一个标准,并被应用到对外汇暴露头寸风险的监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外汇市场外汇头寸管理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逐渐实施更为灵活的外汇头寸管理政策,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活跃外汇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汇率波动幅度、外汇监管体系、风险控制三个角度分析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影响;并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角度,对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推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